今年中国炼油产能或首次突破10亿吨

界面新闻记者 | 侯瑞宁

界面新闻编辑 |

“2023年,中国炼油年产能或增加至10.8亿吨。”

日前,在西安举行的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石油流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孙仁金作出上述预测。

此次论坛上,中国石油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报告蓝皮书(2022-2023)》(下称《蓝皮书》)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炼油能力增至9.37亿吨,同比增加1.3%,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3月底发布的《202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则预测,今年国内总炼油能力将维持在9.24亿吨/年。其主要原因是今年国内新建、改扩建炼油项目暂无建成投产计划,淘汰落后产能也将告一段落。

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统计,去年国内总炼油能力为9.24亿吨,稳居世界第一。期内,美国炼油能力下降700万吨至8.98亿吨/年。

其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中化为代表的主营炼厂合计炼油能力达到6.19亿吨,占国内总炼油能力的67%;民企炼油能力为2.62亿吨/年,占比为28.4%;其他经营主体炼油能力占比为4.6个百分点。

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曾要求,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

近年,随着国内炼油能力不断增加,产能过剩现象愈发严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原油加工量同比下降3.4%,至6.76亿吨。这是2000年以来中国原油加工量首次同比下降,这也意味着中国一次原油加工能力过剩超过2亿吨。

同期,成品油需求量也在下降。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成品油消费量3.45亿吨,同比增长0.9%,其中汽油同比下降4.6%,柴油同比增长11.8%,航空煤油同比下降32.4%。

炼油行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共识。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建议,一是持续推进新旧产能置换,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世界级炼化基地和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

二是持续推进“减油增化增特”,即减少成品油产量、增加化工材料生产、增加特种油品生产。

化工原料主要包括乙烯、丙烯和丁烯;苯、甲苯和对二甲苯;以及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三是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建设“数智炼厂”,实现产品与技术高端化,管理精细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四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从节能降耗向全方位减排发力。

此外,要扩大绿色炼油技术应用范围,重点包括推广分子炼油技术、油品质量升级技术、重油高效转化技术、油化结合技术等。

《蓝皮书》预测,今年炼化行业综合一体化将进一步深化绿色低碳转型;原油进口和成品油出口或更加从紧;省级及以下政府贯彻国家成品油行业监管政策力度将加大,地区成品油市场秩序向好。

2022年,中国原油进口超过5亿吨,同比下降0.9%;成品油出口5369万吨,同比下降1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产能   中国   蓝皮书   成品油   原油   去年   能力   加工   国内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