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疾控中心温馨提示:预防手足口病,请做好以下几点

随着天气逐渐回暖,手足口病也逐步进入高发时节,很多家长闻“手足口”而色变,其实只要我们充分了解,掌握应对策略便能从容应对,大大降低宝贝手足口的患病风险。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吧。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多以柯萨奇 A 组 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 71型 (EV71)为常见)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尤其是1-2岁婴幼儿)。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当然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也有可能感染,有时会出现一人得病全家感染。

手足口病全年皆可发病,但春夏季发病较多,可能与肠道病毒喜欢湿热环境有关。

二、手足口病如何传播的呢?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可感染。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三、手足口病有哪些表现?

1.急性起病,发热;

2.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

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

4.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疮内液体较少;

5.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

四、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避免接触病人该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密切接触传播,因此家长要让孩子尽量避免接触到病人。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对预防手足口病非常关键,孩子们喜欢到处乱摸,手上就会有肠道病毒,之后手抓食品时,或者孩子吃手玩时,就会感染生病。

3.饭前、便后要洗手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导孩子勤洗手、不要乱舔玩具。建议在饭前、便后、孩子在外游玩回家后都要洗手。同时大人接触小孩前也要洗手。

4.注意食品卫生被粪便污染的蔬菜、水果、肉类上会含有肠道病毒,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去皮后再吃;不要给孩子吃生的蔬菜;不要吃没有完全做熟的肉食。

5.生病后要隔离当孩子生病时,家长也不要让小孩出去活动感染别的小朋友,建议等到小孩身上的疱疹里面的液体都干了(大约1周)再出门接触别的小朋友。

6.接种疫苗预防重症,病情严重及时就医3岁以下孩子,发生手足口病后容易发展成重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的灭活疫苗可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因此家长可考虑给小孩提前接种疫苗,对于病情严重的小孩要及时送到附近正规的医院就医。

张家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年4月19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手足   张家界   肠道   疫苗   疱疹   重症   小孩   家长   病毒   儿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