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水码头,商埠赵化镇

全长约700多公里的沱江,为四川省内主要水系之一。自金堂县穿切龙泉山脉后,进入川中丘陵,蜿蜒流淌于盆地田园间。在沱江下游,川东平行岭之西南延伸余脉—“龙贯(螺观)山”斜亘分布,沱江亦再次切岭,构造出“青山峡”。青山峡东侧,沱江流经某处凸岸(南)端,有一座水码头,古为夷地,因宋代受赵氏朝廷开化,遂依托码头而形成场集,故称“赵化”(一说是某赵姓官员巡经这里,瞰观江水环绕,指出‘此地宜开化’而取称‘赵化’)。南宋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首置赵化镇,属泸川县(今泸州市江阳区);明代永乐年间划归富顺县所辖,正统年间设立“赵化巡检司”。清代在此建立保甲制度,民国1934年重置赵化镇。1958年改为赵化公社,1961年又析分出同名建制镇,1984年赵化公社改称赵化乡,1987年乡镇合并,“赵化镇”延续至今。自贡盐业、内江蔗糖等物产顺循沱江东运汇入长江,待途经赵化时,均会休整集散,并主导水陆换乘功能。赵化由此也发展成为富顺除县城外的集贸重镇,且号称“沱江商埠”。

1981年版《四川省地图集·富顺县》分幅中对赵化场镇(时属赵化公社)的要素信息标注。


赵化地处自贡、泸州、宜宾、隆昌、南溪五市(县/区)的中心位置,且扼控沱江东下之航程节点,所以不仅交通运输与商贸物流发达,还拥有相当规模的工业基础。当地曾以盛产蚕丝驰名,场镇中心的狮子口(也叫‘十字口’)还专设蚕丝市场;早年发家于西街“长兴恒”的豆油、上街“鼎丰祥”的麩醋,均是远销省内各地的老字号风物名产。河街作坊则是酿造“富川东”老窖曲酒(县级地方酒)。这些生产资源都为赵化镇支撑起了工业门类体系。

清代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富顺县志》(段玉裁、李芝 编撰)中对赵化镇的文字信息记述,凸显出了水陆换乘、集散码头的重要性地位。


赵化始置宋代,兴于明代,盛于清代。历史上即建有“八街四巷、九宫十八庙、六码头、九口十八滩”等空间格局,现存古街区保留完整,面积约24平方公里,聚落呈复合式块状。部分明清古建筑精美雄伟、层次分明、别具特色。

八街:上街(今生产街)、正街、西街、河街、横街、半边街、万寿街、新华街

四巷:文昌巷、丝绸巷、米市巷、肖家巷

六码头:永济桥码头、肖家码头、正码头、七十二梯码头、中渡口码头、沙湾码头

赵化正街,一度改名“政府街”(因镇政府就位于这条街的端头)。1981年地名普查时复称“正街”。


古镇生产街,原名上街。此街位于古镇最上端,故名,也是从北面进入古镇的门户。建政后因设立了多家工业作坊以发展生产而改名。


这家“上街旅馆”,目前还在营业。左侧刻画着二简字招牌,风格传统,如似“半边楼”的形态构造。


古镇新华街,原名新街。后以“振兴中华”改称现名。当年“富川东”酒厂作坊就位于这条街上。


新华街呈南北走向,还略带坡度起伏。清初由廖氏家族独资修造,街道两侧有多座穿斗式横排民居(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街长265米,宽约5.5米,地面青石铺设,纵深布局完整。


位于新华街十字口的“四龙拱日”景观。该景观号称“赵化古镇十景”之一,并结合了气候与建筑两大核心元素。此处屹立着4幢雕刻有飞翘鳌首(龙头)的房屋(鳌首亦两两相对)。当太阳出来时,屋檐四个鳌首(龙头)形似拱顶一个水晶球嬉戏。且因四季日光照射变化,其观测方向也会产生位移。遗憾当时为冬日(春节期间)拍摄,川盆阳光太弱,景观精华未能见到。


位于古镇西街的两湖会馆,又称“禹皇宫”,始建于清代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原殿规模较大,占地约4000平方米。目前仅存歇山式门厅、戏台、左右厢房与部分外墙。门坊上额横匾镌刻“两湖会馆”楷书字体。现属自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两湖会馆所在的“西街”,曾用名“文教街”,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地处场镇西侧而定称今名。


两湖会馆在民国时期还一度作为富顺县“培村中学”的校址,故而西街原称文教街。培村中学建于1940年,以祖籍赵化镇的戊戌六君子刘光第先生的表字来命名(刘光第字‘裴邨‘),民国建立学校时则按照谐音简化改称。1984年改为赵化中学。现在的校址仍位于西街上,在两湖会馆西侧约400米的地方。


两湖会馆目前仅存的戏台及左右厢房。内部也改造成了一座中型广场。


位于古镇西街上、两湖会馆旁的刘光第故居。作为清末维新派人物及戊戌变法的重要参与者,他为人忠厚老实,忧国忧民,却为了改革清末新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是赵化一位最著名的历史人物。


通往赵化中渡口的老屋街坊,由码头上岸后,道路可衔连“西、正、河”三街。中渡口曾经的客货运输/送量也居赵化众渡口之首。


赵化因地处沱江岸边,县级航运公司便在这里设立了基层管理单位。


从中渡口经河街前往正码头。此座码头因位居赵化沿江各码头之正中,故名。正码头对岸是万寿场集,原富顺县万寿镇,清代兴场,民国设镇,2019年撤销并入赵化镇,基层管理现属万寿场社区。四川长期都以建制乡镇居多闻名,但从2019年开始,遂进行了大规模乡镇撤并。比如像赵化与万寿这样近距离隔江眺望的建制镇,被合并理所当然,也能减少基层行政管理成本。

目前赵化与万寿之间就依靠这趟客运轮渡沟通联系。


赵化正码头全貌。以前的正码头客货功能均兼备,并由阶梯呈落差式连接,七十年代这里还建有便于货物运输的绞车装置,如今都成为了历史记忆。


从正码头沿着河边往西走到永济桥码头处,这里有一大片河岸滩涂。“九口十八滩”因河流地貌中的凸岸堆积现象而产生,作为赵化重要的自然空间分布,曾为这里带来了“……桥上立灯杆,石龙过江燕点水,千人拱手灯火船”的繁盛景象。那么关于“九口十八滩”的具体信息如有熟悉的爱好者欢迎补充。


古镇桂香池,且因池畔种植桂花树而得名,修凿于清代,为条石砌筑的平面方形状,深约2.4米,占地面积约687.5平方米。池中还有观赏荷莲,与桂花树相融映衬,待到夏日花朵盛开,更彰显出一派唯美竞秀之感!


坐落于桂香池畔的“明月楼”。虽通名称“楼”,实则为二层砖木结构穿斗瓦房,整体构造呈四合院布局,悬山式屋顶。此楼又称“得月楼”,修建于清代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还是刘光第少年时期的启蒙私塾。而在月亮高挂的夜晚,池中即会出现倒影。赵化古镇十景之一的“桂香明月”便指的这里。


赵化古镇“十字口”,又称“狮子口”,作为古镇的最中心,处在正、西、河三街交汇点,北端街巷则通往中渡口码头。这里曾设有蚕丝市场,现在仍店铺林立,集贸繁荣。


赵化古镇至今保存着非常完整的川南民居风格,还没有经过规模化商业开发,原住民以及日常生活环境仍是聚落主导,游客对传统人文场景的体验感也较强。但似乎现代交通都对赵化擦肩而过,目前仅有一条由自贡到泸州的省道老公路途经这里,暂无铁路(高铁)与高速公路。

2010年赵化镇已被国家住建部(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批准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沱江   富顺县   两湖   富顺   码头   自贡   西街   商埠   渡口   会馆   古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