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太空中死亡,人类遗体会经历什么?会腐烂吗?

文|科学虫洞

航天科技越来越先进,宇航员完成任务返航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历史上曾有宇航员在太空中殉难。那么,如果在太空中死亡,人们将会经历什么呢,会不会像在地球上一样腐烂?

当人类在太空中死亡,遗体会经历什么?

腐烂指的是有机体因为微生物的滋生被破坏,想知道遗体会否在太空中腐烂,首先我们要了解腐烂的条件,无论是厌氧菌还是好氧菌,想要发育成菌落都需要一定的温度。

人类死亡后,体内细胞也随之失活,没有了抵抗和消灭细菌的能力,这些菌群便会大量繁殖。不过在太空中,它们生存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

宇宙的环境相当严苛,存在干燥、超强辐射、超低温等情况。所以在人体死亡初期,这些致腐细菌还能繁殖侵袭遗体,但接下来它们就会慢慢被杀死,遗体也会停止腐烂。

虽然停止腐烂了,但处在太空中的遗体还发生着其他的变化。据了解,人类遗体在极度干燥的地方会出现“自发的木乃伊化”,在太空中也不能避免。

受到宇宙环境的影响,遗体将逐渐失去相当于体重80%的水分,变成一具冻干的木乃伊。

木乃伊猫

那么,在太空中死亡的话,遗体最终会去往何方呢?这得看遗体处于太空中的什么位置。如果遗体位于近地轨道,那么过不了多久就会往地球坠落,在经历大气层的时候被烧毁。

若所处的轨道高度再高一些,那就是太空垃圾最密集的区域了,在这个轨道,遗体会遭到微小碎片的撞击,也许会在未来跟某个碎片剧烈相撞。

而如果处于更高的轨道,遗体就相对比较安全了,比如位于地球同步轨道周围,被太空垃圾撞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遗体可以飘荡数百年的时间。

如果来到离地球非常远的位置,比如星际空间的某个安全稳定的轨道,那么遗体会存在数千年时间,直到被太阳辐射烤熟、被微小流星击中粉碎。



太空葬礼

不得不说,人类在太空中死亡后,遗体的经历让人感到神奇。宇宙是一个充满着浪漫和危险的地方,目前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无法进入太空游览。

生前无法到达太空,那如果在死后给你一个葬在宇宙的选择,你会愿意吗?我国信奉“入土为安”,土葬是最传统的丧葬方式,后来也出现了火葬、海葬等方式。

在其他国家,人们对死亡和丧葬的态度各有差异。非洲会大办丧礼,把棺材做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并邀请专业团队抬棺(可参考爆火的“黑人抬棺”视频)。

而在日本,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也没那么讳莫如深,甚至,他们还发明了各种新奇的丧葬方式,其中就包括“宇宙葬”。

顾名思义,宇宙葬就是将死者送往太空安葬。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有能力进行这些业务的公司将提供不同的方案。

较为基础的宇宙葬方案是“天空散骨法”,将骨灰装入直径2.5米的“大气球”中,随后注入氢气。这个过程进行的同时,死者的亲友会在旁边等候,做最后的道别。

道完别后,大气球将会被放飞升空,最终在数十公里之上的天空爆炸,而里面装着的骨灰会燃烧殆尽。

不过,有些朋友可能觉得这不太符合“进入宇宙”这一概念。如果想要进阶版方案,也是可以的。

在进阶版方案中,死者的骨灰会被放在一个小盒子里,搭乘火箭上飞向太空,等到燃料用完以及解体后,小盒子会划过天际。

除了这两种方案之外,宇宙葬还有种方案堪称“顶配”,即“流星追悼”。

预约并开启“流星追悼”后,人类遗体的骨灰将被放进1立方厘米的专用胶囊中,之后人造卫星携带着胶囊环绕地球、遨游太空。后者历经数年甚至数百年后坠落,在大气层燃烧殆尽。

值得一提的是,每颗胶囊都会有专属编号,当卫星进入太空还会摄影纪念。并且,卫星的位置可以掌握,死者亲友能通过APP看到骨灰的环游轨迹。

至于定价方面,天空散骨法等基础方案的收费大约在1.6万元(人民币)左右;而流星追悼就比较昂贵,甚至超过64万(人民币)。

不过这些收费跟日本传统的丧葬方式比起来,还是比较能让人接受的,因为日本包括墓地在内的地价都非常高昂,一块墓碑就需要花费大约二三十万元(人民币)了。

除了日本之外,美国也推出了太空葬礼的服务。宇宙葬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了解之后却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浪漫,并且无论哪种方案都不会留下太空垃圾。如今这种死后去往太空的服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有人已经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葬礼。

————————————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遗体   人类   丧葬   日本   骨灰   死者   轨道   太空   宇宙   方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