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重科技:首发募资16亿元 投建智能装备基地等项目

中证智能财讯 中重科技(603135)近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本次公开发行9000万股,募集资金16.02亿元,投资于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年产3条冶金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升级改造项目)。

招股书显示,中重科技是集智能装备及生产线的研发、工艺及装备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服务及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机械、电气、液压一体化的热轧型钢、带钢、棒线材、中厚板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及其相关的备品备件。型钢领域目前国内仅公司能够与国外龙头企业展开竞争,竞争对手主要为德国西马克集团、意大利达涅利集团等冶金装备制造业的世界巨头。带钢领域,除前述冶金设备制造业的世界巨头外,公司主要与中国一重、国机重装等企业竞争。

公司曾获得国家火炬计划实施先进企业、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荣誉,是一家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天津市企业重点实验室,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在热轧型钢、带钢等智能装备及生产线领域均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公司推出了国内首台套特大型钢生产线CMA万能轧钢机机组、国内首台套钢板桩及超大H型钢生产线并实现销售,所产主流机型成功打破了国际巨头在热轧型钢生产线领域的垄断,有效降低了国内下游客户采购成本以及对国外设备的依赖。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主要专利273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238项,外观专利1项。

根据招股书,本次募集资金拟投项目均围绕公司主营业务进行,实施后将有效扩大公司主要产品的产能,增加生产规模,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提高公司的自动化水平,实现高端装备的数字化、信息化转型,扩大冶金智能装备主营产品的生产能力,缩短交货周期,做强做精主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全面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未来三年,公司将以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募投项目为支撑,着力增强冶金智能制造装备的生产能力与整体研发能力,重点发展目标行业龙头客户,提升品牌价值,增强核心竞争力。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8亿元,同比下降14.1%;归母净利润2.83亿元,同比增长0.94%;扣非净利润2.64亿元,同比下降4.2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5亿元,同比下降12.81%;报告期内,中重科技基本每股收益为0.79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07%。

公司预计2023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2.83至3.22亿元,较2022年同期变动幅度为-2.93%至10.25%;预计实现净利润0.38至0.44亿元,较2022年同期变动幅度为-8.05%至4.64%;预计2023年1-3月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区间为0.37至0.43亿元,较2022年同期变动幅度为-8.72%至4.22%。

数据统计显示,中重科技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7.4%,在能源及重型设备行业已披露2022年数据的15家公司中排名第1。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31.93%,排名4/15。

分产品来看,2021年度公司主营业务中,智能装备及生产线业务实现收入15.97亿元,备品备件及其他业务实现收入1.79亿元。

2021年,公司人均创利42.26万元,人均薪酬13.58万元。

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28.18%,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主要因为公司智能装备及生产线业务毛利率升高,同时备品备件及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上升所致;净利率为18.53%,较上年同期上升2.76个百分点。

2021年,智能装备及生产线毛利率为23.36%,备品备件及其他毛利率为29.9%。

2021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金额比例为73.06%,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21.64%。

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07%,较上年同期下降9.96个百分点。公司2022年投入资本回报率为20.28%,较上年同期下降11.29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15亿元,同比下降12.81%;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13.21万元,同比减少1.15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69亿元,上年同期为1.09亿元。

进一步统计发现,2022年公司自由现金流为-6495.22万元,上年同期为4994.69万元。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现金比为51.13%,净现比为40.47%。

2022年,公司期间费用为8957.55万元,同比减少1039.6万元;但期间费用率为5.86%,同比增长0.24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9.87%,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2.18%,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2.44%,财务费用-1166.78万元,去年同期-1161.67万元。

资产重大变化方面,截至2022年末,公司应收款项融资较上年末减少75.6%,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下降11.74个百分点;在建工程合计较上年末增加5893.52%,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上升11.64个百分点,主要系中重江苏智能装备生产基地项目投入建设所致;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较上年末增加73.07%,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上升7.3个百分点;合同资产较上年末增加82.21%,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上升5.14个百分点。

负债重大变化方面,截至2022年末,公司合同负债较上年末减少38.8%,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下降12.48个百分点;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较上年末增加43.09%,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上升5.19个百分点;其他流动负债较上年末减少14.1%,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下降1.26个百分点;应交税费较上年末增加24.83%,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上升0.35个百分点。

从应收账款账龄结构来看,截至2022年末,公司账龄在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余额为2.1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240.56万元,占应收账款总额比例为50.07%,较上年末下降18.86个百分点。

从存货变动来看,截至2022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3.55亿元,占净资产的23.87%,较上年末减少7046.79万元。其中,存货跌价准备为638.46万元,计提比例为1.77%。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6202.59万元,同比增长150.2%。主要系2021年,公司积极开展超大H型钢等领域的各项研发活动。

偿债能力方面,公司2022年末资产负债率为45.62%,相比上年末减少8.58个百分点;有息资产负债率为0。2021年末资产负债率下降,主要系上期末应付股利支付完毕,同时公司完成增资扩股所致。公司保持良好的资产流动性,拥有较为稳健的资产负债结构。

2022年,公司流动比率为1.67,速动比率为1.38。报告期各期末,除2020年末受股利分红影响外,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随着2021年业绩增长,公司经营性资产规模增加,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均较上年末有所上升。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23年4月的公司十大股东中,持股最多的为马冰冰,占比47.8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装备   智能   型钢   百分点   净利润   年末   比重   同期   生产线   基地   项目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