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遭遇“寒流”,一季度破产企业近2000家,下半年形势堪忧

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然而,今年以来,化工行业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订单量下滑、价格战激烈、成本上涨、破产潮频发,让许多化工企业苦不堪言。据统计,2023年一季度,全国有近2000家化工企业宣布破产或倒闭。这是继去年化工行业经历了“最难”一年之后的又一次重创。分析人士认为,下半年化工行业或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供需错配、原油减产、环保压力等因素将给化工企业带来更多的困难和风险。


订单量下滑,价格战愈演愈烈

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市场需求、原材料价格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化工市场整体行情难见起色,企业订单量明显下滑。据有料网调查,华东地区厂家反映订单下滑大部分集中在10%左右;华南市场,下游加工企业订单下滑超过华东地区。

位于四川的一家化工贸易商对有料网表示,今年以来,污水处理原料的整体市场回暖不及预期,实际订单量同比去年还更加逊色一些,主要由于国内需求恢复缓慢,加之省外生意涉及较少,整体经营比较冷淡。


广东某化妆品原料生产企业表示,今年订单量是去年的一半左右,可以说是腰斩。

在订单量下滑的同时,价格战也愈演愈烈。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化工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不惜以低价销售产品。有些企业甚至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出货,导致利润严重受损。

“本以为你给的是行业最低价了,没想到有同行报价更低。”广东某化妆品原料生产企业坦言,“如果没有其他竞争优势,将会越来越难做。”


成本上涨,利润空间被挤压

与此同时,化工企业在成本端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较大,持续回落,上游油气开采业价格震荡下行;而下游化工产品价格下调幅度明显加快。这导致了上下游价格倒挂现象的出现,使得中游化工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此外,环保政策的收紧也给化工企业带来了更高的成本负担。

在订单量下滑、价格战激烈、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许多化工企业难以为继,不得不选择破产或倒闭。据统计,2023年一季度,全国有近2000家化工企业宣布破产或倒闭。 这些企业中,有些是规模较小、技术落后、管理混乱的企业,有些是受到疫情、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影响,有些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债务危机等原因而陷入困境。


这些破产或倒闭的企业,无疑给化工行业带来了一次大洗牌。一方面,这有利于优化化工行业的结构,淘汰落后的产能,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这也给化工行业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可能导致市场供需失衡,价格波动加剧,行业恢复缓慢。


展望未来,化工行业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形势、市场需求、原材料价格等因素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另一方面,环保政策、安全监管、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化工企业要想在这个寒冬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自身的管理和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拓展市场的渠道和空间,降低成本和风险,增强抗压和适应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华东地区   化工行业   寒流   下游   价格战   下半年   形势   订单   因素   成本   价格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