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P2P行业至今就像“剧本”,坑了出借人伤了借款人

自P2P网贷行业自2007年进入中国以来,跨越了早期无法监管的发展,经历了“漫无目的”的疯狂扩充,遭遇了人人自危至今,千夫所指的困局,P2P行业“治标不治本”的操作至今“坑害”了诸多年轻人。

客观的来讲,P2P平台打着“金融创新”的幌子出现在大家的眼前,一直又有人怀疑这种“金融创新”是拖垮经济和文明社会的一种骗局,因为,P2P行业的出现是以“信用贷款”的形式出现的,而其瞄准的群体是大学生和年轻人,说白了就是在如今老龄化社会严重的社会“劳动者”,大家不妨想一想,当我们这个法治社会上的年轻人都因为P2P行业的出现而背负巨额的债务,这些“劳动者”或因负债的问题上了征信、进了黑名单导致他们无法找到自己能发挥余热的工作,这可不仅仅“毁”了个人征信系统的信誉和公信力这么简单了。

疫情这三年,很多年轻人都经历了最艰难的三年,而在这三年里,关于P2P行业借款人的逾期数据呈现出的是极速上升的趋势,按理说疫情是“不可抗力因素”,符合合同法对于“不可抗力”因素的认定标准,如果P2P行业不是有意在制造借款人的逾期,他们就会知道“不可抗力因素”是法定的标准,但如果P2P行业的目的不是刻意制造逾期,疫情期间是刻意申请延迟还款的,毕竟根据《民法典》180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而在疫情这三年里,P2P平台明明知道全国人民都在为“抗疫”做出极大的贡献,但他们仍旧利用委托的第三方催收人员“身份不明”的优势,采取了暴力催收、威胁恐吓、辱骂、侮辱、骚扰与债务无关人员等,而大部分年轻人都在经历着疫情的折磨和这些“身份不明”人员的摧残,反而,自2016年发布的第一个文件就是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了涉及经营性电信业务的,应当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未按规定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不得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和明确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应当主要在注册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域内开展,未经银保监会批准,不得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

其中,《办法》以负面清单形式划定了业务边界,明确提出不得吸收公众存款、不得归集资金设立资金池、不得自身为出借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等,并根据征求意见,增设不得从事的债权转让行为、不得提供融资信息中介服务的高风险领域等内容等,而截至到目前为止,出借人搞不清楚自己出借的资金去向,借款人搞不清楚到底是谁在催收,按理说,既然《办法》中明确了不得从事债权转让行为,那么,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每天催收的陌生人到底是谁呢?

自2016年开始监管以来,监管的方向一直都在P2P平台的经营,是否存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维护出借人的利益等行为,但却忽略了借款人的债务是否符合法律规定,P2P平台委外的第三方催收公司是否合法,这些催收人员是否涉及到了非法讨债行为等等,按理说,这也属于监管的一部分,但自监管以来,每一个暴雷的P2P平台被立案以后,立案机关首先发布的是维护出借人的利益,但这种行为也遭到了网友的质疑,因为这些出借人是否存在“职业放贷人”的情况呢?

在以杭州等地公安机关介入催收以后,介入的公安机关是否对于P2P平台现存续的债务是否重新梳理,对于介入催收的债务是否符合国家法律的相关规定呢?

特别是一些地方的经侦部门,当P2P平台出现问题之后,他们首先做的是冻结借款人的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而这种冻结行为存在极大的问题,比如说,借款人应急或生病急救等需求的时候,或许就会因为地方经侦部门的这种行为而延迟,这变相导致的后果谁来承担这便成为了很多人关系的问题了。

其实,对于P2P行业监管而言,在公安机关介入调查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规范梳理债务,将已经依法履行完还款义务或还款利率超过国家法律规定的借款人排除在外,因为他们已经从法律上解除了双方的合约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不是所有P2P平台后台的债务数据都是真实的,这也是监管的范围之一,就是理清债务。

其次,既然公安机关介入之后,就不应该再出现身份不明人员催收,骚扰与债务无关等侵权行为,试问一下,公安介入P2P平台问题之后,很大程度上就已经纳入了监管的范围,在监管的范围之内出现了侵权问题,那么这个责任谁来承担呢?

最关键的还是,当公安部门介入之后出现的身份不明的催收人员到底是什么身份,其中是否包含了介入了公安机关人员呢?在催收的过程中出现的侵权行为到底是介入的公安机关人员行为还是这些身份不明人员行为呢?这一点难道不就是存在的最大问题吗?

介于现在P2P市场的困局,目前最关键的问题仍旧就是调查出借人的资金去向和理清借款人的债务,因为这两个问题都是他们的基本权益,在这个时候维护法律尊严就会更加的重要。

声明:本稿件为原创稿件,备案号为202304140927CQ转载必须注明“壹家媒”来源,私自转载或转载后恶意投诉我们,我们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借款人   行业   不可抗力   公安机关   疫情   债务   剧本   年轻人   身份   人员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