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这里,心里总是奔涌着一种文学创作的冲动”

来源:【中国临海新闻网】

总得去一趟山野,才不算是辜负了这盎然的春天。4月11日下午,参与“朱自清文学奖”颁奖典礼活动嘉宾组成的采风团,沿着一弯山路,走进了羊岩山的万亩茶园。在深绿浅绿间,沉浸式感受朱自清先生笔下“永远不能忘记的台州的春日”。

采风团先到的第一站是羊岩之巅。一下车,清凉的山风扑面而来,浑身舒爽。拾级而上,放眼望去,只见群山连绵,绿油油的茶树呈梯田状分布,层层叠叠,像苔藓一样覆盖着整座山坡。山风一吹,流云四起,好似在仙境。

“短短百来米的路程,可算真切体会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感。”对着大好河山,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河北作协主席关仁山不禁发出感叹。话毕,他还拿起了手机记录下眼前的美景。看到一旁印有石羊、石蛇等形象的奇石时,他兴致勃勃地请随行的导游讲起了典故。

从羊岩之巅下来,采风团走进了茶乐园内。穿梭在茶树之间,鼻尖萦绕着淡淡的茶香,每一口呼吸都是一次“洗肺之旅”。当前正值春茶上市,采茶姑娘们低头忙碌,手指翻飞。远远望去,就是一幅赏心悦目的“春忙图”。采风团的成员们看得兴起,不禁也系上蓝布围裙,背上小茶篓,体验了一把采茶的乐趣。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刘琼在采茶女的指导下,采起茶来也是有模有样。她笑着告诉记者,羊岩勾青茶这块临海的“金字招牌”,她远在北京也有所耳闻。小小茶叶里的垦荒故事,也让她备受鼓舞。在采茶的片刻里,她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是一块有干劲、有活力的土地,正如临海这座城市的气质。无论是勾青茶,还是临海,都值得细细品味。

带着亲手采摘的茶叶,采风团来到了不远处的茶文化博物馆,看茶叶是如何实现从“树梢”到“餐桌”的转变。现场,炒茶工熟练地调控炒茶机的温度,随后将鲜叶分批量进行翻炒。短短几分钟,茶叶逐渐从鲜绿变成暗绿,带着暖意的茶香四处弥漫。不同于大家的好奇,北京广播学院教授陆健则细心地观察到了炒茶工那双不惧高温的“铁手”。

“看得出来,这位师傅从事这门手艺有些年头了。我在想是什么让他能坚持做一件事这么久呢?我觉得还是‘工匠精神’。”陆健说,眼前这位师傅,是中国工匠的缩影。将来他要是创作此类题材的作品,今天的采风行必然会成为届时的创作源泉之一。

最后,采风团在品茗阁里,以一杯羊岩明前勾青茶为整个活动画上了句号。

“倾听古树留过客,风随茶影送友人。”日薄西山,此时的茶山又有了不一样的姿态。此情此景,关仁山不禁赋诗一首,并且在宣纸上洋洋洒洒即兴写了几幅字,赠与同行的友人留作纪念。他说,古城载古树,临海的时光里总有着说不完的故事。站在这里,心里总是奔涌着一种文学创作的冲动。临海故事,是浙江故事,也是中国故事。他也和朱自清先生一样,虽然只是驻足匆匆,然关于临海的记忆永恒。

本文来自【中国临海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中国作家协会   句号   茶树   山风   工匠   北京   中国   茶叶   师傅   冲动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