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拟废止多项能源规范文件,3家化企A股首批新股上市,我国首条“西氢东送”管道纳入国家规划

国内要闻

国家发改委拟废止多项能源规范文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就拟废止和修改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的公告》,拟废止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能源〔2006〕13号)在内的多项与能源管理相关文件。据了解,公告中拟废止的还包括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CRESP)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6〕1661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促进风电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能源〔2006〕2535号)等多项可再生能源相关行政规范性文件。此外,关于发布《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2010年版)》的公告(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6号),国家发改委《关于煤层气价格管理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826号),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煤炭产业升级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能源〔2011〕2916号),《关于深入推进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14〕967号),《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暂行办法》(发改环资〔2014〕2984号)等行政规范性文件也在拟废止之列。


我国首条“西氢东送”管道纳入国家规划

4月10日,中国石化宣布,“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据悉,“西氢东送”管道规划经过内蒙古、河北、北京等3省(市)9个县区。管道一期运力10万吨/年,预留50万吨/年的远期提升潜力。同时,将在沿线多地预留端口,便于接入潜在氢源。未来,中国石化可依托“西氢东送”管道建设支线及加氢母站,助力京津冀氢能走廊的高效构建,助力京津冀地区“双碳”目标的实现。


3家化企A股首批新股上市

4月10日,A股主板迎来历史性时刻,包括3家化企在内的主板首批注册制10只新股集体上市。据了解,这3家化企分别是从事化学药品原料药及中间体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海森药业,从事高分子新材料特种单体及专用助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常青科技,以及江西省最大的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企业江盐集团。伴随着注册制首批新股上市,新的交易制度也落地施行。一是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股价波动可能性较大;二是设置30%、60%两档临时停牌指标,旨在为市场提供冷静期,临时停牌期间仍可报撤单;三是引入并优化价格笼子机制,宜贴近市场价格下单;四是上市首日即可纳入融资融券标的,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可开展两融交易。


扬州惠通一期年产3.5万吨聚乳酸新进展

近日,新蓝海的惠通生物基新材料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该项目由扬州惠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新建。项目总投资17.8亿元,占地面积约200亩,包括综合楼、聚乳酸生产车间、改性车间及相关配套用房等,共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年产3.5万吨聚乳酸及其配套改性产线,将于2023年10月调试生产,二期预计于2025年底投产。项目主要研发生产聚乳酸以及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系列产品。据了解,聚乳酸是一种新型全生物基可生物降解碳中和的食品级材料,可应用于聚乳酸纤维、可降解地膜、全生物基可降解食品包装材料以及针对碳中和开发易回收工业应用的聚乳酸基塑料等领域。


中泰金晖科技年产60万吨BDO项目建设推进

近日,新疆中泰金晖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BDO装置及配套设施(一期)项目全力推动项目建设进程。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51.2亿元,主要包括年产30万吨BDO项目、年产12万吨电石乙炔、3 24万吨/年甲醇制甲醛、28000Nm3/h(标立方每小时)天然气制氢等装置以及装置界区内相配套的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等。项目于2022年4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23年10月投产。

国际要闻

赢创、AMSilk合作生产可持续丝蛋白

近日,赢创与德国生物技术公司AMSilk达成协议,联合量产创新型可持续丝蛋白,适用于包括高级时装、汽车智能材料和医疗器械在内的多种应用。目前,赢创正在位于斯洛伐克的合同开发和制造(CDMO)精密发酵生产基地生产这一材料。AMSilk GmbH首席生产官Klaus Kjeldal表示:“作为全球丝蛋白制造领域富有实力的知名品牌之一,赢创不仅是完美的生产合作伙伴,更是卓越的战略合作伙伴。与赢创的合作有助于我们持续改进生产工艺,同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甚至覆盖欧洲以外地区。”AMSilk是全球第一家量产智能生物技术材料的供应商,拥有基于丝蛋白的卓越技术平台。该公司的技术可将人造蛋白转化为涵盖纤维、水凝胶和蚕丝粉的蚕丝配方,广泛应用于纺织、医疗器械和消费品行业。


东丽公布新中期经营计划

近日,东丽工业株式会社公布了未来3个财年(截至2026年3月)的新中期经营计划。据悉,3年内,该公司将累计投资4500亿日元,用于碳纤维及氢能等相关业务。其目标是提高产品价格并扩大高性能树脂的销售额,将资本金净利润率(ROE)由2023财年预计的5%提高到8%。2026财年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预计分别为2.8万亿日元和1800亿日元,比2023财年分别增长12%和80%。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东丽预计,拉动业务利润增长的是功能性化学品业务,包括高性能树脂和半导体封装材料等。该业务营业利润计划为910亿日元,同比增长1.6倍,占总利润的一半。除了扩大用于汽车等产品耐用树脂的产量外,东丽还将扩大电子材料的销售。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业务营业利润预计达360亿日元,同比增长1.4倍。公司着眼于前景看好的氢气罐业务和正在回升的飞机制造业,计划到2025财年提高其在美国、韩国和法国的生产基地的产能。新计划还提出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未来3年东丽累计将削减成本2000亿日元。除了严控海外子公司的成本外,东丽还将通过改进生产流程等措施推进盈利能力的提高。为助力新材料的开发,未来3年公司的数字投资将达200亿日元。


空气产品退出印尼煤气化项目

近日,空气产品公司宣布,该公司不再参与印度尼西亚东加里曼丹省Bengalon的煤制甲醇项目,也不再参与印度尼西亚的其他煤气化项目。空气产品表示,去年,蓝氢和绿氢项目的财务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了公司在世界各地投资这些能源转型项目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空气产品决定将公司财政资源重新部署在此类能源转型机会上。此外,空气产品将继续致力于在印尼的核心工业气体业务。据了解,2020年5月,空气产品公司宣布将在印度尼西亚东加里曼丹省Bengalon建造一座世界规模的煤制甲醇生产设施。空气产品公司将投资约20亿美元,建设、拥有和运营空气分离、气化、合成气净化和甲醇生产装置,为Bakrie和Ithaca生产甲醇。该项目原预计于2024年投产。


MOSSINKHOF在比利时建造40000吨回收工厂

近日,荷兰回收商Morssinkhof Plastics与Fost Plus合作,宣布在比利时隆美尔建造一座回收厂。该生产设施将投资约3000万欧元,将于2024年10月投入运营,预计回收能力为40000吨(投入)。该工厂正在比利时林堡省建造,该公司计划在那里回收聚丙烯和聚乙烯(HDPE)包装,包括牛奶、洗发水、洗涤剂和沐浴露瓶。比利时双重系统Fost Plus负责提供约24,000吨的输入材料。其余数量的来源尚未公开。隆美尔工厂将创造约65个新工作岗位,这是Fost Plus在比利时运营的第五家生产工厂。这五个回收中心——其中三个已经投入运营——预计从2025年起将回收比利时约75%的塑料包装废物。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东丽   比利时   能源   甲醇   新股   日元   年产   管道   空气   我国   文件   材料   项目   国家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