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 - “闪电式旅游”流行,在自娱中自愈

蒋璟璟

近日,北京。一单休女子趁着周末放假坐8小时卧铺从郑州前往北京游玩一天引发热议。据女生介绍,自己下午6点下班,坐上了晚9点的火车,火车上睡一觉第二天凌晨5点到北京,打卡了北京6个景点。下午6点半开始返程,凌晨2点半到郑州,睡一觉7点半又去上班。不少单休网友羡慕地说也想出省旅游,但也有网友感觉很累,像拉练一样。“30小时往返1300公里游6景点,第二天还要上班”,这被网友戏称为是“闪电式旅游”。(中新社)

心想奔赴诗和远方,可手头却是搬不完的砖、上不完的班。于是乎,“闪电式旅游”的新玩法,也便应运而生了。所谓“闪电式旅游”的要义,无外乎是见缝插针、速去速回。既然是来去如风,那么大概率也只能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了。而就算是这种行色匆匆的旅程,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难得的疗愈。置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旅程的意义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相较于“去到哪里”,“离开哪里”本身才是愉悦感的最大源泉。

用一个周末的时间,离开那熟悉的城市、疲惫的职场、毫无惊喜的生活圈,哪怕只是片刻的跳脱,期待感所带来的兴奋度,或许就足以让一个人“焕发新生”。走得越远,那种“逃离”的释放之感,便愈加强烈。“30小时往返1300公里游6景点,第二天还要上班”,这分明是以时间的极限逼近空间的极限。这是完全不同于那种传统周末近郊游的新思路,为的就是变不可能为可能,要的就是以时空的跳跃,置换内心的舒缓。

“闪电式旅游”的一路,行程当然很赶,时间当然很紧张,可是越是如此,就越是能忘却庸碌的日常。这种旅行模式,看起来是为了“到此一游”拍照打卡,但其精神层面的内核,实则还是一种故作疯狂的释压,这种不管不顾的“任性”,是平时的生活与职场里稀缺的特质。闪电式旅游,激活了这种特质,其带来了一种神奇的自娱、自愈效果。

以旅游而论,“闪电式旅游”当然毫无品质可言。可是“闪电式旅游”,也许本就不是正常意义上的“旅游”,而更像是一场“夺路而逃”,是一次“受控的失控”。在很大程度上,其与“摆烂式旅游”“躺平式旅游”并无二致,无外乎都是“把自己还给自己”的抗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旅游   无外乎   景点   郑州   北京   特质   封面   周末   小时   时间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