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顶级!吉林大学重建“兽脚类恐龙”面部软组织,成果登顶《科学》!

近日,由吉林大学恐龙演化研究中心和地球科学学院高端外国专家、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ICFS)“低碳-清洁能源富集与CO2储存”研究团队成员罗伯特•赖兹院士(Robert Reisz)领衔的国际联合“生物演化与碳循环”小组,在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研究成果,对兽脚类恐龙面部的软组织进行了重建,还原了兽脚类恐龙面部古生态形象。

Science(《科学》)杂志主要发表原始性科学成果、新闻和评论。目前,《科学》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与英国的Nature杂志被誉为世界上两大自然科学顶级杂志。

该项研究通过对比蜥蜴、鳄鱼和兽脚类恐龙头骨及牙齿的大量实验数据分析指出,相对于头骨尺寸的大小,兽脚类恐龙带有锯齿的锋利牙齿其实并不是那么突出,它们的尖牙利齿平时被鳞状皮肤形成的“嘴唇”保护着,从外侧并不能被看见。这大大颠覆了以往大多数人心目中掠食性兽脚类恐龙的面部形像。

根据传统的认识,在很多影视作品和复原绘画中,以霸王龙为代表的兽脚类恐龙,往往都被复原成像现代的鳄鱼一样,它们没有可以遮挡牙齿的“嘴唇”,锋利的匕首状巨大牙齿裸露在血盆大嘴之外,为这些掠食者平添了几分凶残气势,如此复原形象已经成为观众们熟悉的兽脚类恐龙外表特征之一。

但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兽脚类恐龙的唇部结构与蜥蜴类似,牙齿在闭上嘴时被包在鳞状皮肤形成的“嘴唇”内,即使张开嘴之后,牙齿一般也不会暴露在嘴唇之外。现代鳄类将牙齿暴露在唇部外侧,是其后期独立演化的发展出的一种特征,其祖先类型的嘴唇结构反而与兽脚类恐龙及蜥蜴类似。

此项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刷新了人们对兽脚类恐龙面部形象的认识,更在于其为重建恐龙和其他灭绝物种的软组织和外观提供了新的思路,让人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史前动物如何保持牙齿健康,如何进食等行为,以及它们更广泛的演化与古生态模式。

该项研究从确立研究方向到获得最终的成果,前后共历时了11年的时间,共有6名赖兹院士曾经的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参与此项课题。赖兹院士为论文通讯作者(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多伦多大学)。此外,著名古生物复原绘画艺术家Mark Witton也参与了此项工作。

罗伯特.赖兹(Robert Reisz)院士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古生物学家之一。赖兹院士先后于2016年、2017年、2018年受聘吉林大学名誉教授、唐敖庆讲座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导师、高端外国专家,并担任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生物演化与古生物化学”研究团队外方首席科学家,领导团队建立了国际一流的“恐龙演化交叉学科实验室”,在国际上发表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

拓展阅读:

吉林大学恐龙演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中心以恐龙演化研究为基础,旨在打造国际一流的古脊椎动物研究机构。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鸟脚类恐龙的个体发育、恐龙进食系统的演化、恐龙骨骼化石的内部结构、化石残留有机物及白垩纪陆生脊椎动物群的演化等。

关注"吉大招生"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985、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吉林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文章素材来源: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官网、吉林大学官微、吉林大学博士后官微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吉林大学   面部   恐龙   罗伯特   古生物   软组织   蜥蜴   院士   牙齿   嘴唇   成果   杂志   科学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