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饼原来有个“湾区标准”,这些领域也有......

4月6日,广东省新闻办举行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一批)新闻发布会。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发布的20个典型案例里有7个属于营商环境类,涉及民商事规则衔接、标准互认、信用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其中,“湾区标准”创新了大湾区标准服务供给模式和规则对接路径;跨境信用报告格式规范为深港澳跨境信用互认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与世界范围内其他经济体跨境信用合作提供借鉴。

什么是“湾区标准”?

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实施的各类标准的集合

发布会上,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张文献介绍,“湾区标准”是指经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方共商确认的,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实施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各类标准的集合。目前已有628家企业事业机构参与研制,涵盖食品安全、交通出行、教育医疗、跨境电商等25个领域110项“湾区标准”,声明使用单位共748家,其中港澳169家。

以深受大湾区居民欢迎的“杏仁饼”为例,广东省食品检验所、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等单位牵头,联合香港食品委员会、澳门科技大学、佳英食品有限公司(澳门)等港澳食品生产加工单位研制了《杏仁饼》等“湾区标准”。“通过采用‘湾区标准’,形成了一批安全、营养、健康、真实、感官愉悦等特性的高价值食品,打造大湾区高品质食品标杆,促进大湾区食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提升大湾区人民幸福感。”张文献说。

“湾区标准”如何产生?

制定形成和采信形成两种生成方式

张文献表示,“湾区标准”是首次在发布会上提到,以清单形式公布,属非强制性标准,有两种生成方式:一是制定形成,在大湾区没有统一或互认标准的,由粤港澳三地共同制定,经确认后纳入“湾区标准”清单。二是采信形成,对已有且适宜在大湾区实施的标准,经确认后纳入“湾区标准”清单。

“湾区标准”内容广泛,目前共有110项标准纳入“湾区标准”清单,涵盖食品、粤菜、中医药、交通、养老、物流等25个领域。这批“湾区标准”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紧贴湾区发展所需。每一项标准都源于湾区共同发展需求,由粤港澳三地技术实力较强、影响力较大的社会团体、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研制,科学性、适用性较强。

二是汇聚粤港澳各方智慧。清单中有58项标准是由港澳相关机构作为牵头单位或共同牵头单位,这些单位包括香港食环署食物安全中心、香港机电工程署、香港消委会、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市政署、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发展及质量研究所、澳门饮食业工会等,他们为这批“湾区标准”的顺利出台贡献了重要力量。

三是体现一流技术水平。“湾区标准”是高质量标准的典范,纳入“湾区标准”清单过程严谨规范。“湾区标准”形成过程中,邀请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等4家国家级标准化研究机构,联同粤港澳三地权威专家,经过严格的技术审查形成,并由粤港澳三地主管部门共同审核确认。

“湾区标准”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什么作用?

以标准“软联通”推动实现大湾区互联互通

具体来说,“湾区标准”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大湾区融合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一是大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三地共建共用共享“湾区标准”,用标准这个世界通用语言,推进规则对接、机制衔接,以标准的“软联通”推动实现大湾区的互联互通。

二是有效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将大湾区重要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湾区标准”,推动科技、标准、产业协同发展,推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三是积极赋能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活圈。在食品安全、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以对标国际一流水平的“湾区标准”,提升大湾区产品、服务、工程、环境质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圈,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港澳特区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市场驱动、政府引导、国际接轨、互利共赢’原则,聚焦全领域、产业化、国际化,继续大力推动‘湾区标准’工作,以高水平‘湾区标准’服务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张文献表示。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雯雯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婷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领域   标准   澳门   杏仁   香港   清单   港澳   规则   单位   食品   粤港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