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火,吃药前先分清是“虚火”还是“实火”,“火”生于何处?

眼下天气回暖,各地气温都在逐步升高,特别是北方一些城市最高气温甚至逼近了30度,很多人开始有咽干喉痛、鼻干出血、心烦易怒等“上火”症状。我国著名的中医疑难杂症专家,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名老中医向贤德教授的诊室里,几乎每天都有向老的铁杆粉丝在接受向老诊病时,向向老讨教:吃点啥喝点啥可以“降火”、“清火”?




向贤德

主任医师 教授

全国名老中医

湖北省中医院退休专家

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

擅长诊治:

肺心病、糖尿病、高血压

冠心病、血小板减少症


向老指出,“上火”是人们熟知的中医术语,因人而异,只有找对症,才能精准祛火。

向老说,中医学理论将“火热”之邪分为外火和内火:

1.“外火”

外火多由人体感受外界火热引发。

比如暑热天气持续高温,从事户外高温作业的人群;再如家人给火热旺盛体质的孩子过度穿衣盖被等,都会导致火热蕴积在体内。还有很多“养生迷”因过度补充热性补品,如鹿茸、红参、桂圆等,导致上火。


2.“内火”

内火是人体内生之火,常见的是“情生火”、“食生火”。

怒气、忧郁、思虑、紧张这些情绪积压太久均可引起上火,这与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导致人们学习工作压力有关。饮食结构失衡、暴饮暴食是导致“食火”的原因。快餐食品、高热量食品盛行,汉堡饮料、烧烤炸鸡、甜品披萨、麻辣香锅成为加班熬夜族的常见菜谱,容易上火。

向老指出,上火的表现多样,以人体头面部位多见,也会伴随一些全身表现。“火”的核心表现为口干渴、眼干涩、咽干痛、口腔溃疡、牙龈肿痛。诊断“上火”的标准需要具备1个主症(头面部症状)或2个次症(至少1个头面部症状)。主症有牙龈肿痛、咽喉肿痛、口臭口苦、口舌溃疡、眼红干涩,次症有口角糜烂、眼屎增多、口渴舌痛、鼻干出血、便秘尿黄、心烦暴躁、多食易饥饿、痔疮发作等。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以上提到的症状多以实火为主,实火宜“清”。还有一部分体质虚弱的人常年作息紊乱、熬夜透支、过度脑力工作,或因疾病特殊用药,导致人体“阴精”损伤,发生虚火,常表现为低热、手足心热、口干盗汗、舌干红无舌苔,属于阴虚火旺,虚火宜“降”不宜“清”。

祛不同的“火”,各有对策不同。下面,我们就请向老为我们详细聊聊如何分清实火还是虚火,以及不同部位不同脏腑的“上火”如何辨别和调理。


分清“上火”是实火还是虚火


中医认为,“上火”属于中医的热证范畴,“火热之邪”侵袭人体,会造成全身或局部出现一系列“热证”,常表现为咽喉干痛、头昏目胀、鼻腔热烘、口舌生疮、流鼻血、便秘、牙痛等症状。对于“上火”,不少人的认识可能存在误区。“上火”并不是一种单一的证型,有虚火、实火之分。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是平衡的,实火是指阴正常、阳过亢;虚火即阴虚导致阳偏盛。不辨虚实,这“火”就难以防治。

区分自己的“火”是实是虚,可从以下5个方面来分辨:



1

看病程。发病急,病程短的多属于实火;

发病缓,病程长的多属于虚火。


2

看小便。小便颜色黄、气味重是实火;

小便颜色淡清是虚火。


3

看大便。大便干结多为实火;

大便稀软或腹泻多为虚火。


4

看舌头。舌质红、舌苔厚黄为实火;

舌质红或淡红、舌苔薄、少津为虚火。


5

看发热。发热温度高、全身燥热、口渴饮水多是实火;

发热温度相对较低、身体忽冷忽热、不想喝水多为虚火。


当然,并非所有“上火”都会导致发热症状,此时可根据其他4方面判断。


总体来说,实火多由外感、饮食过辛、自身体质因素导致的,多有高热、面红耳赤、心烦易躁、喜冷饮、唇焦(嘴唇干裂)等症状。而虚火多因内伤劳累而起,症状多见潮热盗汗、午后颧红、手足心热、虚烦失眠、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耳鸣健忘、腰酸遗精等。



辨别了虚实,该如何“祛火”?


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赶紧吃各种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或性味苦寒的食物。这可能有一定效果,因为这些药食正好对应最常见的实火症候,但遇上因虚所化的“火”却难以奏效,甚至会火上浇油。“祛火”并不能一味地清热。

《黄帝内经》曾记载,“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对于实火,应清热解毒、泻火,宜多食性味寒凉、清热的食物,比如绿豆、冬瓜、丝瓜、苦瓜、苦菜等,忌韭菜、羊肉、狗肉、龙眼、杏子等助阳兴热食物;常用中成药有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三黄片、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等。

对于虚火,应滋阴降火,可补充银耳、百合、桑椹、莲子、雪梨、西洋参、麦冬、天冬、沙参、玉竹、生地黄、玄参、石斛等食材;常用中成药有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同时,饮食习惯也需做出调整,以易于消化、吸收的食品为主,少食爆、烤、煎、炸、难消化的油腻之物;多摄入水分;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的食物。

需要提醒的是,因祛火药多由性味寒凉的药味组成,不能长期服用,症状消失就该停药,长期、大量服用易引起不良反应。临床上,“上火”实际情况很复杂,需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等辩证施治,合理用药。如果自行使用药食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治疗,以免贻误病机。


分辩上火的部位和脏腑


清火、降火除分清虚实,还要分明“上火”的部位。

中医把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把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脏腑开窍,把目赤肿痛称“肝火”,鼻扇气喘称“肺火”,口舌生疮称“心火”等等。“上火”的部位不同、性质不同,治疗和调理的方法也不一样:



1.胃火

胃火即胃火大,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症状:

口腔干咳、口腔无味、口苦、便秘、腹胀、口臭等。

原因:

大部分人因为经常熬夜,大量抽烟、饮酒等原因造成湿热导致。


怎么去胃火?

1)中药方面:实火者治以清泻胃火,方选清胃散,可选用栀子,知母,黄连等袋泡茶饮;虚火者治以滋阴降火,方选益胃汤,可选用沙参,麦冬,石斛袋泡茶饮,配合针刺,火罐等理疗方法。中成药可选择清胃止痛丸或者是牛黄清胃丸。

2)平时要注意休息,少熬夜,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戒烟戒酒,增加有氧运动量;

3)在饮食方面不吃容易上火的食物,尽量多吃一些清胃凉血的食物,例如西瓜、冬瓜、苦瓜、黄瓜、梨子以及苦瓜、莲子、芡实、怀山等健脾开胃的食材。

4)可以服用药物清胃止痛丸或者是牛黄清胃丸治疗,用来治疗胃热、口臭、火郁。




2.心火

心火是一种中医证候名,指内伤,七情或外感六邪,致脏腑功能失调,水火不相即济。

症状:

脾气暴躁、低热、盗汗、心悸、心烦、失眠、健忘、口干、口臭、舌尖发红等症状。


怎么去心火?

1)去心火常用的中药有生地、木通、莲子心、黄连、竹叶心、牛黄、丹参、淡竹叶、栀子、知母等,或取夏枯草、菊花、桑叶来进行泡水,每日代茶饮。

2)饮食上多吃绿茶、苦丁茶、黄花、苦瓜、莲子等苦寒类食物,多吃白色的食物,如通过梨、荸荠、银耳、百合等滋阴。

3)运动,多见于通过运动的方式来调节情志,改善心火旺盛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3.肝火

肝火旺是人体气血调节失衡,火气大,脾气急躁的人是肝火旺盛。肝火大往往与生活压力大以及熬夜、劳累过度、过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肥甘厚腻的食物等有关。

症状:

头痛头晕、急躁易怒、口苦咽干、脸上痘痘,面色萎黄等。

怎么去肝火?

1)首先饮食上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寒凉的食物,比如西瓜,甜瓜,香蕉等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及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苹果、绿叶蔬菜、甜梨、牛奶鸡蛋、鱼等。适当的喝一些绿茶、菊花茶、苦丁茶等。

2)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以口服龙胆泻肝丸,黄连羊肝丸,舒肝和胃丸。

3)此外,也可以通过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用泻法针刺太冲等穴位进行治疗。

4)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适当的增强体育锻炼。



4.肺火

去肺火首先要分清是实火还是虚火。

肺实火主要表现为口渴、咳嗽、发热、咳黄痰、咽喉红肿、大便秘结等症状。

药物治疗,给予含有桑白皮、枇杷叶、瓜蒌皮、浙贝母、知母、黄芩、黄连、黄柏、生大黄、生石膏等药物的处方以清泄肺热。

肺虚火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咽痛咽干、潮热出汗、身体消瘦、睡眠不佳等症状。治疗上给予含有川贝母、地骨皮、麦冬、山药、黄精、百合、西洋参等中药以养阴润肺去火。

怎么去肺火?

1)可以吃一些寒凉的食物,例如萝卜,白菜,木耳,芹菜,香蕉,苦瓜等去火的食物。

2)适当的饮食清淡,营养均衡,避免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3)选择去空气清新的地方,反复进行呼气吸气,尽量排出肺内的气体。

4)中成药多见于牛黄上清丸、防风通圣散以及上清丸、蓝芩口服液、蒲地蓝口服液等等都可以去除肺火,需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5.肾火

肾火多是指的肾阴虚,阴虚火旺的表现。

症状:

常常表现在五心烦热、心烦失眠、颧红潮热、盗汗、口干舌燥、牙痛、咽痛等症状。

怎么去肾火?

1)治疗上主要是口服一些滋阴清热的药物,比如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左归丸、更年安、坤宝丸等。建议在面诊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2)平时可以多吃些冬瓜,蘑菇,苦瓜,豆芽,百合,银耳等,或用枸杞子泡水喝。

3)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吃生冷寒凉不易消化的食物,尽量不要熬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虚火   寒凉   牛黄   肝火   心火   苦瓜   症状   部位   中医   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