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大连老照片,日本捕鲸船出没长山列岛,海边盐田头一回见

大连,别称滨城,风光秀丽,被誉为北方浪漫之都。大连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早在6000年前,祖先就开发了大连,1899年始称大连市。

了解一座城市,就去看它的历史。下面分享一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连郊区的老照片。这些老照片(黑白照片上色),真实地反映了民国时期大连的风貌,有些连大连当地人都没见过。

王家屯

这片比较密集的住宅区,位于大连市的王家屯。居住在这里的大部分是外来移民,他们主要来自山东地区。照片拍摄于1930年。

他们不远千里,来到大连务工,主要在大连的一些港口码头上做搬运工。时间久了,他们站稳了脚跟,选择定居在王家屯,这里也就成为了一个聚居区。

大长山岛

长山列岛,犹如一串璀璨的明珠,坐落于渤海深处。照片中是长山列岛中的大长山岛,大长山岛位于长山群岛中部。

岛上风光旖旎,人文建筑很多,更有太多美丽的传说。著名景观有美人礁、骆驼礁、千古风帆石、长海第一门等。

碾高粱

秋收季节,大连郊外农村。在一户农家门前的场院里,平摊着沉甸甸的高粱穗。一头毛驴蒙着眼睛,正拉着石磙转圈。经过多遍碾压,高粱籽就能脱壳。

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在当时的大连,高粱是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高粱碾去皮层后的颗粒状成品粮叫高粱米。

大长山岛

这张照片拍摄于大连的大长山岛。近处,有几座院落,房子后面是成片的农田。远处那座山,就是四块石屯南边的南路坨子山丘。

在山顶上,矗立着一座纪念碑。那是当年日俄战争时期,日本人立的。当时的日本海军为进攻旅顺口与俄海军在此交战。

貔子窝

这个靠海的地方,当时叫貔子窝,也就是现在的皮口。这应该是海水退潮后的海滩,非常泥泞。

泥泞的海滩上,停着几艘帆船。两名男子推着一艘小船艰难行进,上面装载着一些货物。

天齐庙

这座建筑,就是当时位于大连西岗子地区的天齐庙,也叫天后宫,始建于1908年。建筑面阔三间、雕梁画栋,两名道士正站在门前台阶上。

这张照片拍摄于1925年。当时的天齐庙,也被大连百姓称为“东关大庙”。不过,由于历史原因,这座东关大庙现在已经不复存在。

海洋岛港口

这是位于大连长山列岛中的海洋岛港口,这里水平如镜,是十分优良的港口。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却成为了日本捕鲸船的母港。

海面上,两艘日本大型捕鲸船正准备出海作业。他们在大连海域对鲸鱼进行了疯狂的猎杀,并在制作成鲸油等海产品,运回日本。

石棚

在大连的一座山顶上,几块排列成弧形的石头,撑起一块平整的石板。这就当地独具特色的石棚文化。大连地区至少有17000年的人类活动历史。

专家研究认为,石棚为人类社会早期巨石文化的产物,是远古人类对自然崇拜的主要表达形式。辽南地区的石棚建筑分布很广,但是无法独立估计某一座石棚的具体时间范围。

丰收

在大连郊区的农村,农民们把打谷场上晾晒好的粮食堆成几堆,然后装进麻袋里。堆积如山的粮食、排列整齐的麻袋,说明粮食丰收了。照片拍摄于1937年。

土城遗址

这张照片,拍摄于大连城外一个叫子坦的小镇。在镇上的民房中间,地面上有一些隆起的土堆,上面长满了树木和杂草。

这其实是一个相当久远的土城遗址,它有个名字叫“归服堡”。始建于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倭寇的侵袭。

剥花生

1933年,在大连的一间厂房内,几十名年轻女子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她们面前堆放着很多麻袋,里面装的是带壳的花生。她们的工作就是手工剥花生。

东北地区土质肥沃,盛产花生。当时没有先进的剥花生机械,只能靠手工来进行。这也为人们提供了工作岗位,还能获得报酬。

酿酒作坊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7年,在当地一家酿酒作坊里,两头毛驴正在碾盘前转圈。画面左下角还有一个碾盘,上面有一个石磙。上面堆放着一些脱好壳的稻谷。

在当时,这种传统的手工酿酒作坊很常见。虽然酿酒的效率不高,但是口味纯正和质量上乘,那是没得说,堪比现在的机械化酿酒。

收割高粱

金秋时节,一名农民戴着斗笠,正在田地里收割高粱。红红的高粱穗预示着这又是一个丰收年。

古烽火台

在一处刚刚收获完的高粱地里,矗立着一座圆形的建筑,显得非常的突兀。其实,这是一座古代的烽火台。在烽火台上部,竟然长出了小树和一些灌木。

这座古烽火台,位于大连市普兰店的貔子窝地区的永安台。据考证,该烽火台修建于明代。一旦有敌军来袭,士兵就会登上烽火台点燃狼烟,几十里外都能看到,起到预警和报信的作用。

城子疃街

照片中这个位置,是当时的城子疃街,位于大连市普兰店。街道两旁是成排的店铺,都在开门营业。

过去这里叫城子疃街,就是现在的城子坦。街道后面有一条小河,河岸上有很多民房,河的另一侧是分布着一些农田。

盐田

这是位于大连郊区的貔子窝海盐田,为大连第一大盐田。画面中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沟渠,沟渠一侧,矗立着好几座风车。

当海水涨潮时,沟渠中注满了海水。这时候,利用风车来抽水,将海水导流到高地盐田。现在制盐,已经不再使用风车,改用现代化机械。

海鲜市场

1933年冬,大连的一个临近海边的海鲜市场。不远处就能看到大海。照片拍摄于貔子窝地区。每个摊位上,箩筐里都装满了新鲜的海鱼。一些商贩在摊位前询价采购。

鸟市

这张照片拍摄于大连的一个门店,门口上的旗子上写着福顺堂、美容字样。在店铺的门口,悬挂着一二十只鸟笼,里面的鸟雀叽叽喳喳,好不热闹。看来店家是个爱养鸟之人。

一座城市因为有了历史而显得厚重,上世纪30年代的大连郊区老照片,每一张都浸透着历史和岁月的痕迹。时间如梭,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大连是一座充满时尚、现代和繁华的城市。新旧对比,让人感慨万千。在你眼里的大连,是什么样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列岛   大连   普兰店   捕鲸船   大连市   城子   烽火台   盐田   高粱   日本   花生   海边   年代   地区   照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