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版权大案,这游戏你一定玩儿过

有一些游戏是老少皆宜的,上到99,下到刚会走,都会沉迷。

比如三消类:《开心消消乐》、《宾果消消乐》;

比如祖马类:《开心祖玛》、《祖玛泡泡龙》;

再比如连连看类:《果蔬连连看》、 《麻将连连看》;

但是,这些所有消除类游戏的鼻祖,其实都是Tetris——「俄罗斯方块」

它以简单的规则及数学性、动态性组合,成为了史上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

直到今天,俄罗斯方块跨越时代、逾越国界,男女老少无人不知。

甚至开始涉及智力提升和治愈PTSD的研究,还参与戒烟戒酒管理中心的的健康项目。

不仅如此,2010年8月8日,经典俄罗斯方块世界锦标赛在洛杉矶举行,已经连续开展了十几年。

自2015 年以来,哥本哈根每年也会举办经典俄罗斯方块欧洲锦标赛。

2019年2月14日,任天堂还推出了一款免费新作,其名为《Tetris 99》

最多可以99人联机PK大逃杀,再次火得一塌糊涂。

正常游戏速度是这样的

这个游戏从何而来?

又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

Apple TV+推出了一部惊悚片——《俄罗斯方块》(Tetris)

被归类为「惊悚片」,显然是基于上世纪80年代末苏联的社会状态和政治背景。

其中不乏一些夸张的成分,但这并不影响电影的观感。

电影围绕「俄罗斯方块」这款游戏,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版权大战。

故事流畅,画面兼具阴森和可爱。

还融入了游戏像素的元素,呈现了一种简单直接、亲切又野蛮的美。

IMDb评分7.4,烂番茄爆米花91%

分数虽然中规中矩,但我个人还是挺推荐的,里面很多有趣的细节可以挖掘。

01

真实故事虽然没有电影中那么夸张和放飞,也可以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1984年6月6日,苏联科学院电算中心。

人工智能研究员阿列克谢·帕基特诺夫,在经过了六天的“浑水摸鱼”后,写出了的小游戏的初始代码。

因为所有形状都由四个小方块组成,所以游戏取名Tetris

取自希腊语数字“四”的前缀“tetra-”+帕基特诺夫最喜欢的运动网球“tennis”。

17岁的时候,帕基特诺夫在苏联的科技展示会上迷上了电脑。

凭借自己的努力,他成功考入了莫斯科航空学院,并且拿到了应用数学系的硕士学位。

1980年代初期,他就开始编写一些谜语、拼图和棋盘游戏。

直到现在,帕基特诺夫都在研究各种小游戏的设计和规则。

“把乱七八糟的乱七八糟的碎片,以某种有序的方式拼凑起来,给人一种很好的感觉。”这是他本人对“Tetris”的评价。

俄罗斯方块当然不是凭空想象的,它基于一个五格骨牌游戏。

五格骨牌是1907年,由英国数学家发明的一种积木游戏。

游戏共有12块骨牌,每块以五个全等正方形连接而成。

玩家必须想办法,把这些骨牌拼成一个长方形。

在此创意的基础上,帕基特诺夫选择了四格骨牌,由7种图案组成,并开始尝试编写程序。

可是有个问题,当年用来测试的电脑没有图形绘制单元。

它只能显示文字,不能绘制图案,更不要提颜色了。

于是,帕基特诺夫用感叹号和大于小于号为框架,点点点作为每一行格子。

一对中括号作为一格组成图案的小正方形,做出了基本的UI

他的朋友将这一版本移植到了IBM电脑上,有了首个彩色版本,并很快风靡开来。

「俄罗斯方块」实在太神奇了。

为此,你可以做任何尝试,并在脑海中把这些尝试熟练记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师可以做出各种神操作。

挽救看似溃不成军的败局。

而更为魔性的,是它的消除设定。

一开始的版本是消除最底层,后面改成了可以消除任意行。

在配以极度舒适爽快的“减行音效”,可以令人瞬间沉迷,无法自拔。

当然,最早流行的版本十分“简陋”,却也足够形成“病毒式传播”的趋势。

同事们最先沦陷,小游戏很容易拷贝,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

据帕基特诺夫本人称:“两周之内,莫斯科的每台电脑都装上了俄罗斯方块。”

距离它走向世界,仅一步之遥。

02

1986年7,匈牙利的访问学者也通过拷贝的方式,拥有了这款小游戏的体验权。

随后他们移植到了Apple II和Commodore 64上。

紧接着,俄罗斯方块迅速占领了欧洲,势不可挡。

与此同时,引起了英国游戏公司Andromeda Software的老板罗伯特·斯坦恩的注意。

他马上意识到了,版权问题将是一笔大买卖。

于是直接联系了帕基特诺夫,收购了俄罗斯方块的版权。

罗伯特·斯坦恩很明显只想做倒爷赚个版权差价,并不擅长开发游戏。

他转手出售了版权,卖给了英国的Mirrorsoft 以及美国的姊妹公司Spectrum Holobyte。

这两个公司首次将游戏以商品的形式发布。

Spectrum HoloByte 在发售时使用红色包装,以展现苏联的神秘感。

游戏的标题则是俄语单词 Тетрис。

Mirrorsoft 的版本,则在标题界面展示了莫斯科的圣巴西尔教堂,标题是伪西里尔单词 Tetяis。

而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Mirrorsoft又把接机和掌机的版权,转手卖给了雅达利(Atari)

雅达利当初是一家美国街机游戏公司,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


雅达利2600版的《吃豆人》

在《头号玩家》影片中出现的最后通关游戏,就是致敬了雅达利公司的经典电子游戏《魔幻冒险》。

此外,乔布斯也曾在雅达利工作。

Tengen呢,是Atari Games在美国的一家子公司,负责发行电脑游戏与家用机游戏。

雅达利这样的大公司肯定会开发游戏啦。

但是他们开发完了以后,又卖给了两家公司:世嘉和BPS

此时,雅达利版本的《俄罗斯方块》已经非常火了。

但问题也由此而来,因为从始至终,这份版权合同都仅仅是电脑版权。

主机、街机、掌机,都不算电脑版。

以上的内容可能比较绕,俄罗斯方块的版权实在是过于复杂。

各大公司为它大打出手,一边做盗版偷卖,一边倒卖版权。

家用机版本,个人电脑版本,街机版本,各种版本的版权被各大公司扯来扯去。

这些公司有的被收购了,有的早已倾家荡产。

但是不要着急,一切最终都会终结在“世界的主宰”任天堂手里。

因为他们拥有超豪华的“律师天团”。

另外,截止到此时,作为游戏创作者帕基特诺夫并没有靠版权发财。

当时苏联仍是计划经济,没有个体户和私人公司这个概念。

从游戏的制作过程开始来说,设备并不是属于个人的私人电脑,而是政府的公用电脑。

苏联科学院是苏联的国家机构,其创造的财富属于国家,所以政府将版权收归于自己。

在讲到任天堂和ELORG之前,我们先来到今天电影的时间段——1988年。

03

1988年,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整个社会来到了最后一段稳定期。

对于百姓来说,可以明显感觉到一些社会问题和资源问题。

可日子还是得照常过。

即便已经到了冷战末期,在一些老照片中,苏联的发达和先进程度也是肉眼可见的。

但在《俄罗斯方块》的电影中,莫斯科一直有一层昏暗的滤镜。

乌烟瘴气、不见天日,我写文章的时候又仔细看了一遍。

从头到尾莫斯科的太阳就没明朗过。

感觉阴冷潮湿,压迫感很强,惊悚元素都从中而来。

不过这不是电影的全部基调,地球另一边的美国,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这里的一切都是明亮的,画面的饱和度也高了不是一星半点。

第一位出场的,就是BPS(防弹软件公司)的创始人亨克·罗杰斯。

由塔伦·埃哲顿(《王牌特工:特工学院》)饰演。

他是一个魅力十足、百折不挠的精明商人,埃哲顿靠一己之力撑起了几乎整部电影。

此时,罗杰斯正在环游全球,寻找能在日本市场发售的游戏。

在美国的一场销售展上,他无意间接触到了俄罗斯方块并试玩儿了一会儿。

作为一个生于荷兰、在美国受教育、在日本从事视频游戏业的专业人士,罗杰斯立刻嗅到了巨大商机。

他签下了在日本市场发售俄罗斯方块的合同。

但是亨克·罗杰斯深知,小小的BPS(防弹软件公司)是无法把这款游戏做大做强的。

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任天堂。

任天堂以为,罗杰斯要出售游戏在日本的销售版权。

但他的野心远不止如此,他想要自己发行这款游戏,并与任天堂的主机进行合作。

成为这款畅销游戏的指定发行商。

他孤注一掷向银行贷款,

抵押了房产和所有的一切。

他需要300万美金,200万制作游戏主机的卡带,100万来制作街机。

“Nintendo, is the license to print money. ”

到今天,这句话依然受用。

但是我们都知道,罗杰斯手上拿到的这份版权,并不是合法合规的。

回到最早的这份合同原件本身。

罗伯特·斯坦恩最终取得了在IBM-PC及其兼容机上的Tetris的版权,版权机种包括“其他任何电脑系统”。

这个“其他任何电脑系统”在原文中的描述是“any other computer system”。

这种说法在当时看来也很不严密,从而为后来的产权之争埋下了伏笔。

1988年10月,随着游戏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火爆。

Elorg是苏联全联盟电子设备联合会开始审查,他们与罗伯特·斯坦恩的第一份合同并看出了猫腻。

但斯坦恩呢,依然到处兜售各种版权合同。

罗杰斯也找到他,因为任天堂正在设计一款掌机,仅仅拿到FC的版权是不够的。

1987年以后,NEC和世嘉先后大举进军TV游戏领域,对任天堂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此时的任天堂CEO山内溥对产品过于单一化非常忧虑。

于是,一件划时代的“艺术品”——Game Boy应运而生。

斯坦恩谎称自己也可以售卖掌机的版权,但在这之前,他压根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

于是,他只好偷偷摸摸前往莫斯科,试图搞定新合同。

而敏锐的罗杰斯也发现了这中间的蹊跷,也动身前往莫斯科。

同时,斯坦恩售卖出的第一份版权获得者Mirrorsoft,也派了凯文·麦克斯韦动身莫斯科。

就这样,三路人马几乎在同时赶到了冰天雪地的红色都市。

影片中关于KGB的部分都是编造的,这些剧情加剧了故事的紧张和刺激性。

甚至有一场惊心动魄的好莱坞式追车戏。

谈判结果:

罗杰斯代表BPS签了掌机的版权;

斯坦恩获得了街机版的开发权;

凯文·麦克斯韦空手而归。

ELORG保留了家用机的版权,没卖给任何人。

但亨克·罗杰斯没有放弃,过了一个月的时间,他又回到莫斯科。

并且代表任天堂,出巨资收购家用机版Tetris的版权。

版权费随后没有向外界透露,据说定金就有300 500万美元。

这个数字可能是其他公司永远也拿不出来的。

1989年3月22日当天晚上,任天堂和BPS的头目们,在莫斯科酒店里举行了庆祝party

所以,并没有电影中看到的那么多阴谋和危险。

我们可能已经忘了游戏创始人了。

1991年苏联解体,从游戏中获利的苏联政府四分五裂。

同一年,在罗杰斯的帮助下,“俄罗斯方块之父”帕基特诺夫带着全家移民到美国,在那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所以,电影虽然刻意拍成爽片,但现实也可以说是有个比较“爽”的结局。

1995年,俄罗斯政府将「俄罗斯方块」的版权还给了帕基特诺夫。

在游戏发布11年之后,他终于获得了第一笔版税收入。

(虽然在这之前苏联政府也发了他一台286电脑和一套房子)

后来,他还帮微软开发过软件和小游戏。

前些年买了一辆特斯拉Model S,并申请了Tetris的车牌号码。

如果电影看着不过瘾,还有一部关于《俄罗斯方块》的纪录片。

《游戏史学家 俄罗斯方块的故事》(The Story of Tetris | Gaming Historian)

大家也可以自己去搜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斯坦   罗伯特   莫斯科   苏联   版权   骨牌   游戏   大案   版本   电脑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