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老照片:1938年,盛极一时的白塔寺庙会

搭建起彩牌楼


妙应寺俗称白塔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现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该寺始建于元朝,初名大圣寿万安寺,寺内建于元朝的白塔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早、体积最大的藏式佛塔。1961年,“妙应寺白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开光法会老照片是1938年日本人拍摄,日期是1938年的5月(农历?),参加法会有人信士众多,不仅有汉人也有蒙族人;不仅有拜塔的也有磕长头绕塔的。


大喇嘛作法

虔诚的信徒。据说信徒脖子上挂的是皈依像章,顿时觉得民国国民审美真棒。


蒙古族信众


清末至中华民国时期,妙应寺是很正规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僧众来自满蒙地区,坚持早晚功课。1906年,喇嘛印务处奏请将1900年被焚毁的弘仁寺 (北京西安门)的喇嘛拨移妙应寺居住。1936年北平寺庙调查登记中,妙应寺常住僧人16人,庙务由同福寺 (北京)札萨克喇嘛兼管,慈佑寺副达喇嘛也常住妙应寺,帮助办理一切事务。此前妙应寺僧众多学习满文佛经,从1936年以后一律改为藏文佛经。1946年再次调查登记时,寺庙住僧未减,得木奇为章褚钵,有札萨克1人(拉喜丹巴,为同福寺札萨克喇嘛,兼管妙应寺),格斯贵2人(巴丹、双喜,均为慈佑寺格斯贵)。1946年,北平市政府部门将同福寺、慈佑寺裁废,僧众并入妙应寺。


大喇嘛


殿内诵经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记载,民国二年(1913年)白塔寺管事喇嘛向蒙藏事务局要求“将该庙招商收租,以资修葺”,获得蒙藏事务局批准,每月逢五、六日招商收租。由此形成了白塔寺庙会。白塔寺庙会每月逢农历五、六日(即初五、初六、十五、十六、二十五、二十六日)开办,每月6天庙会,1922年起改成阳历逢5、6日开办。白塔寺庙会举办时,寺内及寺院周边的胡同里都是摊贩、艺人表演等等,有吃有玩,热闹异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庙庙会停办,花市改为长期集市,白塔寺庙会改为逢3、4、5、6日开办,每月12天庙会。约在1958年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逐渐停办,此后再未恢复。


内供佛像


信众们


拜塔


绕塔


警察维持秩序


白塔寺老照片一组


在这张白塔年代最为久远的照片里,塔身上白色灰浆都已经脱落,露出密布的灰砖和七条铁箍。1860年,菲利斯・比托摄



Hedda Morrison (海达·莫里逊)拍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白塔


阜成门内大街(1962年)


卖日用品的摊儿

卖鸟食

山门前的摊贩

庙会的摊贩


清朝时拍的,看看那个老头儿还留着辫子


在庙会上看拉洋片儿


庙会里的大棚

表演拉弓

挑鸟笼

拉洋车的、卖铁壶的、老太太的缅裆裤还有小脚、男人辫子不见了


解放后白塔寺的庙会


1962年拍的妙应寺山门,寺前这些人在干嘛?好像在看下象棋


老百姓到庙里听经


白塔寺庙会上的镶牙补牙招牌,这还是一位牙科与眼科复合型的大夫。

七佛宝殿是白塔寺中最大的殿宇,供奉过去七佛。1928年摄


具六神通殿位于塔院之内,殿内供奉的三方佛等佛像与陈设至今保存完好。1936年摄


1933-1946年,赫达·莫里逊摄。大觉宝殿又名三世佛殿,檐下的“意珠心境”匾额由乾隆御笔题写。殿前的两通康熙御制妙应寺碑已经不存。

清末众多寺庙开始举办庙会,通过招商收租来补贴生计,白塔寺也不例外,每逢五、六日开市,每个月共开六天。后来它与护国寺、隆福寺、土地庙和花市庙会并称为民国时期的北京“五大庙会”。

白塔下的庙会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据《北平庙会调查·庙会的历史》(北平民国学院1937年5月印行)记载:“北平庙会之最早者,今所确知,当为辽之‘上巳’春游。”而在“五大庙会”中,只有白塔寺始建于辽代。由这段引文是否可以推断出,白塔寺庙会兴起于辽代呢?这还有待专家学者考证。

其实,准确地说,白塔寺庙会应该算是庙市。因为,它在开办时,庙内没有法事活动,游人也不上香礼佛,只是纯粹地购物与游玩、娱乐。在《北平庙会调查》中,白塔寺庙宇面积为1600方丈,庙内集会面积240方丈,庙外集会面积700方丈,合计为940方丈,在“五大庙会”中名列第三,集会商摊共计735个,仅次于隆福寺。

《世界日报》1926年曾描绘了民国期间白塔寺的情景:“久住北京的人们没有不知白塔寺的,白塔寺在平则门(即阜成门)大街,可是要找白塔的庙名,是万万找不着的,因为白塔寺原名妙应寺,后院有极大的白塔,以塔取名,俗称叫白塔寺。白塔寺的内部可分为三部分:一是杂耍场,其中如万福堂蹦戏、侯五德的乐亭大鼓最有叫座能力。二是货物推儿,卖的货色齐全,应有尽有,价钱比商店可以略为便宜,要是不掌眼就要上当。三是喇嘛茶馆,茶馆倒有四五处,每位水钱六枚,茶叶在外,可是限定不卖女客坐。因为全是喇嘛开的,所以叫着喇嘛茶。”

摔不坏的木碗是白塔寺庙会的特色产品。

庙会上看拉洋片

庙会上的饮料摊,酸梅汤一直是老北京的最爱。

汇集各种文娱表演的中院是庙会中最热闹的所在。唱大鼓的、拉洋片的、说相声的、耍大刀的,每家都用幔布临时围起来,各占一方。傅士亭的乐亭大鼓、“小蜜蜂”的滑稽大鼓都很有名气。那些唱小戏的,用布围一下,就在里面演起来,入口处收钱的边收边喊:“五分钱看两出戏,《三娘教子》《空城计》。”在这里,老百姓花几分钱,就能图个乐和。


艺高胆大的叠罗汉杂技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塔院以北的空地上,全是测字、相面和算卦的摊位,摊主通过奇怪的服装打扮来吸引客人。其中有一位“谈相牛乐天”卦金最高:粗谈一元,详解两元。有人认为“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宁愿多出钱也听他“神吹”一通,末了还不住地点头说:灵。

在其他一些跨院空场上,还有变戏法、拉硬弓、耍猴玩鸟、租小人儿书的,有些行当现在已经绝迹了,当年却是儿童的最爱。

从1958年开始,白塔寺庙会逐渐衰落。1997年,北京市政府提出了“打开山门,亮出白塔”的口号,拆除了商场,重修了山门与寺内建筑。如今,白塔屹立寺中,巍峨壮丽,只是不再举办庙会。

这些年随着“白塔寺再生计划”的探索与实施,白塔下的胡同,正通过设计师的创新与设计,进行着微妙的更新。白塔下的市井生活,也在越来越浓的古都风貌中,红火热闹着。

20世纪50年代,解放后的白塔寺庙会,仍然广受群众欢迎。


大观日知录没事摆摆龙门阵

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庙会   乐亭   白塔   北平   僧众   大鼓   方丈   山门   喇嘛   寺庙   罕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