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初心品初味


文/石晓惠 豳州文苑


古语“民以食为天”道出了食物对老百姓的重要性。诚如这句古话所言,吃饭不仅重要,也反映出人们生活水平高低。八十年代,农村人生活还不富裕,磨面时会把麦子尽量磨尽榨净。家家户户拿麦子磨面时,磨面机一开始磨的面很白,后期磨出的面会越来越红。如采用“一箩到底”方式收面,面粉里就会掺杂三分之一的“红面”。“红面”的馍和面看起来黑黑的,吃起来口感粗糙,带着一股浓浓的麦麸味。所以,那时家里偶尔能吃上一顿纯白馍纯白面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记得那年电视上的小品节目里说:能吃上白馍夹韭菜就是最大幸福!白馍夹韭菜,想想确实令人垂涎:雪白的馒头里,夹上用熟油辣椒调好的腌韭菜,红绿相间赏心悦目,酸辣爽口美味过瘾,着实是那时难得的美味!

上小学三四年级时,我要去离家二里的街道小学上学。上学时天天要路过街道里张引学家开的食堂。食堂里常常飘出诱人的香气,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我经过食堂时就想:食堂里一定有白馍夹韭菜,应该还有更好吃的肉夹馍吧!在食堂里工作的一家人真幸福,每天都吃好吃的!上学途中我还听一些高年级同学说,张引学因为开食堂被县里评为劳动致富户了,他去县里领了奖,还带着大红花在彬县街道坐着车巡游了一圈!据说他家的几个儿媳个个漂亮能干,端盘子洗碗起早贪黑,日子越过越红火!我听了,很想去街道他们家的食堂吃一次饭,可惜这个愿望从未实现。家乡街道里的那个食堂的美味永远留在我的想象与记忆里了。

岁月不居,时光飞逝,国家经济腾飞,人民生活基本实现了小康,大街小巷里各色食堂鳞次栉比,自由地出入食堂吃饭已是司空见惯的日常。曾经看到一张网传中国人的财务自由的9大阶段分析图,该图对财务自由提出了一个“九阶衡量法”,其原理是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出发,把财务自由的标准划分成了九个阶段,依次递增。其中饭店自由为第二阶段,由此可见,进饭店对大多数人来说已不再是梦想。但进什么样的饭店,吃什么样的菜品成为许多人的选择难题。我觉得,本着初心品初味才会得到食物的真味,也才会解决选择饭店的纠结困惑。那么,什么是真味呢?我想,那一定是在食物原有的味道里,贯穿了烹饪者健康环保的饮食观念,倾注了烹饪者微火慢炖的最大诚意,泼洒了烹饪者真情实意的人生美意吧!真正的美食里一定藏着暖心又暖胃的人间至味吧!

也许是上天感念我儿时进食堂的小小愿望未能实现的缘故,没想到几十年后,张孝民子承父业将自家的食堂开到了城里,名为初味轩。机缘巧合间我有幸去初味轩和朋友们小聚了一回。

走进初味轩,热情好客的服务员彬彬有礼,端茶倒水热情款待使人倍感温馨。店内大厅左侧临窗设置两排桌子,每桌可坐四至六人,整个餐厅布局合理精巧。靠南设有包间数个,里边装修清雅别致,墙上书画墨宝增添了书香味,细细品味书法作品里的彬县方言顿觉又添无穷趣味。淡雅的厚重瓷质餐具,色香味俱全的不同美食,与盛放的杯盘碗盏相得益彰,令人时时处处可以体会到老板夫妇的不俗品味。

进店落座不久,就有喜欢的菜品上桌。举箸品尝,果然美味。凉拌浆水芹菜,酸而不涩,香而不媚,有一种久违了的乡情乡味。这地道的酸味只有在瓦罐或者老瓮这样的器具里才能发酵出来。美味又养颜的猪肘花,盛放在造型别致的盘子里,令人不胜欢喜,不由频频举箸品尝。肘花软烂不腻,余味悠长,如同似曾相识的儿时过年家里煮出来的肉味。初味轩的特色主食有红肉煮馍和豆花面。红肉煮馍是流传于彬(豳)地上千年的“糊裹馍”的高端吃法,是一种濒临失传的美食,以自煮的五花肉或纯瘦肉做引,和彬州特色石子馍相结合,加天然秘制香料制作。给人味蕾带来传统记忆里的老味道。端上桌的红油煮馍红艳艳的,汤汁浓而不粘,有茴香的味道,有肉片的香浓 ,又有石子馍的爽滑劲道,吃完后令人倍感满足。酸菜豆花面更是初味轩首创,豆花滑嫩、酸菜脆爽、面条筋光,吃起来酸辣爽滑,解酒开胃。豆花面填补了朋友们的腹中空虚,宠溺了朋友们挑剔的味蕾。再看盘子里的半条特色烤鱼,虽心有不甘而肚量难容,只好抱着一丝遗憾带着享用美食美味后的满足幸福离开。

初味轩是夫妻店,孝民夫妇二人在一方世俗烟火油腻处,不断进步不辍学习,夫妻俩不仅能做出美食,还都能写出好文章。特别是老板娘叱干慧利,常有好文章登上报刊杂志,在彬州文学圈数一数二。我和老板娘慧利的交谈中,知道了经营食堂的艰辛远远超出外人的想象。食堂老板娘有别人看得见的算算账,数数钱的轻松光鲜,也有别人看不见的忙碌辛苦。早年老公颠勺炒菜,她就洗菜切面打下手;客人满桌满堂时,她要倒水端盘待客忙。食堂老板娘真可谓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慧利做到了这一点。慧利本就身体瘦弱,忙碌一天下来总是腰酸背痛。但她深知丈夫的不易,也知道他们俩人不仅仅是开饭馆以维持生计,更是守护着父辈的传承与希望。她听说公公解放初期就背井离乡去学艺,那时的他还是个孩子,但他冲破手艺不外传的世俗障碍,跟着甘肃的师傅苦练厨艺。不管学什么手艺都要做到“冬练三九,暑练三伏”,历尽千辛万苦公公终于学成归来,在永乐街道打石子馍,做开锅羊肉,后来才有了自己的餐饮店。如今她和老公把餐饮店做大做强,开到了彬州城,这于公公是传承发扬,与他们是开拓创新!初味轩既不追随潮流,也不标新立异,在传承中发展,在比较中创新,用不动声色的美味打动你,用食物真味唤醒你!

人间有味是清欢,做美食的最高境界应当是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只有以初心才能品出食物的初味。如果像《红楼梦》贾府茄鯗那样令人瞠目结舌做菜方法,对于刘姥姥一样普通的老百姓来说那就过于奢侈了!还是让我们以“寻找美味,回归真味”为契机,以初心品初味,去初味轩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念念不忘的真味吧!


作者简历:石晓惠,中学教师,传道授业之余,偶发古人之幽思,常叹今朝之日新,遂写小文以记之。

编辑:雨亭

推荐:公刘雅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初心   豆花   韭菜   老板娘   食堂   美味   街道   食物   美食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