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所言不虚?未来中国近40%的家庭,将不得不面临“4大麻烦”

在说到房地产一词时我们大多人首先会想到“炒房”、“暴富”等等词语。但这种词语,仅在几年前有效。

2020年,我国平均房价正式突破万元大关,与此同时,国家乃至群众也感受到房地产行业泡沫经济的显现。

库存积压、老龄化、少子化、房价高涨,在房产泡沫形成时期,我们几乎不会将这种未来可预知的现象放在眼里。

自2018年起王健林已经开始逐步抛售自己手中的房产,并进行预言,近几年房产市场将出现寒潮,并长期保持萎缩状况。

彼时我们大多数群众因着房地产市场距离我们现实生活较远的原因,并没有将其作为重要事情看待。

而目前,不得不开始重视这件其实与我们生活资产息息相关的问题。

接下来笔者想从王健林所讲的四大方面来为您进行分析当前房产市场的严峻形势。

一、地产价值缩水

钱,可以从土地中来!对于发展初期的中国,钱是限制国家发展的第一要务。

纵观世界大多工业化发达国家,不难发现,房地产行业的盛况多于四、五十年终止。

自198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开始发展,房屋开始被定义为商品,并进行买卖出售,已有40余年历史。

2001年温州炒房团于上海开启了全民炒房的热潮,自此,买房、卖房各种倒卖房屋的现象层出不穷。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走上狂飙之路。

从当时社会的发展来看,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极速且持续上升的初期,投资房地产是最划算且最简单的选择。

因着改革开放中“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口号的实施,中国先富的那一类人逐渐有了余钱。

买房并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

不迫切拥有住房的投资者以及迫切需要住房的百姓,一哄而上涌入楼市,长达二十年之久的繁荣期由此展开。

而目前出现的房产价值缩水现象以及房地产泡沫经济的浮现,是否是中国房产市场“福利”的尾声体现呢?

原本正常的房产交易并不会出现泡沫,我们有多少钱,就去买多大的房子。

而经过投资者们向房地产市场不断的输送血液,导致着流动资金的更替与上涨,一种虚假的市场需求由此产生。

在这种情况的持续发展下,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有了初期的显现。

当房价的需求在这种泡沫中不断上涨时,群众出现“再不买房就晚了”的心理不难理解。

泡沫仅因此就出现不可控局势,是令我们信服的真正原因吗?

彼时,百姓手里的钱是有限的,若房价太高,因着百姓购买力的下降,房价在一段时间后自然会回到其合理范围内。

就日本20世纪出现的轰动一时的经济危机可以思考,过于超前的预知消费于个人、国家而言都是不合理的。

超前消费,是造成这种泡沫的真实原因。而银行,是为群众提供超前消费来源的又一真凶。

处于炒房热时期的群众,向银行借款,运用杠杆原理,以极少的钱去撬动大量的资金。

泡沫由此被杠杆撬动的越来越大。

但我们不能片面的说银行对我们产生的影响都是负面的,当我们急需用钱时,合理地向银行提出需求,的确可解决我们一时的危机。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银行的钱不是无限的。

当银行的储蓄资金不足时,国家就会开始印钱,而这种非正常使通货膨胀的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国家货币贬值。

彼时大部分的贬值货币流入了异常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只会使房价再一次出现令人惊叹的飙升。

于此,便形成了当前已可映入眼帘的经济泡沫。

二、变现难度升级

房子已经不值钱了,值钱的是土地!

卖房在当今局势下,可以说是比买房更难。

房价的价值上涨是被动的,由炒房热现象被拔高的房价终会下降。

虽然我国人口有十几亿之多,但其中百分之四十是由七十年代以前的人民构成。

当日后八零九零后的群众成为国家主力军时,在炒房热时期大多数七零年代以前人民所购入的房产也相应的流入到八零九零后手中。

届时,有房子的人每个人手里几套房,没房子的人手里没有一点买房的钱,局势会比当前出现经济危机的情况更为糟糕。

且我国目前对于住房的需求已然不如之前那么旺盛,人口由乡村流入城市的速度在减小。

因疫情所推动的经济状况的急剧恶化,作为我们日常生活最需要的实体经济大多像倒闭、破产的方向发展。

而这种“利滚利”式的发展只会导致国家经济市场的接连崩溃。我国百姓于2020年也开始处于经济整体下滑状态,楼市出现低迷也可说是合理的情况。

房产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其流通性很差,相较于其他可投资资产它的变现速度十分之慢。买房,已经不是抗通胀的手段了!

自疫情后,我国人民开始更加理性的看待各类投资产品,包括房产。

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房产价值可靠着需求上涨变动。而三四线城市,只能靠政府的政策改善来吸引原属于这家乡的百姓。

对于当前趋于下降的楼市,有钱的百姓多是持续观望,没钱的百姓也不再过度的超前消费。

而当前仍有着近6亿平方米的新房屋住宅处于空置状态,二手房的状况更是不容乐观。未来的房屋交易将会有80%-90%为旧房交易。日后,卖房,只会更难!

国家即使想要通过提高生育率从而缓解住房过剩的事实。但因着我国教育水平及竞争压力的逐步上升,短时间来看显然是不现实的。

其次,因着疫情所加速造成经济危机的过早出现,地产开发商们为了缓解自己的压力,大多将房子降价促销。这就又反向导致了百姓手中闲置房屋更加难以卖出。

更何况在大家的普遍认知中,买二手房相当于接盘,买新房才是改善生活。二手房相较于新房最劣势处,就在于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产权问题。而这也是百姓们最不愿意去掺和的杂事。

三、持房成本高昂

持房成本变高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房贷利率开始上调,即使是首套购房,也难逃一劫。而楼市价格的整体下降,也使得持房成本升高。

目前的住房基础费用,例如水电物业费等也在随着当前国家当前经济局势的上涨而升高。

近几年来家具材料以及人工成本的上涨,导致了装修公司的价格直接升高,进而使整个房屋的装修成本都成上升趋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二手房的流通会相较新房比例增多,也不意味着二手房会成为未来购房的首选。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7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从大多发达国家的地产发展规律来看,房产税作为其主要税种之一是未来人民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我国日后的土地房产相关收益还是要靠着未正式实行的房产税。而未来房产税的出现大概率会使房价出现上涨,而非下降。

当我们作为消费者看待房价时,最重要的是要将房屋站在生产者的角度作为一个商品,保证作为一个生产者的基本利益。当我们的商品需要缴纳更多的税款时,相应的卖出价也会上涨。

对于目前仅有上海和重庆出现房产税征收试点的中国来说更需要注意的是拥有多套房产的群众。即王健林所说的我国未来将要面临麻烦的40%的人群。

未来政府需要用房产税来削弱一定的贫富差距,多数人买房依靠的都是银行贷款,当房子的价值不增反降时,百姓手中的房产更易面临期房断贷的风险。

越来越多的群众相较经济危机前的大胆投资心态,现在多保持着求稳思路,房产的购置,当然以缓慢观察为好。

而房产交易率的下降,只会使房产税到来的速度加快。目前我国房产税征收的地点所收税率相较当地的财政收入总值来说还是过低。

对于当前财政紧缩的大环境,未来的房产税一定会出现,且税率一定会较试点税率高。

观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地产的高楼层入住率不难看出,未来一二线城市的房屋入住率会呈现稳定甚至下降趋势。三四线城市更甚。这也间接导致未来相较于房产税到来可能产生的房屋空置税的征收问题。

四、租房收益骤减

相较于0.3%-0.6%的房产税,5%-20%房东税使人更加过于惧怕。拥有多套房产的群众除去将其作为投资产业来进行倒卖的人群外,多是靠收租来获取生活利益的房东。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大部分房东所获取的房租收益是不会向国家缴纳相关税款的。

自2021年我国开始以云南省作为首要试点省份征收房东税。此后一段时间,河北,湖南等地也逐步进入房东税的试点征收行列。

此外,租金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是房东的条件,而是租住房屋标准下的租客经济水平。当前的经济只会使租客的整体经济收益下降。

对于房东来讲,需要面临的不只是更快到来的房东税征收问题,而是房租不得不随经济形势下跌的情况。

而整体经济形式的下跌,也导致了位于一二线大城市打拼的租房青年们的被迫回巢,这就使房东的房源入住率更低。

在房屋出租率下降的形式压迫下,房东在房屋短期交易市场已逐渐变为“弱势群体”。

租房市场同买房市场一样是供大于求,这就导致着房东面临的自身的房屋竞争力增大。许多房东目前不得不大幅降低租金以留住现有租客来使自己的地产亏损量下降。

自笔者以上略谈,想必大家应该对当前房产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目前的房屋已无法作为一个投资属性商品来进行买卖,即其流通性已大幅消失,而消费品属性的显现越来越强。

当前局势更多的是给予真正需要房产的民众一个购房空间。如若您名下有多套房产,笔者认为可尽快将其进行优化置换。即在目前市场流通性仍未抵达最低值时将其换购为更保值的房产或是其他资产。

当然,若您有购房需求。对于老破小或是房龄超20年的住宅定要谨慎再谨慎。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未来   房地产市场   房东   中国   泡沫   房价   麻烦   群众   百姓   房屋   家庭   国家   房产   王健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