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百村百企四季行 - 国茶问茶

本报全媒体记者 欧阳仕君

不尽湘西美,一品黄金茶。

春天之于湘西,最美莫过于上茶山,品佳茗。

保靖黄金茶的茶客们有两个打卡的好去处,一是吕洞山镇黄金村,那里是保靖黄金茶的源头;二是葫芦镇国茶村,同样是这一古老茶叶品种的原产地。山下黄金村,山上国茶村,近在咫尺。

以前,只知道国茶村是保靖黄金茶茶王争霸赛的举办地,是保靖黄金茶的核心产区。3月21日,保靖首届旅游发展大会举办之际,在采茶制茶的最好时节,我踏上茶旅公路,来到国茶村。

车过黄金村,就见到一片云雾遮住了前方一片山头。沿山而上,近山顶,便进入云雾之中,可视距离不超过10米,两侧的茶园若隐若现。这便到了国茶村。及山顶,一座雄伟的寨门竖在公路上,上书二字:国茶。两侧贴着一副对联:无射仙山,国茶无双。

当地有传闻,茶圣陆羽曾在此传《茶经》,《茶经》记载“多茶树”的无射山就是这里。对联反映的就是这个传闻。此时此景,不由得人不信。

过寨门不久,到一处宽阔的山顶坪场。这里原本是晒谷坪,此时成了茶叶交易市场。茶商的车占据了大块地方,空余的地方则放着好几个台秤,村民将新采的鲜茶叶拿到这里,很快就会被客商抢购。

国茶的茶品牌响、销得快,何况正是“明前茶,贵如金”的抢鲜季。

站在坪场一侧的观景台上,国茶村村支书石忠正用手指向一侧,那是村里的一个寨子,叫茶坪。茶坪这一名称,便显示这里有种茶的传统。在驻村工作队队员的指引下,我在茶坪找到了好几棵古茶树,其中一棵树干高度在2米以上,而冒出的新芽依然肥壮。

观景台的另一侧,是国茶村的堂朗苗寨。

堂朗苗寨有一座七星广场,是举办茶王争霸赛的所在,各地黄金茶制茶高手曾在此比拼制茶技艺。比七星广场更让村民津津乐道的,却是另外“七星”——分别命名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的7口古井。至今,七星古井仍水质清冽,终年涌泉,大旱期间也水量充沛。用古井水沏泡七星古茶园出产的保靖黄金茶古茶,韵味醇厚、甘爽清香。

村部就设在堂朗苗寨。一边喝着刚出锅的新茶,一边扯白话。

葫芦镇党委书记龙婵说,国茶村是喝茶人朝圣的地方。

石忠正笑着补充道:“是保靖黄金茶的‘布达拉宫’!”

他们两位说,敢于这么定位,国茶村自然有底气,除了源远流长的茶文化,这里现在有茶叶基地1.5万余亩,人均达6亩。种茶的人多,制茶的人多,会品茶的人也多。据统计,全村现有家庭茶坊和茶厂80余家,许多村民都注册了自己的商标。

这里也因茶成景,一片片在云雾中的茶山,是多么仙气啊。

清明临近,走在村里,看着美景,闻着茶香,何其享受。

该村玉珑黄金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石爱龙说,对于爱茶的人来说,不同型号的保靖黄金茶有不同的香味。在加工厂楼上,他布置了一个简单的品茶室,客户到时,他首先就请人家品茶。这个朴实的苗家汉子相信,品着茶,闻着香,没有哪个客户会对保靖黄金茶的品质不满意。前年,他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橡桥坳。他期待自己带着这一品牌从山里走向山外,走向全国。

作为村支书,石忠正自然也是茶产业的行家里手,也有自己的茶叶加工厂。但他现在更在意的不是经营自己一家的品牌,而是希望带领“国茶”这一更大的品牌起飞。这个早年做餐饮发家的能人,有着前瞻的眼光。茶叶产业扩展之时,村里就限制了砍树种茶,从而保留了十分难得的生态。茶叶产业发展起来之后,他又谋划茶旅融合。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支持鼓励下,村里已有一家农家乐和两家家庭民宿。此外,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村里还建有一家茶园民宿,不久将正式开放营业。他们还在尝试与周边的一些景区景点接洽,希望实现快速引流。

在国茶村,保靖黄金茶这片神奇的叶子让人品出传承与匠心,更品出光荣与梦想。“国茶”,国之名茶,更令人引发无限遐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湘西   保靖   工作队   苗寨   茶园   云雾   村里   茶叶   记者   黄金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