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3月29日,朔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长吴秀玲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介绍了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争取更好结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各项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

今年重点抓好八项工作

(一)以煤新一体化及煤化一体化为牵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煤炭和煤电、煤电和新能源、煤炭和煤化工、煤炭产业和数字技术、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提升煤电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新能源。

推动新兴产业链条集群发展。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做大做强“链主”“链核”企业。做优低碳硅芯产业链。做强高端陶瓷产业链。

推动数字产业智能融合发展。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四化”协同为方向,实施一批数字产业项目,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数字融合应用。

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发展。围绕文旅消费扩量升级,全面提升景区品质和服务质量,努力把文旅、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完善重点景区道路、停车场、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新改扩建一批旅游公厕,支持推动4A级景区逐步创建5A级景区。加大应县木塔保护力度,对接学术团队,召开交流研讨会议,推动木塔保护措施尽快实质性实施。

(二)以稳煤炭扩投资促消费为抓手,全力稳定经济增长。

促进煤炭稳产增产。落实“三稳三不准”要求,坚持“两匹配一服从”原则,严格执行“煤八条”,持续降低煤炭产业成本,加快煤炭产能核增和优质产能释放,力争全年煤炭产量达到2亿吨。

(三)以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为重点,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建设市场体系。落实我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1+N”政策,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强化政策支持。聚焦“十大平台”建设,加大面向市场主体的政策供给,打好政策“组合拳”,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

壮大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确保民营经济公平享受各项政策、平等获得资源要素。

(四)以增强发展活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持续开展“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提升“区内事、区内办”水平,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效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建立完善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监督管理体制,完善董事会、经理层等议事规则,健全财务、审计、薪酬、招投标、物资采购等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引育高素质人才。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开展“塞上英才”“优良技艺传承”等活动,打造“朔州工匠”品牌。持续扩大对外开放。

(五)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着力建设交通强市。全力推进朔州机场通航,集大原高铁早日全线开通,朔山联络线、阳方口至朔州至平鲁一级公路通车。加快提升城市品质。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上报审批,加快推进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强化粮食安全。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守耕地红线,建设改造高标准农田17.4万亩。做强现代农业。坚持“特”“优”战略,深入推进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核心区和“北肉”交易平台建设。

(六)以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为引领,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低碳发展。有序实施碳达峰朔州行动,编制完成《朔州市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深化污染防治。打好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建设用地、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抓好生活垃圾分类,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加强生态修复。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推进“三山两带一区”建设,完成营造林20万亩以上。

(七)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促进就业增收。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年内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以上。

强化社会保障。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覆盖面。

发展优质教育。支持山西工学院优势学科建设,加强三所职专特色化、专业化建设,整体提升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打造健康朔州。继续推进公立医院和分级诊疗等改革,完善市级层面医疗架构,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促进文化惠民。实施好“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志愿服务品牌。做好送戏下乡,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在办好省定12件民生实事的基础上,再办好5件民生实事。一是向全社会开展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向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二是将45种门诊慢性病全部下放到医院办理,实现随时申请、随时鉴定、随时享受待遇。三是实施尘肺病人低保补助。四是启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托养服务中心。五是提高在岗村医岗位补助标准。

(八)以安全稳定为基础,全力防范化解风险。

抓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全面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和督导检查行动,突出抓好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城镇燃气、建筑施工、地质灾害等重点行业领域排查治理,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积极化解市本级政府债务风险,本着事权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进城乡网格治理全覆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全面加强国防安全教育,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持续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

山西晚报记者 王晋飞

(责编:褚嘉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朔州   木塔   朔州市   惠民   产业   景区   煤炭   体系   水平   政策   数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