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在“线”:直击上海数据线、生产线、物流线作业现场

惊蛰过后,万物萌动。记者近日走访上海的数据线、生产线、物流线,看到一派活力景象。数字“小工单”赋能中小企业提质升级,可以代替工人从事枯燥、危险工作的机器人,集装箱运车开启汽车“出海”新航迹……无论火热的生产前沿还是精准的数据后台,这活力正来自不懈的创新实践。

数据赋能在“线”:工厂“净化”又“进化”

“很多工厂就像是一片黑色的湖水,表面平静,却看不透水面下发生了什么。我们的数字化工具就像是一个‘净化器’,又像是一个‘探测器’,深入工厂的湖底,让湖水变澄澈的同时,也让里面的问题暴露出来。”上海黑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黑湖供应链负责人李金哲说。

制造业工厂使用数字化产品提升生产效率。新华社记者王默玲 摄

拥抱数字化,这是上海近年来城市发展最分明的脉络之一。一大批活跃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数字科技企业涌现出来,黑湖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明明工人不少,但订单总是不能准时交付;基层员工每天困于各种平台软件,繁复而低效地汇总供应商信息……“我们所做的就是提供数字化工具,让工厂得到‘净化’,看得清关键问题出在哪儿,并用数字化的解决方案让工厂‘进化’,透明且高效地运转起来。”李金哲说。

李金哲说:“数字化的意义于我们开发者而言,是数据和代码帮助企业提高效率、解决问题;于服务企业来说,数字化让他们拥有更多机遇,看见更广阔的空间与未来。”

智能生产上“线”:宝武集团“宝罗”机器人来了

走进宝武集团宝信软件的专业车间,近百个“宝罗”机器人正在被集成、调试,高炉前作业机器人、拆捆机器人、贴标机器人、巡检机器人……造型各异、功能多元的机器人将被发往生产一线,成为智能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宝信软件车间里众多“宝罗”机器人正在被集成、调试。新华社记者王辰阳 摄

宝信软件机器人事业部副总经理俞鸣表示,“宝罗”机器人的应用不仅可以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而且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是推进智慧制造的“神兵利器”。“一线员工也非常欢迎机器人上岗,机器人把工人从重复繁重且具有一定安全风险的岗位上解放出来,转去做更有创造性的工作。”

在现场,记者还看到一台上海本地生产的“宝罗”机器人正在做疲劳性测试。它的应用突破了一些关键的“卡脖子”技术,解决供应周期过长的困难,在完成测试并保证稳定性后,就可以到工厂上岗。

今年初,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上海未来三年将围绕汽车、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推进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转型,计划带动工业机器人应用量新增2万台。按照宝武集团的规划,到2026年将有万名“宝罗”机器人上岗工作。

俞鸣说:“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功能比较单一,一种机器人只能完成一种任务。未来,工业机器人会集合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让机器人更加智能,可以完成多种任务。大量机器人也会接入云平台,进行云端统一管理。”

多元化运输出“线”:把“车子”装进“箱子”

在上海集运物流堆场,1000台中国品牌汽车被装进集装箱,搭乘超大型集装箱船“中远海运双鱼座”轮,从上海出运至英国费利克斯托港、比利时泽布吕赫港和德国威廉港。

中远海运创新运输模式,把汽车装进集装箱“漂洋过海”。新华社记者丁汀 摄

把“车子”装进“箱子”,是中远海运为满足国产汽车出口需求而开发的运输新模式。中远海运集运全球销售部战略客户开发及维护部经理汤伟介绍,集装箱运输批量灵活、班期密度高、覆盖范围广,既能降低整车运输的综合物流成本,又能提高端到端全程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汽车出口需求,除“集装箱运车”,中远海运还开发了多用途船“框架式运车”。2023年,中远海运预计将通过“框架式运车”完成10万台商品车发运任务。

今年1月,中远海运旗下的远海汽车船公司承运轿车、SUV、大巴、卡车以及各类工程机械达13832辆,服务近20个中国汽车品牌,出口主要目的地有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记者王辰阳、王默玲、贾远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上海   装进   作业   数据线   海运   集装箱   机器人   生产线   活力   工厂   机器   现场   物流   智能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