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也是教育的艺术

来源:【渭南日报】

临渭区杜桥中学教师 黄巧云

教育的目的不是改变,不是重塑,而是唤醒。为了唤醒孩子,妥协不失为一种教育艺术。

妥协不是放弃,是温和地坚守。美国简·尼尔森《正面管教》一书曾火爆一时,其中有一个最主要的观点就是“温和而坚定”。非暴力,是教育者的教育方式上的妥协;非专制,是教育者的教育思想上的妥协;不对抗,是教育者在教育的氛围上的妥协。这种温和的教育姿态,离不开妥协。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孩子接收历练的机会却越来越少了,大多数孩子都比较敏感和脆弱。当孩子出现问题之后,教育者应该做到不变脸,不急躁,不粗暴,不强势,不逼迫。当教育者始终以温和的目光注视着眼前的教育状况,内心笃定,始终如一,被教育者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力量,还有爱。所以,妥协绝不是字面意思上的不管不顾,而是与时俱进,是温和地坚守。

妥协不是退让,是以退为进的权宜之计。

为确保理想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需要明确的目标,也需要共同的坚持。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分歧该怎么办?出现了突发状况该怎么办?出现了一方不予配合或配合状态不佳的问题又该怎么办?这时候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妥协。

因为教育者需要了解情况,需要分析现状,需要反思,需要沟通;被教育者同样需要冷静,需要有审视自我和喘息的机会。如此种种,都需要暂停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这种暂停,需要教育者的妥协才能成全。貌似退让,其实是暂时的、理智的、以退为进的权宜之计。

理论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平等的。然而很多时候,这种平等还只停留在口头上。有学者曾说:中国的教育如果能给孩子合理的尊重,那将会省去教育中的许多麻烦。我认为,妥协既非专制,亦非放纵,而是对是孩子的尊重。

时至今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受原生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受传统的面子工程的影响,很多时候的尊重都带着虚伪的面纱。教育者轻则一味地唠叨说教,重则辱骂责罚,都是当今教育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前者是教育者情感的宣泄;是教育者愤怒和无能的表达,何谈教育效果?何谈心灵的“唤醒”?何谈“爱”的教育?那个因玩扑克被母亲当众打耳光而跳楼的14岁男孩,用生命维护自己可怜的尊严;而这位母亲也因此后悔终生。因此,当教育者能够放下自己的权威,才有可能拉近与被教育者的距离,才有可能体察到受教育者的心声,才有可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育者适度的妥协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的健康成长问题层出不穷,教育工作越来越棘手。这迫使教育者转变思想,转变教育的姿态。这个转变中,妥协就成了一种教育的艺术。

本文来自【渭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尼尔森   渭南   权宜之计   以退为进   温和   姿态   平等   观点   效果   孩子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