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有何关系?

文|春尽安

编辑|文知远


一、基础设施投资理论

基础设施投资就是用于具有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的一项财政支出,以往它针对的对象主要有交通、道路、水务、环境整治、医疗、教育和安全等方面。

现阶段还包括正在大力推广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等。

此类项目所需资金多、投资回报率低、建设周期长,且与人民生活密切联系,是国家和政府主导的重大项目。

随着国家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基础设施投资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学术界得出的一些相关的观点逐渐形成了阶段性的理论重点。

(1)财富论

第一,在国家或者政府层面上,基础设施投资和财政收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虽然基础设施投资有公益性的特点,但是居民在使用时也要对其中的一些基础设施进行付费,比如城市水资源收费、教育附加费等,所以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取得一些收益来增加财政收入。

另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具有公共属性,所以基础设施投资及其在运营过程中的维护费的主要来源都是政府的财政支出。

由此可见,二者也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

但是长久来看,由于基础设施的需求较大且在不断升级,单凭政府的财政支出会显得力不从心。

所以政府也在对相关的投融资方法不断改革和创新,目的是引入一些社会资本来参与基础设施的投资工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第二,在社会或者个人层面来看,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凯恩斯曾提出,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是增加工人收入并缓解紧张的就业局势的有效方法。

收入平等是社会整体福利水平较高的重要表现。

为了缓解收入不平等,并且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他提出了向穷人转移收入的诸多方法,比如加大基础设施投资。

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正在致力于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同时也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二者联系起来可能会对我国低收入群体和城乡收入差距有一定的影响。

(2)效益论

自我国走上粗放式的工业道路之后,农业附加值从最初的39%下降到如今的9%,相反,制造业和基础设施产业创造的附加值不断增加。

基础设施投资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大且呈上升趋势,该项投资会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对GDP的增加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九九四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公布的数据也对此观点进行了佐证,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在经济增长方面创造重大效益的作用毋庸置疑,同时它还能为减轻贫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因此,包括我国在内的诸多发展中国家,每年都会将一定比例的国民产出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并据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企业或个人的投资决策会受到当地基础设施状况的影响,从而改变整个市场环境的格局。

判断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是否完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布局,布局完备会使要素流动更加通畅,此时发达的国家和城市只会越来越发达,当然这也逐渐扩大了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差距。

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地区,受益于生产成本低和工期短等优点,投资者的投资效益也较高。

因此,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不仅仅关注当地的政策,还会考虑当地的通信环境是否完善,金融体系是否健全等。

同时,这种背景下的市场竞争也较为充分,信息相对较为对称,促使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此处。

(3)公平论

二十世纪六十-九十年代,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为了利用经济开放和全球化发展的优势。

大规模地建设了交通基础设施,其中涉及建设主体私有化的改革,此过程显现出的问题使基础设施投资与收入不平等关系被国家重视,并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且会减小不平等,是一种双赢的政策,因此也被国家用于调节区域不平等。这是学者Lopez首次将基础设施纳入经济增长和不平等的框架中得到的研究结果。

基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公平性视角,主要讨论以下两点:

第一,基础设施投资影响收入差距。

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与否会影响企业的选址以及要素流动等投资决策行为,因此具有地区倾斜性的基础设施投资是减少区域不平等的重要政策工具。

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及运营阶段往往会吸收大量的就业人员,比如相关数据显示交通运输部门一般会吸收5%-8%的就业人员,在人员就业的基础上,居民的收入也得到了相应的增加。

该环节中增加的就业者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农村,这也为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创造了条件。

第二,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决策方面愈加会平衡效率与公平。

相较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迫于相关指标的压力,往往在基础设施投资决策时会更偏向于效率,即短期的经济增长效益明显且良好。

这不利于整个地区的长久和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城乡间的不平等,后期可能需要更多的资金和基础设施投入才能弥补这种差距并扭转这种局面。

二、城乡收入差距理论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受到内生的要素禀赋和外生的制度政策两方面的影响,以往大多数学者们也是从这两个角度研究并提出了城乡收入差距理论的主要内容。

(1)内生城乡收入差距理论

在微观层面上,城乡收入差距由居民的生产要素决定。其中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初次分配的要素,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

第二,城、乡居民的边际生产力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城、乡居民的收入。这就是内生城乡收入差距理论。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城乡居民将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能力存在差距,这也是形成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以家庭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地区,主要通过人工生产、简单的机械生产和较为先进的技术生产三种方式进行生产作业,从事相关生产的居民文化程度较低,并且不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所以,大多数地区和时间仍然处于低水平的生产发展阶段,导致这些商品的私人劳动无法完全转换为社会劳动,不利于获得同等付出下的收入。

在城市化背景下考虑内生城乡收入差距理论,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广泛关注和重农意识的不断觉醒。

向农业生产领域投入的资金也不断加大,一些家庭的生产方式得到改变,由传统的生产工具向机械化、现代化的工具发展,从而降低了商品的价值。

那么仍然使用传统生产工具的家庭很难完全实现个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

再者,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且其资金和资源有限,所以只能将不具竞争力的产品廉价卖出,最终获得较低的收入。

与此相反的是,随着第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生产的商品社会化程度较高,且其创造性更强,推广渠道更多,所以城市居民更容易实现商品的社会化价值。

此外,在城市,如果个别企业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应用于生产,迫于市场化的竞争压力,信息渠道多样化的其他同类企业也会进行复制、创新研发和改进技术设备,最终最大程度地实现劳动生产率。

该过程在城镇地区会不断地循环,且周期较短。城乡收入差距也由此不断加大。

总的来说,相较于农村居民,城市居民更易于将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造成了这种局面:人力资本、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和劳动力能否自由流动。

(2)外生城乡收入差距理论

除了生产要素本身的内容外,外界不断变化的制度和政策也会对生产要素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这就是外生城乡收入差距理论。

内生城乡收入差距理论已经指出,边际生产力的差异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外部市场环境和制度变化是影响要素数量和边际生产力差异的重要原因。

将外生城乡收入差距理论置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背景之下,虽然随着重农意识的不断觉醒,有更多的政策释放出对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利好信号,但是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将其消化,然后通过具体成果显现出来。

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一些不利方面:

一方面,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影响较大,而其抵御不可抗因素的能力非常弱,生产农产品的不确定性较大,在很多频发的灾难面前无法将其私人劳动转换为社会劳动,且沉没成本较大。

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受其地理、基础设施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完全实现信息的对称性。因此,即使农村居民付出等量的劳动,也无法取得与之对等的回报。

相反,在竞争相对完全且信息相对对等的市场经济中,城市的供求结构相对匹配,且拥有的综合素质人才较多,能够迅速捕捉到市场的变化以及制度导向的利好方向。

同时,有更为先进的交通基础设施和通信数据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加持,因此相较于农村居民,城市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能力更强。这也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其中一个重要源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城乡   基础设施   要素   农村居民   收入   理论   关系   地区   政府   社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