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纪实系列报道之元中都遗址(上) 文化新旅发现中都

“‘复活’封存的记忆聆听文明的回声”考古纪实系列报道之元中都遗址(上) 文化新旅

发现中都



元中都遗址出土的螭首

国家、省市考古专家在元中都遗址

元中都遗址鸟瞰图

张家口日报记者 王宸胤

公元1210年,气势磅礴的金代皇家行宫——泰和宫仅存在了20年左右就毁于战火。芳草萋萋,斜阳古道,历史的车轮走过了97载风雨后,坝上草原又迎来了下一座皇家行宫——元中都。

元朝为何要在地处塞外的坝上草原建行宫?何为“中都”?这座行宫有着怎样的面貌?它又经历了何样的前世与今生?

作为考古纪实系列的最后一个遗址,元中都的故事将从一个带有几分鬼魅色彩的民间传说讲起……

从草原民族狄裹挟着激荡的雄风,在张家口大地上建立起时间跨度达200多年的代国开始,和草原文明相关的历史就成为张家口历史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发现

张北县西北馒头营乡,这里有一座古城遗址,当地人称之“白城子”。村民们口耳相传中,“白城子”是个有几分恐怖的地方。几百年来,当地村民世代传说,这里曾是北宋王朝大破辽军佐天门阵的地方,有将士们的亡灵出没。

传说当然不足信。20世纪80年代初,张北县文保所将“白城子”定为辽代的牲畜交易市场——北羊城,还在城中央大台基上竖碑。这样一来,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白城子”愈发人迹罕至。

1975年冬,张北县教师尹自先到县水泥厂打短工,水泥厂就建在馒头营乡。务工之余,喜欢文史的他四处探访文物古迹。“白城子”的传说不但没有吓到他,反而激发起尹自先的兴趣。

1980年,始终不死心的尹自先决定一探“白城子”。在遍地砖头瓦块中,他捡到了一些黄绿蓝色釉琉璃瓦当和有精美花纹的砖雕。遗址中央有一个大土台基,台基上除了县文保所竖的“北羊城”文保标识之外,空无一物。台基四周还有十多个小台基,柱础石半掩在土中,大多柱础四周有纹饰,台基下散落着一些残断的汉白玉石雕残块或残片。在这些残块中,他还发现了一块螭首的残块,龙形的头部不但接近完整,而且还很精美。这让他第一次产生了怀疑:自古,除了帝王谁还敢用和“龙”造型有关的物品?而辽代“北羊城”不过是一个畜牧交易场所,与皇家没半点关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回到县城,他多方查找资料,终于在明朝大学士金幼孜撰写的《北征录》里找到了蛛丝马迹。因为金幼孜曾随扈明成祖朱棣北征鞑靼到过坝上一带,明代将“白城子”一带称为“沙城”,而朱棣曾指点着“沙城”说:“即元中都,此地最宜牧马。”这个重大信息,让尹自先十分振奋——“白城子”终于和皇室扯上了关系。

暑假时,尹自先决定二探“白城子”。那时“白城子”里面还种着庄稼,他东铲铲、西挖挖,果然又挖出不少的汉白玉石雕、琉璃瓦。他还发现这座遗址分内外二城,内城周长四里有余,平面呈长方形,四边正中辟门,无瓮城,有角楼,外城已湮毁。他初步判断这一定是皇家的建筑,很有可能就是朱棣所指点的“元中都”。

回家后,他撰写了《元代中都白城子》稿件,扼要记述了白城子的传说、自己的探访调查、地方史料的记载和自己得出的论断等,投到《张家口日报》社。1982年2月22日,《张家口日报》第四版“地方志”栏目中刊登了这篇稿件,在国内首次提出张北县境之“白城子”古遗址为元中都一说。

确认

文章发表后,在张北县内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对尹自先说“要真是元中都,那张北可不得了,你这靠谱吗?”

这激发了尹自先进一步弄清楚的决心。他查到元朝曾先后建立了哈剌和林、上都、大都、中都四个都城。哈剌和林位于今蒙古共和国境内,大都因明清两朝定都出现了考古学意义上的古今文化层叠加,对尹自先来说,寻找“证据”的唯一希望只能寄托在上都遗址。

1983年暑假,尹自先从沽源县骑自行车前往元上都遗址,当时的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五一牧场内,他一路走,一路找曾经在牧场工作的老人家了解情况、收集古钱币之类可能的文物。

历时8天的考察让他获得了很多第一手资料,他冒昧的把考察所拍的照片连同各个古城遗址的测量数据、示意图寄给了南京大学蒙元史研究专家陈得芝先生。没想到,不但受到陈得芝先生重视,而且两人后来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84年,尹自先发表《白城子说》一文,考证此地为元中都遗址,堪称“发现元中都第一人”。这一观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历史学者、考古学家的关注。1993年经河北省政府批准,“白城子”遗址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名“元中都”。

199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派陈应琪进行调查并草绘平面图;张北县文保所从周边村征集汉白玉螭首、柱础石等文物。同年7月,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世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教授徐苹芳先生及著名考古学教授宿白先生对白城子遗址进行实地考察。8月,由河北省文物局牵头的“元中都学术研讨会”在张北县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认定:张北县“白城子”遗址就是元武宗所建的“元中都”。

发掘

为了从考古学方面进一步弄清元中都遗址的布局,测绘科学的元中都平面图,揭示其文化内涵,从1998年开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制定了连续性的元中都遗址考古规划,并于1998年9月至10月和1999年6月至11月开展了两次发掘工作,2000年5月又进行了进一步发掘工作。

《中国十年百大考古新发现》(1990-1999年上册)刊发了由元中都遗址考古发掘领队任亚珊主笔的《蒙元四都研究的标本——元中都遗址》一文,文中详细说明了元中都的城垣结构和建筑布局——元中都城垣由外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墙相套而成,三重城内均发现建筑遗迹。

与城墙相连的是角楼台基,也就是角台。自1998年开始,考古队连续三年对西南角台进行分期发掘,一种在元代考古中前所未见的角台结构显露出来——角楼台基平面呈曲尺形,从西南角起向东、向北呈三级缩折后分别与宫城南墙和西墙连接,蔚为壮观!

这就是后来震惊考古界、史学界的“三出阙”结构。这是阙制中的最高等级——“天子之制”,是显示其天下独尊的标志性建筑形制,为证实“白城子”是元中都遗址提供了有力论据。经比较,西南角楼与元大都皇宫“十字角楼”如出一辙,大量形制巨大的琉璃龙、凤、行什等鸱吻和走兽,与浮雕龙纹的瓦当、滴水均表明了角楼建筑的皇家性质和气派。同时角台内外侧采用多转角结构,为元代建筑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此后,中心大殿台基的发现也进一步证明其至尊地位。殿址位于宫城中心略偏北,呈南北方向水平放置的葫芦形。台基分上下两层,上层承载宫殿主体部分,从南向北排列有月台、前殿、廊柱、寝殿、东夹室、西夹室和暖阁,下层为宫殿回廊部分,台基周围有七条上殿通道。借由台基结构,考古工作者发现,这座伫立于草原的皇家宫殿,采用了一种典型的中原宫殿传统建筑布局形式——“工字殿”。

这种“工字殿”布局形式,在唐代渤海国上京遗址就有发现,宋金元明清均有此种建筑形制。如南宋临安大内的部分宫殿、金中都大安殿、元大都大明殿都有类似的平面布局,而像元中都这样保存十分完好的“工”字型宫殿台基在元代考古中并不多见,以做工考究的汉白玉螭首为装饰,规格极高,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同期宫殿的空白。

无论是三套城垣配置、中轴对称的布局特征,还是三出阙角楼、“工字殿”的建筑风格,中都的布局和建筑特点与大都更相似,且一脉相承。任亚珊在文中这样总结:“元中都遗址是迄今保存最完好、时代比较单一、后期破坏最少的元代都城遗址。”

中都是元武宗海山所建。元武宗是谁?他为什么要在忽必烈确定两都制(即上都和大都)之后,还要大兴土木修建中都?风光一时的中都仅存在了62年,这半个多世纪里,中都经历了什么?在21世纪的阳光下,它又迎来了怎样的新生?

更多精彩,尽在下期,敬请期待!

(照片提供:陶宗冶 吴金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张北县   白城   遗址   张家口   台基   角楼   河北省   元代   宫殿   纪实   发现   建筑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