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进了4台法国ATOLL?访上海专业录音师、资深烧友须达威先生

法国珊瑚礁ATOLL用户访谈录

俗话说“事不过三”,发烧友都是花心的,很少会重复购买同一品牌的器材,尤其是在短时间内。但上海资深发烧友须达威先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一口气购买了4台法国ATOLL(珊瑚礁)的器材:DR200 Signature转盘、ST200 Signature数字播放器、IN300合并式放大器、DAC300解码器,由此引发了我采访须先生的想法。一番寒暄之后才知道须先生还是我朋友大钢的朋友,不禁又多了几分亲近感。

继续了解之后,发现须先生并不是一位普通的发烧友,他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是一位科班出身的专业录音师,曾在上海电视台工作,有自己的工作室,多年以来一直从事音乐会、时装秀、大型会议的扩音、录音工作。更神奇的是,须先生刚毕业的头几年还曾和大钢一起卖过音响,可以说须先生是集音乐、音响、录音师和经销商于一身,这么多年来我还是头一回碰到!

而让我更感兴趣的是:一般录音师由于工作关系通常将音响器材作为工具,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甚至厌倦感,业余时间很少听音乐、听音响,但须先生却是一位初心不变的音乐、音响爱好者,这么多年来一直孜孜不倦地搜集各种好的古典音乐唱片和音响器材,究竟是什么让他有如此的动力?我迫不及待地和他聊了起来。

李宇凡:

您是如何喜欢上音响的呢?

须先生:

应该是受我爸影响吧,他是干这个的。我爸在上海飞乐音响厂是造调音台和功放的,当时飞乐音响都是专业音响,好像很少民用的,那时还停留在模仿“雅马哈”的水平上。小时候没啥玩具,我就拿抽屉里我爸带回来的喇叭磁钢吸着玩。初中时我爸因工作关系去香港出差带回个四喇叭收录机,那时流行听港台歌曲,从那时候开始喜欢上音响了。所以后来大学去了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选择了录音这种冷门的专业。这么多年我还是做和音响有关的行业,我今年50岁,应该是要干到退休都不会改行了。

李宇凡:

您第一套器材是?

须先生:

大约是1996年我买了第一套系统:功放是“力士”的一个甲类合并机,型号忘了,CD机是“马兰士”72,当时还有对法国“梦幻之声”的小落地箱,型号好像叫“超越”,后来也曾用“傲立”8000S推。

李宇凡:

您起步高,和一般发烧友还真不一样。后来还玩过什么器材?

须先生:

太多了记不清,比较有代表性的是JBL。在1998年买了4312A,后来又买了4410A、4429。4429用了几个月就换了,号角能量太强,至少要离个3-4米以上才行。比较可惜的是错过了JBL 五十周年纪念版、金色的那对。

李宇凡:

您给的照片中见有两对3/5A堆叠起来玩?

须先生:

是的,是用4只SPENDOR S3/5R2加2只Real有源超低音。每声道一只S3/5R2正常摆、另一只头朝下脚朝天,用Exposure 3010双功放推。这些照片都是近两年的,再早的照片都没了。这些均为2019年搞了独立听音室后拍的。

李宇凡:

哦,您的听音室有多大?音效如何?

须先生:

准确来说我有两个听音环境、三套系统。在我家里的客厅摆了一对Vandersteen 1C,主要用来看电影。客厅面积40平米(7米*5米多),音箱放在短边,人坐客厅长边1/3处,音场深度就比横放好不少。

李宇凡:

我看音箱后面是窗户?

须先生:

是的,还好不是落地窗,不然的话低频就没了。我听的时候会放下双层窗帘,但是楼上楼下有邻居,儿子也要学习,会受到很多限制,所以,我的主战场是在隔壁小区的商务楼,我在这里有一间独立的听音室,面积30平米不到,但层高有3.4米。由于是有两套音响系统,而且彼此之间有连接(共用转盘、数播),所以只能横放,听音位贴墙。为了避免“乒乓效应”,聆听位置后墙几乎全吸音。为了避免全吸音带来的副作用,经过反复比较,发现在两只音箱的正对面放了两盆散尾葵做扩散效果不错。音箱离后墙约1米不到、相距2米、与人2.5米。音箱后墙作全扩散,地上铺地毯。由于房间层高较高的缘故就没做天花板处理。墙角还有2个塞满被子的大箱子吸收低频。此外还拉了音响专线,用的是德国Doepke空气开关、63A的“熊猫”牌4平方多股护套线,我不喜欢单支硬线的声音。

李宇凡:

为了发烧您专门找了个单位作独立听音室,真是让人既敬佩又羡慕呀!您平时每周一般在这个音乐空间待多长时间?

须先生:

不忙的话我每天下午都在那里。

李宇凡:

真厉害!您是因为做生意才爱上音响还是反过来?

须先生:

应该是反过来。我大学是学录音,毕业后由于工作原因认识了大钢,当时他正准备选新的地方开店(原来的地方动迁了),于是就一起干了。开店后,我在店里待得不久,好像98年就离开了,可以说发烧音响是从店里陪养起来的。

李宇凡:

哦,后来您从事什么工作?

须先生:

98年离店后我去了上海轻音乐团,2000年转到上海电视台,到了2003年就辞职自己干了。

李宇凡:

哦,一晃眼就二十年了,现在主要做什么项目呢?

须先生:

须专业音响方面的。以前主要做录音,和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等都有合作。2018年开始做进博会后的项目后录音方面就做得少了,扩音做得多。

李宇凡:

您听什么类型的音乐?

须先生:

我只听古典音乐。我现在一千多张唱片收藏中爵士和欧美老歌不超过20张,其余都是古典。

李宇凡:

感觉古典音乐好在哪里?

须先生:

使人感动、百听不厌。我记得买的第一张碟是DECCA的《罗西尼弦乐奏鸣曲》,马连纳/圣马丁室内乐团的版本,几十年了,现在依然会听。调整器材时会当参考碟,因为太熟了。调整器材、线材、摆位、声装等时不一定要拿所谓的“发烧片”,听熟的录音自然反而更容易察觉系统的变化。

李宇凡:

像马勒、布鲁克纳等较现代的作品也听吗?

须先生:

有马勒交响全集,布鲁克纳有几张,听的少。我是从巴洛克开始的都听,近现代的不听,比如布列顿之类。德奥系中,我还是更喜欢德系的,另外还听不少英法冷门的作品,法国以圣桑为代表,英国以菲尔德为代表。例如菲尔德的双张夜曲,肖邦写的夜曲就是以他为榜样的。

李宇凡:

古典音乐对音响调校的意义是?

须先生:

古典音乐注重平衡度,很多烧友以流行音乐或自己想当然的来衡量重播效果其实是不对的。比如现场交响乐的低频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多,但速度却很快。相比之下,很多人系统的高频量却远大于现场。现场的平衡度是一流的,你不会像在听音响时那样觉得这里不对那里不对。当然再好的音响也没法复制现场。当一套音响平衡度没问题后,听音乐时会忘了器材的“存在”。

李宇凡:

嗯,作为专业人士您应该有很高的鉴赏能力和自信吧?

须先生:

我现场听得比较多,一直以这个做为心里的“一把尺”。当然音响是无法复制现场的,不论价格多高,因为播放的软件从录音开始就已经开始“扭曲”了。用音响听音乐时能做到平衡、自然就已经很好了,我听过很多平衡度不达标的高价器材。

李宇凡:

哦,这些高价器材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哪里?

须先生:

只有音响性,缺乏音乐性,不耐听,更不可能感动。当然,不是说这个器材不好,而是其中还牵涉到搭配、房间处理、主人对设备的“把控”能力以及对音乐的理解水平。而且越高价的器材往往越难伺候、个性越强,不像入门的器材那样随便一接就能有过得去的声音。我称这个现象为“揭示力”。如果能做到让“八国联军”得器材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那么这个系统的主人绝对是高手。

李宇凡:

当初你是怎么知道ATOLL这个品牌的?

须先生:

昌业音响的公众号。我的音响架和避震板也是昌业代理的“声美力”。

李宇凡:

哦,ATOLL这个牌子性价比很高,以前香港代理都不推,有点可惜了,现在越来越多人知道ATOLL的好处,买的人越来越多,像ST300 Signature数播已经断货,香港那边还差顾客好几台。

须先生:

我最先是买了DR200 Signature转盘,感觉不错,然后就一个接一个了。开始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发现DR200 Signature声音不输我另一台价格更贵的奥地利P牌CD Box RS+Power Box RS Uni转盘。这是P牌的旗舰电源分体转盘,号称最有模拟味,很冷门的东西,有了DR200 Signature后就出了它,然后再买其它的ATOLL产品。

李宇凡:

ATOLL确实比较超值,现在这样的产品已经不多了,您很有眼光!

须先生:

新买的DAC300解码器确实不错,本来有点担心它用ESS9038芯片中频会单薄,结果发现担心是多余的,比我的美国C牌DAC-200 TS解码器(用AK4495芯片)的声音好很多,价格也没贵很多,于是就出掉C牌解码器。DAC300的解析力明显提升,包括空间感、空气感、两端延伸、低频的质和量都好过C牌。C牌解码器是晶体管和电子管双切换(2只12AU7),我只听古典,对平衡度要求比较高。C牌解码器用了4块AKM芯片,在晶体管上完全比不过ATOLL DAC300,电子管那一路除了中频厚一点,其它方面也输。当时C牌解码器搭配一万多的韩国A牌N100数字转盘,声音不能令我满意,进了ATOLL后就一起出了。我还有个“松下”9000蓝光机用来看音乐会,声音部分通过同轴输给DAC300。

李宇凡:

对IN300合并机的感觉如何?

须先生:

非常好。

李宇凡:

能具体说说吗?

须先生:

我当时是冲着那两个440瓦的变压器买的,一般150瓦的合并机很少用那么大的余量,尤其是英国机,变压器最多比额定功率翻一倍,而ATOLL IN300几乎翻了3倍。之前没听过ATOLL的放大器,完全是盲狙。IN300买来以后感觉除了推力好之外声音也非常好,尤其用平衡端口时。

李宇凡:

嗯,ATOLL放大器的变压器和滤波电容都用得很猛,但标称功率都不大,应该是偏置电流调得比较大。

须先生:

对,待机时也微热、功率不大电流大。

李宇凡:

就是因为调大电流而牺牲功率数值,假如是乙类,这样的配置可以做成300瓦了。

须先生:

玩了几十年,已经不会去看标出的功率数字了,要看内部和用耳朵听。ATOLL放大器的变压器和电容用得比较足,比很多英国功放好。ATOLL不能光看表面功率,感觉它电流挺大的,以前用过法国Y牌功放,感觉全面性不一定能赢得过ATOLL。

李宇凡:

您用IN300推什么音箱?

须先生:

Cabasse Iroise 3,为三分频双8寸设计,电流不够搞不定的。

李宇凡:

是吗?之前用什么功放推过?

须先生:

英国E牌3010前后级、国产A牌和B牌胆机都用过,不是功率不够就是声音不行。

李宇凡:

具体是什么问题?

须先生:

不平衡不耐听。A牌胆机用KT88管,功率够了,但声音浑。B牌胆机用EL34,推不动、没低频。E牌前后级功率够,但听古典感觉不平衡,一直到ATOLL上去才算完美。

李宇凡:

嗯,胆机的控制力差,对两只8寸低音很难驾驭,低频无力、浑浊,导致声音不够清晰饱满透明。

须先生:

是的。IN300的声音开扬很多,有飘逸感,而且驱动力和控制力都好很多。它的声音属于中性略带温暖、不薄。这样的声底推很多喇叭都不可能出恶声。

李宇凡:

嗯,ATOLL属于百搭机种。

须先生:

对的,现在很多音响都走高解析、高速且强调透明,但ATOLL却在音响性和音乐性之间平衡得很好。

李宇凡:

是呀,作为欧洲原装机能用这么足的料,还卖这么便宜,确实很难得,现在A牌、C牌、R牌、M牌、N牌都是国产的了,而且用料还不如ATOLL。

须先生:

这些牌子我都用过,比不过ATOLL。

李宇凡:

您的ATOLL ST200 Signature数字播放器怎么玩法?

须先生:

我用ST00 Signature播放外置硬盘储存的音乐,里面有不少DSD。我是SONY Hi-Res会员,都从那里下载,感觉声音比淘宝那些不知道几手的资源声音好。另外硬盘线很重要,我还用上AQ的降躁器,声音很满意,数播就是方便和资源多。本想过玩开盘带,但原版带没资源,玩黑胶又嫌麻烦。

李宇凡:

您一口气买了4台ATOLL产品,很少烧友能做到这点,是什么促使您这样做的?

须先生:

最先买了转盘,发现声音好过我更贵的P牌转盘后就开始关注这个牌子了,也看了些国外的评测,然后就一台接一台买了。还有一点就是凭经验吧,因为我是用法国音箱,全套法国设备会比较保险,不会“串味”。

李宇凡:

您觉得ATOLL器材在平衡度方面表现如何?

须先生:

很不错,比较中性真实。

李宇凡:

留意到你经常换器材,原因是?

须先生:

喜欢折腾是其一,对更好声音的追求是其二,一般两年循环一次。

李宇凡:

循环是指从头到尾全换?

须先生:

差不多,三大件吧,最多三年。音响没有绝对的好坏,倒是风格差异很大。其实我想尝试各个国家不同风格的东西,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的文化和设计师对音乐的理解。

李宇凡:

专业录音师通常将音响视为一项工具、将声音当作工作,下班之后就不想再碰音响、音乐了,您为什么和他们不同?

须先生:

一个是工作、一个是爱好。近几年做进博会后我很少去现场了,也没那么忙,年龄上去了怕吵,让年轻人多干干,给自己多点时间听音乐。其他录音师业余时间不碰音响、音乐,是因为他们几乎都不听古典音乐,他们是为工作而工作,我是因为爱好而工作,这就是我和他们的差别。我认识的同行中几乎没人回家听音乐的,就算有也是听流行。

李宇凡:

作为录音师,您为什么不选择专业器材?例如监听音箱、录音室用的解码器等。

须先生:

曾用过挺多的,比如德国SPL前级、意大利Powersoft后级、美国CROWN后级等等。

李宇凡:

这些都是好东西呀,怎么后来不用了?

须先生:

家用不合适,尤其是听古典。

李宇凡:

觉得问题是?

须先生:

一是专业功放大多有风扇(极少数是变速),那么风扇声就有影响。二是专业功放其实分舞台扩声和录音棚用两种类型。前者力大声粗,后者虽好但也有风扇问题,而且价格也不便宜。再者专业功放至少几百瓦起步,对家用音箱来说不见得是好事。专业功放的声音大多直白,在前级和线材上更要花功夫。比如“皇冠”专业功放,好像是XTi系列的,我从仓库搬回来试了一个月就拿回去了。一般用专业后级最好用胆前,录音棚也经常用胆话放来“润”一下。以前比较便宜的胆前、胆话放是德国“百灵达”,现在有条件的录音棚用美国“曼丽”。

李宇凡:

在您多年的录音生涯里有什么趣事可以分享的?

须先生:

我在上海的法领馆曾和一个法国女高音吵了几句,她说法语,我用蹩脚的英语。法国人很高傲的。美国人大气,我和老美的吉它手坐地上聊天,他们没架子。最散漫的是俄罗斯人,他们的音响师随身带个壶装酒,在排练《天鹅湖》时边工作边喝酒。日本人礼貌、守时,敬业的程度让人害怕,我曾见过雅马哈三角演奏钢琴的调琴师站着一调就是几个小时,和我约好的排练时间,他会提早20分钟就到,看我来了马上就来一个九十度的鞠躬。

李宇凡:

您自己卖过音响,也一直从事与音响有关的行业,又是资深发烧友,您对器材的要求是什么?

须先生:

我只听古典音乐,只能按自己的感受来说。我觉得平衡度是最重要的,要连续听几个小时都不能“累”。其次是细节与透明度,套用美国《发烧天书》主编山姆的话——“真正好的透明度与细节是在阴天看风景,所有东西都一览无遗,而不是在太阳下那种让人视觉疲劳的感觉”。最后是音场,要自然宽广、绝不能前冲。因为工作关系,现场听得比较多,我对高、低频延伸不是太注重。一套平衡且有高解析力的器材,加上正确的调较,该有的自然会有。

李宇凡:

能否总结一下您这两套系统的表现?

须先生:

大系统:转盘、解码、数播、功放都是法国ATOLL,推法国Cabasse Iroise 3音箱。喇叭线是美国忠实“巨匠”,信号线是美国“马克”HPC平衡线,数播的硬盘线是美国“线世界”3.0,所有电源线和数码线都是美国“卡达斯”的Clear系列。

声音:曾为“卡巴斯”音箱配过好几个功放(有晶体管、也有电子管),不是驱动不好就是声音平衡度达不到我的要求。现在全套ATOLLl驱动下,声音中性,中频带有些许厚度,低频重质不重量,而且速度不慢。解析力足够,但绝不是强调中、高频所换来的“白热化”而导致的不耐听。整体声音中性自然,接近音乐厅现场5至10排的感觉。

须先生:

小系统:转盘和数播为ATOLL,用“卡达斯”数码线接至“傲立”M-DAC+解码器,功放为意大利“百宝仕”Classic one mk3,喇叭是意大利“世霸”Toy Tower,喇叭线是美国忠实“大师”,信号线是“马克”HPC平衡线,电源线有美国“卡达斯”、“线世界”等。

声音:这套小系统的调声思路不同于大系统,它不追求动态、中性等音响性,只打算在看书、喝茶、甚至发呆时当“背景音乐”。有时只是播放苹果Ipad里的音乐,所以力求好听顺耳,类似于个人比较爱喝的“卡普奇诺”咖啡的绵密质感。

李宇凡:

非常感谢您的宝贵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法国   低频   转盘   解码器   功放   美国   上海   音箱   音响   口气   声音   器材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