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数字经济和中特估无法成为今年的主线行情?

为什么数字经济和中特估无法成为今年的主线行情?

主线行情是业绩与资金持续共振的结果

2000年加入WTO后,因我国融入世界,经济腾飞,大量的外资兑换成人民币,货币大扩张,房地产、基建、三桶油、银行,持续3~5年的行情,甚是壮观。那时候的国有大银行,都能够享受30~40倍的PE。

2013年开始的移动互联网,叠加金融危机后的大放水,成就了史无前例的大水牛,那时候的互联网、电商,都能够享受市梦率。

2020年开始新半军黄金赛道,新能源技术突破,从成本上实现了评价,进入爆发阶段,半导体和军工受益于地缘因素,国产化替代,叠加疫情导致的供应链紊乱,进入为期两年的景气周期。与此同时,货币大放水,成就了新、半、军两年的景气周期。

数字经济已经进入存量发展的产业周期,首先,数字经济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如果我们把各行各业计算机化、信息化、人工智能化定义为数字经济,那么真正的数字经济大爆发式2013年开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走过了近10年的时间。如果有人去过国外,就知道我国的数字化领先海外有几个身位(尤其包括发达国家)。从迈出你家大门开始,你的行踪大概率就在公安部门牢牢的掌控之中。现在不管你办什么事情,基本上都可以在手机APP完成。这三年的疫情,更是将我国发达的数字经济的先进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整个数字经济的行业体量已经非常庞大,应用也已经很丰富了,虽然国家每年都会倡导做强数字经济,但事实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成熟,数字经济已经进入一个存量优化的阶段,不具备爆发性。

AI未来可期,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类似移动互联网那么强大产业前景的迹象。

并且,在A股上市的数字经济实体企业,几乎所有都处于产业生物链的末端,仅有的几个好企业都不在A股。不赚钱,并且无法出海,只能窝里横。

用一句话形容,A股里面的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等公司,基本上都是zua男。

“中特估”的业绩增长也不具备爆发性和持续性

“中”字头的企业,业绩增长,虽然也有一些话题,比如一带一路等,但要产生业绩,至少需要2~3年。这些公司,大部分是市场垄断型,增长不大,业绩稳定。过去确实被市场遗弃,估值很低,有修复的诉求,也是合情合理。但要将“中特估”定义为主线行情,就会大错特错。

用一句话形容,“中特估”就是中年油腻男,不要错当小鲜肉。

2023年货币很宽松,但股市很缺钱

股票就是买卖,任何板块的持续上涨,必须持续不断地有资金进来买入。2021年新能源大牛市,就是在大量公募基金发行,源源不断资金炮弹补充的情况下,一波又一波推上去的。那今年是什么情况呢?

一、全面注册制落实,新股发行加快,分流资金;

二、中国的股市,本质上是融资市,今年更特别。 房地产缺血、中字头缺血、地方国企缺血,国家也没钱,怎么办? 只能向股市要。 所以今年融资增发会分走一大批资金。

三、去年疫情反复,导致投资者多数亏损,尤其是新能源的基金,亏损更严重。今年炒拉“中特估”和题材股 ,大部分场内卷,从新能源板块不停地提款,这种搞法,不仅没有吸引场外资金进来,相反,把场内的资金吓跑了。看看今年以来大盘主力资金净流入吧

现在的资金量,不仅无法支撑题材炒作和拉“中特估”,甚至能否支撑注册制平稳落地都困难。场外的资金一大把,没地方去,要想让他们进到二级市场来,必须要有赚钱效应,就像前年一样。 但是呢,必须先把坑填了,再创造业绩,外面的资金才有可能进来。去年新能源赛道挖出来的那个大坑,除了新能源自己,没有任何一个产业能够把它填平了。

如果要让场外的资金进来,唯一可行的方案只有新能源。新能源赛道目前的基本面和潜力,还具备这个条件。如果按照目前这个速度继续糊弄下去,A股会非常危险,估计很多基金经理会失业。

所以,今年的“数字经济”、“中特估”,将像前年的周期股那样,来得快,去得也快,大大的A字形走势。“中特估”可能稍微好一点,但如果市场恶炒,把本不应出现的局面,炒成了题材A字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数字   行情   经济   赛道   新能源   疫情   场外   主线   周期   业绩   资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