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管理咨询+方案设计 +IT落地”,华路时代:智能电网取得突破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开源证券 诸海滨)

1 公司概况:深耕软件技术人才服务,盈利能力整体增强

华路时代成立于2005年,主营业务包括软件技术人才服务及解决方案,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软件咨询、设计、开发及技术人才服务。

最终客户集中在电力电网、交通运输、航天、金融等行业,包括政府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等。

公司在电力电网行业拥有十余年的系统建设和服务经验,在电力大数据应用技术、智能电网中积累和奠定了优势地位。

华路时代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22年3月1日被授予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2021 年,公司陆续通过了 CMMI3 评估、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ISO20000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ISO2700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年审认证工作,标志着华路时代有能力为更多客户提供安全、有效且高质量的软件技术服务。

1.1 业务概况:专注软件技术人才服务,于智能电网解决方案取得突破

华路时代的主营业务包括软件技术人才服务及解决方案。一方面致力于帮助客户快速打造卓越的软件生产与管理体系,并快速构建从咨询、设计、开发、测试及项目管理等在内的软件技术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依托多年的行业经验和技术积累,形成自有的解决方案团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服务,目前公司已在电网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领域取得了一定突破。

智能电网

智能充电桩管理平台。充电桩智能管理平台以“电网系统统一管理”为基础,从充电设备、充电站到区域管理,对整个系统进行综合监视与调控,将充电站真正建设成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充电桩平台能够实现智能充电服务网络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保障充电服务网络运行高效、安全,为电动汽车提供智能、方便、快捷的充电服务,最终实现充电服务的智能化、网络化、标准化。

超级充电网解决方案。近年来,电动车产销发展迅速,但汽车充电成为电动汽车推广的最大障碍,而大规模建设的充换电设施并未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随之带来的无序充电导致电网负荷过重、充电成本高,而且充电桩模式也导致电网投资加大、充电接入难、设备占地等诸多问题。华路时代提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超级充电网,向电动车车主、经销商及制造商提供大量云服务,通过手机App,来寻找就近的空闲充电点,并直接导航至充电所在地。通过人、车、充电网之间的互动,实现智能电网中电力负荷的有序调度,实现科学的峰谷充电、经济充电、安全用电。

电网信息化解决方案。华路时代根据各电网行业的不同特点及管理要求提供满足电网行业管理需要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帮助其构建一套规范化管理和统一化标准的信息化安全防护体系,帮助其对各项电力业务和应用系统进行充分的开发和整合,促进业务间信息流和业务流的畅通互动,实现企业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电网企业的管控能力和管理水平,更好完成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

软件人才服务

软件技术人才服务是华路时代的主营业务之一,针对客户项目具体的人员需求,将软件外包团队或软件人才派遣到客户现场进行软件开发,帮助客户及时完成项目。华路时代对软件外包人员进行直接的人事管理,客户只需带领团队专注于开发,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减少开发风险,并且可以帮助客户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华路时代拥有经验丰富的软件外包服务团队,技术涉及软件开发、系统分析、数据库管理、软件测试、软件实施等领域。目前,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各类软件开发工程师(高级、中级、初级)、数据库开发工程师(DBA、数据模型设计、数据库开发、数据仓库)、系统分析师(需求分析、架构设计、业务模型设计、详细设计)、软件测试工程师(高级、中级、初级)、网站开发工程师(网站策划、网站设计、界面设计)及软件实施工程师(软件安装、软件部署、客户培训、售后服务)。

软件开发服务

华路时代致力于提供完善的软件开发服务,提供技术研发团队,完善服务贯穿整个开发过程,包括:需求分析、产品设计、软件开发、测试、交付等。拥有通过CMMI 3级认证的软件开发成熟度模型,协助客户加速新产品开发或升级产品的推出。

华路时代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为技术服务,2021年、2022H1分别营收2.05亿元、1.20亿元,占比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72.51%、94.54%。

1.2 商业模式:销售模式为直销模式,客户集中度较高

销售模式为直销模式。华路时代以管理咨询带动业务实施和技术开发落地,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商务洽谈等方式获取销售合同。

通过高质量的服务口碑提升行业影响力,扩大与新用户的接触机会;同时通过深入研究技术发展趋势及行业应用场景需求,技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应用需求的精准研究双轮驱动,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江苏方天电力为公司最大客户,客户集中度较高。客户涵盖电网、金融、电信、能源、航天、互联网等多个重点行业。其中江苏方天电力自2019年起便为公司最大客户。2020、2021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49.21%、65.76%,客户集中度较高。

1.3 财务变化:技术服务带动营收较快增长,盈利能力整体提高

公司营收整体呈持续上升趋势,技术服务业务营收稳定增长。2021年、2022H1华路时代分别营收2.83亿元、1.27亿元,同比分别增幅19.81%、24.94%。

分业务看,其中2021年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分别营收2.05亿元、7790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16%、-7.80%;2022H1分别营收1.20亿元、691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55%、2.32%。

2021年、2022H1毛利率分别为25.97%、25.28%,其中2021年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毛利率分别为27.91%、20.86%,2022H1分别为25.31%、24.85%。

期间费用率整体呈平稳态势,主要与管理费用率走势一致。2021年、2022H1期间费用率分别为12.51%、13.18%;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05%、4.92%。2021年销售费用同比增加68.9%,一方面是因为对业绩突出的销售人员进行了奖励支出;另一方面为支付项目中标服务费重分类导致销售费用增加。

归母净利润走势与营收基本一致。2022H1实现归母净利润1178万元,同比增长59.04%,增长幅度较大。

从净利率看,2022H1实现净利率9.22%,与2021年的11.83%相比存在小幅下滑。

2 行业情况:软件保持较快增长,智能电网转型新能源阶段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运输、检索和利用,并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活动。软件产业和其他产业相比具有明显的产业特征,主要为基础性、实用性以及定义性三方面。

近年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技术水平提升显著,已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工信部数据,2021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9.50万亿元,同比增长16.43%,十年复合增长率为17.55%。

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从行业细分领域来看,2021年,信息技术服务实现收入6.03万亿元,占全行业收入比重的63.5%;软件产品收入2.44万亿元,占比25.7%;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0.84万亿元,占比8.9%;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0.18万亿元,占比1.9%。

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根据工信部数据,2021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1.19万亿元,同比增长7.57%,十年复合增长率为15.56%。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演进,全球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进入新一轮加速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预计保持较高速发展并逐渐成熟。未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或呈现产业变革深化以及应用场景增加两特征。

产业变革持续深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步入加速创新、快速迭代、群体突破的变革期,加快向网络化、平台化、服务化、智能化、生态化演进。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快速发展和融合创新,先进计算、高端存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神经科学等新技术加速突破和应用,进一步重塑软件的技术架构、计算模式、开发模式、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日益成熟,加速步入质变期。

开源、众包等群智化研发模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流方向,产业竞争由单一技术、单一产品、单一模式加快向多技术、集成化、融合化、平台系统、生态系统的竞争转变,生态体系竞争成为产业发展制高点。

软件企业依托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平台,强化技术、产品、内容和服务等核心要素的整合创新,加速业务重构、流程优化和服务提升,实现转型发展。

应用场景持续增加。信息技术引发的产业变革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金融、物流、交通、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的跨界融合和创新发展,带来更多的新产品、服务和模式创新,催生新的业态和经济增长点,加速各行业领域的融合创新和转型升级。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引发居民消费、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多维度、深层次的变革和带来分享经济、平台经济、算法经济等众多新型网络经济模式。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通过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新技术,形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征,可以更好地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

智能电网的概念涵盖了提高电网科技含量,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促进节能减排,促进新能源利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等内容,是一项社会联动的系统工程,最终实现电网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智能电网以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储能和用电的电力系统为对象,应用数字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从发电到用电所有环节信息的双向交流,系统地优化电力的生产、输送和使用。

总体来看,未来的智能电网应该是一个自愈、安全、经济、清洁的并且能够提供适应数字时代的优质电力网络。

智能电网产业链共涉及发电、变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五个大环节。其中,发电环节主要包括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水力发电)与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火力发电);而中游则为智能电网的各个环节,主要有智能变电、智能输电和智能配电;下游则是电能的终端用户的用电环节,主要分为工业用电、居民用电以及各种类型的商业用电。

2020年末,我国已基本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根据我国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内容,我国下一步电力能源的发展方向将转向新能源方向。

根据Wind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发电总装机量已经达到25.64亿千瓦,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提升以及线路愈加复杂,给我国电网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倒逼电网升级,提高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成为了重要任务。

自2008年实施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以来,我国电网投资整体上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电网投资额从2010年的264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5843亿元,年复合增速11.99%。

2018年后,我国电网投资开始逐步进行管控,投资额度逐渐下降,2021年,我国电网投资额4730亿元,主要是因为电网公司推行精准投资,意在压减低效投资。“三型两网”战略目标确定后,国家电网投资结构将趋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智能电网是建设重点。

3 核心看点:立足研发模式,电力电网领域奠定优势地位

3.1 研发优势:研发投入整体增态,技术人才构建员工主力军

华路时代技术实力雄厚,拥有 69 项软件著作权、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软件产品的认证资质。

研发费用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技术人员人数占比较高。2021年、2022H1研发费用分别为1715万元、622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05%、4.92%,从研发费用额看,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截至2021.12.31,华路时代共有员工902名,其中技术人员813名,占比公司总员工数90.13%。

华路时代基于自身业务模式的技术特点和发展需求,建立了业务驱动型的研发模式,即以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客户软件升级需求为导向,业务积累沉淀为基础的研发模式,包括独立研发、委托研发及联合研发。

设置技术研发部,负责公司的研发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客户需求、公司自身技术升级的需要、市场发展趋势等,进行新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截至2021.12.31,华路时代在研项目包括“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站房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可视化快速构建平台”等共计8项。

3.2 客户优势:与国家电网等知名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华路时代的最终客户集中在电力电网、交通运输、航天、金融等行业,包括政府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等,与国家电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想、方正、方天电力、新浪等知名企业存在战略合作关系,持续为其提供软件技术服务。在电力电网行业拥有十余年的系统建设和服务经验,在电力大数据应用技术、智能电网中积累和奠定了优势地位。

4 估值对比:华路时代PE2021为8X,可比公司均值为21X

华路时代目前选取艾融软件、殷图网联、云创数据、广道数字、联迪信息及众诚科技作为同行业可比公司。

华路时代主营业务软件咨询、设计、开发及技术人才服务,深耕电网、金融、电信、能源、航天、互联网等重点行业。

以上所选可比公司均为北交所上市公司,且主营业务、主要产品与华路时代相似较高,因此选取上述企业作为同行可比公司具有客观性。

华路时代PE2021为7.98X,可比公司PE2021均值为21.25X。

华路时代主营业务软件咨询、设计、开发及技术人才服务,深耕电网、金融、电信、能源、航天、互联网等重点行业。

同时持续发展智能电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逐步实现“智慧电网、电力大数据、超级充电网、电网信息化”等一系列基于能源互联网所研发的产品。

5 风险提示

应收账款风险、高端人才流失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报告选自【远瞻智库】文库-远瞻智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电网   智能   时代   信息技术   方案设计   专注   电力   模式   客户   技术   软件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