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长大后仍然“跟妈亲”的男孩,主要是妈妈做对了这3点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电视剧《小欢喜》中,方一凡和父母的相处方式让很多家长和孩子都觉得特别羡慕。

虽然方一凡和妈妈童文洁也经常会产生一些矛盾,但是总的来说,方一凡跟妈妈的关系还是很亲密的,方一凡经常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妈妈。

反观季杨杨一家,由于工作原因,季杨杨的父母没能陪伴在他的身边,直到高三时期才搬回北京,陪季杨杨一起准备高考。

季杨杨的性格和方一凡有很大不同,虽然他后面变得懂事很多,但是他永远无法用方一凡那种方式和妈妈相处。

其实,很多妈妈都希望孩子能够对自己敞开心扉。尤其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不稳定的情绪以及叛逆的思想会给父母和孩子的相处带来很大困难。但是事实并非能像妈妈们想象的那样,她们发现,儿子长大后跟自己都不像之前那么亲了。

这是为什么呢?到底妈妈该怎么做才能让儿子长大后仍然能够像以前那样和自己进行亲密地沟通?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点,我们所说的“跟妈亲”并不是指妈宝男,而是指儿子在长大后仍然可以和妈妈建立正常而健康的亲密关系。在界定好讨论的范围后,我们就来深度解读一下这个问题。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那些长大后仍然“跟妈亲”的男孩,主要是因为妈妈做对了以下这三点。

1、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其实在人生中的前五年就已经完成了。他将人生的前五年定义为前生殖阶段,是个体人格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弗洛伊德将前生殖阶段分为口唇期、肛门期和性器期。

口唇期指的是孩子0到1岁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婴儿需要通过吮吸来进行满足。肛门期指的是孩子1到3岁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婴儿要学会控制生理排泄。

而性器期指的是孩子3到5岁的时候,在这个时期,健康的家庭关系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处于性器期的儿童通常会把异性父母当成自己的性恋对象,这是他们的本能使然。

对于男孩来说,他们会对母亲产生依赖,甚至会嫉妒自己的父亲,希望能够取代父亲的位置。如果这个问题不能顺利解决,那么男孩长大后就会产生恋母情结。

因此,妈妈们要在这个时期格外注意。海灵格认为,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中最优先以及最基础的关系。

所以,父母首先要保持一个稳定的关系,在关注孩子之前,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的夫妻关系。

其次,妈妈们在这个时期也注意不要总说儿子父亲的坏话。妈妈们要帮助丈夫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男性形象,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看到异性父母的优点,从而认为父亲才是真正应该陪伴母亲的那个,自己也向父亲学习。

说到底,在孩子五岁之前,在建立了良好家庭关系的条件下,最重要的就是关注和陪伴。

如果孩子没能得到足够的关注,他所释放的信号总是得不到父母的回应,就只能把聚焦点转向自我,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2、肯定孩子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5岁到12岁这个阶段叫做潜伏期。如果说,5岁之前的儿童总是把关注点放在父母身上。那么5岁之后的儿童则会把关注点放在外部环境上面,他们会对父母之外的其他事物更感兴趣。

他们开始探索世界,对学习、跳舞、唱歌、游戏等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在这一时期,孩子们倾向于找同性伙伴,对异性基本上没什么兴趣。因此在这个时期,孩子其实十分需要妈妈的肯定。

中国式家长很多实行的都是打压式的教育方式,他们总是固执地认为,如果经常称赞孩子,那么孩子就很有可能会得意忘形。

他们习惯于把爱和肯定藏在心里,虽然心里认可孩子,但说出嘴又是批评。

其实这种教育方式是不正确的。在孩子刚开始学会探索世界的时候,他十分需要父母的鼓励和肯定。

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安全岛。当父母总是无条件地支持他的时候,孩子就会拥有更强大的能力去面对挫折。

如果一个妈妈总是批评她的儿子,那么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会严重受挫。他会害怕新事物,没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同时,他也会产生自己不配被爱的想法,自然而然也就会疏远妈妈。

3、不要试图控制孩子

孩子12到20岁的这段时期叫做生殖期。在这一时期,孩子开始想要摆脱父母,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减少和家庭的联系,渴望成为独立的个体。同时,他们也开始关注异性,逐渐走向成熟的人格。这个时期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期、叛逆期。

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的男孩特别容易冲动,情绪也不是很稳定。而且他们也非常敏感,一点小事就可能会让他们和父母或是他人发生激烈的冲突。

这个时期的男孩其实是非常矛盾的,他们一方面渴望脱离父母,一方面又希望父母能够支持自己。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妈妈往会更容易将自己的想法投射在孩子身上。她们没能在年轻时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就转而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帮自己消除遗憾。因此,她们总是强行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孩子身上。

然而,没有人能比个体本身更清楚个体自己的感受。当个体的欲望和行为受到母亲的强力压制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反抗意识。

即使有的人选择向母亲妥协,但是他们仍然不会和母亲像从前那样亲密,因为母亲的安排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

因此,很多男孩在青春期会和母亲产生严重的分歧。他们反抗母亲,否定母亲的思想和行为。

很多母亲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反而还会觉得自己付出了这么多,不懂事的是儿子。可是她们根本没有反思过自己,将儿子当成了自己人生的附属品。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生煎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弗洛伊德   男孩   妈妈   性器   对了   儿子   时期   母亲   父母   关系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