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千年,述说三晋大地上那些鲜为人知的古迹(佛光寺)

西天伽蓝的初传

佛教中的寺院是供奉佛和菩萨的地方,是专门为佛和菩萨建造的住宅,也是出家的僧人居住、生活和修行的场所。

寺在古代本是官署的名称,汉代时,掌管朝廷祭祀礼仪的官署称为鸿胪寺,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称太常寺。

佛教在初传时期,中国还没有今天的寺庙,西方来的僧侣,一般都被安置在鸿胪寺。相传东汉永平十年(67),西方僧侣用白马驮着经卷来到洛阳传播佛教,就住在鸿胪寺内,第二年将官署改为佛寺,以白马命名,称白马寺,这是中国佛教史籍记载中最早的佛寺。

佛教传入中国,佛寺就成为佛教活动的中心,是佛教徒们进行偶像崇拜和宗教活动的基地,由此形成了丰富的佛教寺院文化,而寺院中的建筑、雕塑、绘画以及金石碑文等都成为中国古代珍贵的文化遗产。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山西,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山西地区的佛教文化异常繁荣兴盛,是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

(洛阳白马寺)

隋唐时期的佛国

就在五台山佛教十分兴旺的时候,发生了周武帝灭佛事件(574年),造成了五台山佛教的衰微。直到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下诏:“五顶各置寺一所,设文殊像,各度僧三人,令事焚修。”这是五座台顶建寺度僧之始。

隋炀帝也笃信佛教,他曾亲临五台山避暑礼佛,并敕令造立宫室,在全国大兴建造佛寺之风;隋炀帝不仅崇信佛教,且崇尚奢华,大兴土木,山西的佛寺有增无减,山西的佛教较之前代更为兴盛。

李渊建立唐王朝后,把太原府辖境内的五台山看作是“龙兴之地”。在唐代20多个皇帝中,除了武宗反佛外其余大都崇佛,因此使中国佛教进入最繁荣的时期,也是五台山佛教的极盛时期。

(五台山台怀镇)

山西在隋唐两朝被称为河东地区,是北方重要的军政之地,佛寺的建造尤为兴盛,名刹大寺遍及全省。据历代僧传和方志统计,唐代在山西建有佛寺 290 多座,而且规模比前代更为宏大,由原来的一寺一院扩大到一寺数院,乃至一寺十数院。.

经过 1000余年的历史沉淀,仍有大批的佛寺存留于三晋大地上,中国佛寺将外国的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创造出灿烂的佛寺文化,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尤其是被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称为“二唐寺,瑰宝世间无”的唐建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东大殿,可谓是佛寺精品。

梁林的寻唐之路

梁思成发现五台山佛光寺的故事,一直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传奇故事。据说梁思成是在伯希和的《敦煌图录》中看到了莫高窟61窟的《五台山图》壁画,将它作为“旅行指南”,才发现了佛光寺。

在他发表于1945年的《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中,他如此写道:“敦煌石室壁画五台山图中有‘大佛光之寺’。寺当时即得描影于数千里沙漠之外,其为唐代五台名刹,于此亦可征矣。”六年后,梁思成又在《敦煌壁画中所见的中国古代建筑》中再次重申这一点,而这一次,《五台山图》便成为了发现佛光寺的“旅行指南”。

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中国营造学社调查队)夫妇抱有“国内殿宇必有唐构”的信念从太原开始,他们先是搭乘汽车,但在半路又要换成驮骡,沿着荒僻的山路,进入了山西五台县。稍作休整之后,他们并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奔往寺刹林立、香火缭绕的台怀镇拜佛祈福,而是在五台山外围险峻崎岖的山路上,迂回而行,似乎是在寻找着什么。

黄昏时分,他们被一寺庙所吸引:“在南台豆村镇东北约五公里之佛光山中,伽蓝是依着山岩布置的,正殿居于高台之上,俯临庭院,有二三十棵老松环绕,气势魁伟。一层高,雄大、坚固和简洁的斗拱,深远支出的屋檐,一望可知年代久远。但能比我们先前所发现的最古木构建筑还要老吗?”

带着满腹的疑问,梁思成一行走进了正殿,高大的佛像居高临下地俯瞰着他们,宛如置身仙林。就在这些大像之中,佛坛左端一位供养信女的塑像,却与真人一般大小。“这尊像人性充沛,与诸佛菩萨是迥然不同趣味的。”在旁的寺僧告诉他们,这尊塑像乃是唐代篡位的武后。

之后的几天里,他们一边测量,一边在大梁上寻找墨迹——他们在殿内后梁上发现“女弟子宁公遇”之名,而寺院内的唐石刻经幢上也刻有“女弟子宁公遇”,二者完全相同,更为宝贵的是,这个石经幢上明确记载有殿宇建设的时间:唐大中十一年,即公元857年——至此,佛光寺正殿(现称东大殿)的建筑年代已确定无疑。

梁思成后来写道:“这不但是我们多年来实地踏遍所得的唯一唐代木构殿宇,不但是国内古建筑之第一瑰宝,也是我国封建文化遗产中最可珍贵的一件东西。”

敦煌莫高窟61窟壁画五台山图中“大佛光之寺”。图片出自赵声良主编《敦煌壁画五台山图》

梵琳宝刹佛光寺

佛光寺坐落于五台县豆村镇东北6公里的佛光寺山腰,这里是五台山南台的西麓。寺宇依山而建,东南北三面为峰峦所环抱,西面是河岸开阔地。寺周松柏苍翠,环境极为幽静,寺内保存的历代殿宇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最佳实物资料。

相传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古清凉传》记载,燕宕昌王巡游至佛光山时“遇佛神光,山林遍照,因置额名佛光寺”,当时的佛光寺仅“佛堂三间,僧室十余间,尊仪肃穆,林泉清茂”。

隋唐时期,佛光寺名屡见于佛教僧人传记,高僧大德不绝如缕,成为五台山的十大寺之一。唐代时“河东节度使裴度奏五台山佛光寺庆云现文殊大士乘狮子于空中,从者万众。上遣使供万菩萨,是日复有庆云现于寺中”(《宋高僧传》卷 27)。佛光寺距长安路途遥远,寺中的“祥瑞”竟能远达长安,传到宫廷中去,可见寺院在当时的影响。

佛光寺航拍

布局

隋唐之际的佛光寺规模宏大,寺内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三层七间弥勒大阁,高九十五尺。尊像七十二位,圣贤十大龙王,罄从严饰”。在敦煌石窟第61 窟中有一幅五代或北宋初年绘制的五台山图壁画,西壁的一幅壁画高5 米,宽 13.5 米,面积达 60余平方形成三层平台。

山门前建有一方影壁,上书“佛光寺”,入山门后,三层平台呈阶梯状布置,一条中轴线自西而东直达东大殿。第一层平台上是宽阔的院落,院中立有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建立的陀罗尼经幢,北侧是金天会十五年(1137)建造的文殊殿,南侧与之相对的建筑已不存。

第二层平台上是近代重建的厢房,厢房后又各有建筑,形成南北两个跨院。北厢房后为明清时期建的僧院,院内有香风花雨楼,是佛光寺的藏经楼,院中还遗存有一方巨大的唐代莲花柱础,直径达 1.05 米,可能还是唐会昌灭法前佛光寺七间三层弥勒阁的遗物。

第三层平台利用土崖削成,陡然突起,平台中为陡峭的踏步阶级,两侧是石砌窑洞,东大殿就坐落在这个平台上,俯瞰全寺,气魄十分宏伟。

佛光寺东大殿

东大殿

东大殿面阔七间,长 34 米,进深四间,长17.66米,单檐庑殿式屋顶。大殿的前檐明间、次间和梢间共五间,装有厚重的板门,门板后还有唐代及后代游人的墨书题记,说明门板还是唐代的原物。

大殿的四周立有 22 根檐柱,柱子之间架有阑额,内槽的金柱上也架有阑额,组成大殿内外两层柱网,相互之间用梁枋联结,结成一严密的整体。柱网上是铺作层,也就是斗拱结构,最上一层是屋架。柱网、铺作、屋架三层结构,形成了稳定的大木结构。

殿内设平阑(天花板)层,将梁架分隔为明袱和草袱两部分。草袱位于天花板上,加工比较粗糙,梁架在屋脊的部分是一个三角形的结构,由两根斜撑相抵承脊,唐代称为叉手,这是一种自汉代以来形成的屋架上部的传统做法,一直沿用到唐代,五代、北宋以后就不再使用这种做法,所以这种做法可以作为唐代以前建筑鉴定标识之一。

东大殿的内外柱上共使用了七种斗拱,柱头斗拱七铺作双抄双下昂,向外挑出 2.02米,是现存古建筑中挑出层最多、挑出距离最远的。古朴而巨大的斗拱承托着深远的屋檐,粗壮的柱列,简朴的门窗装饰和舒展而平缓的屋顶,构成了唐代殿堂雄浑独特的建筑风格。

东大殿内

大殿内设有宽达五间、深一间的凹字形佛坛,现存唐代彩塑 37 尊。佛坛正面设5尊主像,中间是释迦、弥勒和阿弥陀佛3尊坐像,两侧分别是普贤和观音像。按佛教寺院的像设配置,佛胁侍的应是文殊与普贤二菩萨,但佛光寺中配置的却是普贤与观音。

专家们认为主要是因为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作为五台山的主要尊像,不能按常规设为胁侍,所以改普贤与观音胁侍。观音像最显著的标志是观音的宝冠上饰有阿弥陀化佛1尊。

主像前均有2尊胁侍和供养菩萨,释迦两侧还有2尊弟子。观音、普贤分别驾狮、象,坐骑前还有獠蛮和拂菻牵引。佛坛的前侧两角各有1尊天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佛坛南侧有1尊俗家信士像,这就是重建大殿的主要施主宁公遇,像盘膝席地而坐,发结绾髻,宽衣博带,面形端庄,目光平视,神态十分安详,是一尊典雅的唐代中年妇女形象。

大殿的两山墙下和后墙下筑有佛台,上存明代塑造的五百罗汉,现存 297 尊。在殿内前檐的槛窗下,塑有唐代主持建造东大殿的高僧愿诚像。愿诚是一个中年僧人的形象,身着僧衣,盘膝而坐,表情恬淡,神态沉稳,是中国早期写实人物造像的精品。在大殿佛座背面和拱眼壁上还保存有佛教题材的壁画,是中国现存木结构寺庙中唯一的唐代壁画。

文殊殿

文殊殿是佛光寺的配殿,位于第一层平台的北侧,坐北朝南。大殿面阔七间,长 31.56 米,进深四间八椽,单檐悬山顶,是五台山诸寺中最大的配殿。大殿前檐明次间及后檐明间均装有板门,前檐两梢间装直棂窗,柱头上施有五铺作斗拱,明次间施有45度斜拱,华丽而精美,是辽金建筑中独有的构造形式。文殊殿外观浑厚淳朴,与山西辽金时期的殿堂相比并无特殊之处,但是其内部的梁架结构却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孤例。

殿内为了礼佛的方便,采用了减柱和移柱法,在 550 平方米的殿堂内竟然只使用了四根金柱,殿堂内的空间显得极为宽敞。由于移柱和减柱造成柱网的变化,导致梁架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内柱上架设了巨大的内额,前檐内柱上的内额长达 14 米。

后檐内柱上使用了长跨三间的大内额,内额间加用斜材传递负荷,构成了近似现代“人字柁架”的屋架形式,这种复杂的纵架结构足以说明当时的工匠对木结构的特性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和掌握,以致创造出这种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绝无仅有的实例。

文殊殿的后柱间设有扇面墙,前设佛坛,上塑文殊骑狮像及胁侍菩萨和童子像,造型端庄,衣饰华美,应为金代时的作品。大殿的四周绘有五百罗汉,为明宣德四年(1429)绘制。

祖师塔

位于东大殿东南角的一座六角形砖塔,是唐会昌灭法前佛光寺内唯一的遗存,寺僧称为祖师塔。

塔平面六角形,一层塔身中辟有塔室,西南面开有一道券门,门头上饰有火焰形券面装饰。塔身的檐部出叠涩一层,中间饰有砖雕斗拱,每面九枚,上设三层莲瓣和叠涩,形成一个二层檐,檐上设有束腰须弥平座,上承二层塔身。二层塔身平面亦为六角形,塔身各角有倚柱,柱头、柱中和柱脚都用仰覆莲捆束,富有古印度风格。

塔身的西面辟有假券门,门额上饰有火焰形券面,门扉半启。塔刹部分由基座、覆钵及宝珠组成。塔造型奇特,仅敦煌壁画中有过相似的塔型,券门上的火焰形装饰、束莲柱及莲瓣都具有北朝时期的风格。虽然没有文献可证明其准确年代,但其典雅奇特的造型和装饰足以证明其是我国早期砖石塔中的精品。


星说旅游,一个“披挂上阵”的“旅游人”。

积极调整产品供给与服务;完善产品设计思路和服务;适应新需求、把握新趋势、切换新赛道。

疫情即将过去,期望每一位“旅游人”,以自律和诚信为引导,助力旅游市场有序恢复;我们要置身于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旅游行业大格局中,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更好地服务旅游者,在变革中开创新篇、行稳致远。

内容仅为个人见解,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各位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佛光寺   敦煌   斗拱   佛教   文殊   佛寺   山西   大殿   鲜为人知   古迹   唐代   壁画   千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