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史上最惨烈价格战”,释放几个大不妙信号!

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20多年来未见的“惨烈价格战”: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30多家车企近百款车型降价,力度更越来越大。继东风汽车最高降9万元、宝马降10万元登上热搜之后,丰田直接高喊“买一送一”……

那么,此次空前的车市价格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背后代表了什么行业趋势?对于股市汽车板块,以及对整个经济复苏预期都是怎样的影响?

分析认为——

车市已进入不惜一切“降价保量”保量阶段,不利于油车、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预期,利好充电桩设备和基建改造的期待;

而大降价背后,无论是对汽车行业的新能源转型,还是大的消费进一步深化复苏预期,都发出很不妙的信号;

股市汽车板块上周已先跌为敬,但负面预期显然还没释放完。

“降价保量”反映汽车行业接下来将发生几个重大变化

其一,今年车市的销售不说保持环比增长了,要实现同比增长的压力都巨大。而且降了之后,大概率今后就别想再提回去了。

这次的大规模降价,固然可能和国6B标准实行有关,但核心原因还是为去库存,也就是车子卖不出去的无奈之举。注意到,不少车商都承认,现在这种价格战已经不是零和博弈,而是负和博弈,是“自杀式”的降价。但也有不少车商明确指出,降价的情况预计将持续到五一之后,二季度的表现将决定生死。

这都说明了现在车市销售困难和车企预判的悲观程度——这对汽车板块中期看法可不是好消息。

其二,汽车行业整体产能过剩,今年行业内将迎来一轮大洗牌,销量将更加集中在规模效应突出、成本及营销控制能力强的头部企业,而销售排名靠后的企业会死一批或被并购一批。

尤其是标志着今后燃油车的日子更难过了(特别是在中国滋润已久的日系车)——汽车板块内部的加剧分化也是必然。

另外,连带着二手车市场和汽车后服务市场今年也会面临相当大的挑战,这从各地维保机构跟随开始搞各种促销也可见一斑。

其三,新能源取代燃油车是一个趋势,但不代表是现在马上。因为基建和小区改造都是硬投资,需要时间,改造速度可能赶不上销售速度,导致买了电动车没有家充的人体验越来越差。因此,电车狂飙一段时间后,大概率就会进入一个缓慢爬坡期。

好的一面是,接下来如果想让电动车迎来新的爆发,需要新一大波基建的投入。比如高速服务区三四个充电桩肯定是不够的,需要三四十甚至更多,才能支撑起这么庞大的用车规模。所有的市区停车场,可能都得改造,配上大量超级充电桩。

因此,相对于今年整车和零部件市场的增速回落,充电桩等储能可能继续保持更快的增长补短板。

车市打骨折也是消费复苏进一步深化“面临困难”的写照

其四,消费复苏在经过酒店餐饮旅游民航商贸的强势复苏后,要进一步提升复苏的水平,面临较大难度,可能进度会放缓。

的确,现在一到周末各大景区、商场人满为患的局面更甚于疫情之前,但这类消费的疫后报复情绪居多,但这类日常消费是无法与汽车地产这两类大宗消费的规模以及产业链带动力可媲美的。

注意到,乘联会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累计销售车辆265.7万,同比下跌21%。并不是光油车下跌,而是油车加电车跟去年相比一起跌,这种信号非常危险!

因此,电动车现在不断降价,看着是好事,其实对消费市场并不是真友好,很多人变成了“等等党”——这让消费进一步向大宗消费复苏深化,成了大难题。

其五,现在这种大规模降价,可能会导致大家形成通缩预期。觉得就不买,说不定还要降,而这种预期非常可怕,萧条是会传染的。

上周公布的最新通胀数据可以看到,大水漫灌下,2月CPI也只涨了1%,环比甚至由上月上涨0.8%转为下降0.5%,好消息是通胀没起来,坏消息是面临更危险的通缩可能性。

消费是顶层决定接下来拉动复苏的重中之重,而房地产和汽车又是消费里的两个重头,因为他俩都关联着一堆产业,所以如果车市萧条得太厉害对经济整体复苏和就业等冲击会很大,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价格战   油车   通胀   基建   新能源   不妙   惨烈   电动车   车市   汽车行业   板块   信号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