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发展江苏,规划3个都市圈,计划7个综合交通枢纽

近年来,江苏省经济飞速发展,在“十四五”规划中,江苏省提出了“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将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打造“两心三圈四带”等经济发展战略。这里的三圈就是指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它们汇集了江苏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本文将对这三个都市圈以及七大综合交通枢纽进行详细介绍。

苏锡常都市圈

苏锡常都市圈是以苏州为核心的一个都市圈,苏州市是中国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园林之城,被规划为联合无锡、常州共建的“苏锡常都市圈”核心城市,未来将加速融入大上海都市圈。根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苏州市的GDP总量达到了22718.3亿元,同比增长8.7%,继续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势头。

无锡市是一个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其工业化程度较高,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同时,服务业也在快速发展,该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反映出该市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常州市也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其产业结构比较均衡,既有传统制造业,如纺织、机械、化工等,也有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电子商务等。据悉苏锡常都市圈是江苏省内最大的都市圈,总面积约280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300万。它是江苏省内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心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

南京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是指以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南京都市圈经济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南京市是国家重要的科研和制造基地之一,拥有一批优秀的高科技企业,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南京都市圈是中国第一个规划建设的跨省都市圈,包含3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和16个县,总面积为6.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3545.96万里,地区生产总值为39997.54亿元。南京都市圈地理位置特殊,连南接北、承东启西,是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传导区域,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徐州都市圈

徐州都市圈位于中国江苏省的中部,是一个以徐州市为核心的经济区域带,涵盖了苏鲁豫皖四省,包括江苏的徐州、连云港、宿迁以及安做、山东、河南部分城市。总人口达到3188万人,面积4.8万平方公里。徐州都市圈是江苏省重点打造的三大都市圈之一,也是全国综合实力排名前15的城市群之一。

根据已经出台的《徐州都市圈规划纲要》,徐州都市圈将强化徐州市的中心城市功能,形成以徐州主城区为核心,沿陇海线这一条轴线所构成的"点轴'空间结构。徐州都市圈的发展目标是重点打造金融、产品深加工、物流信息、文化旅游、特色名优食品制造、纺织、中医药开发和制造、信息制造业,重化工、钢铁、重型机械,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群,成为苏北地区首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实施全江苏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

七大综合交通枢纽

1、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据《南京市“十四五”城乡建设规划》记录,南京将启动禄口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成南京北站,完善“米”字形高铁网,全力消除都市圈高速公路“断头路”;建设宁马、宁滁、宁仪扬等城际轨道及市域(郊)铁路,至2025年,都市圈1小时通达实现度达80%;在市内,建成和燕路、仙新路等4条过江通道,开工建设锦文路过江通道;持续打通跨区连接道路,加密地铁线网,至2025年,全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550公里以上。

2、徐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徐州是中国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和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优势。它被认为是江苏省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被称为“五省通衢”。徐州已经建立起了铁路、航空、公路、水运和管道“五通汇流”的现代交通体系。8个方向已开通了5个高铁线路。观音国际机场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的航空口岸,已开通6条国际和地区航线和30余条国内航线。此外,徐州还有7条高速公路环绕城市,连接全国各地。徐州是全国通达性最好的城市之一。

3、无锡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据《无锡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基本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实现1日通达国内外主要城市、2小时畅达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30分钟覆盖苏锡常都市圈主要区域、30分钟快速通行市县(含机场)

4、南通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到2035年,南通将依托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和南通新机场空铁枢纽,全面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与上海、苏州、嘉兴共同打造成以上海为核心的“1+3”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成国家、区域、城市圈多层级的通达全国、便捷联系区域及周边城市、覆盖南通各区县的运输通道,全面实现交通网络立体化、一体化,基本实现交通网络国际化、现代化。

5、淮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淮安打造内河航运中心及航空货运枢纽,推进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连云港国际枢纽海港联动发展,形成综合交通发展优势合力,强效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6、连云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陇海、沿海两条干线铁路和同三、连霍两条中国南北、东西最长高速公路在连云港交汇

7、苏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到2035年,苏州现代综合立体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完善,支撑现代国际大都市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加强,“123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基本形成,其中“123出行交通圈”是指市域各板块1小时通达、上海大都市圈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123快货物流圈”是指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总之,都市圈和交通枢纽的形成有助于加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和区域一体化,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整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具备发达的交通枢纽的城市,可以吸引更多的产业投资和人才流动,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些举措旨在加强江苏省内部和外部的经济联系和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和优化,为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目标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枢纽   交通   徐州   都市   江苏省   南京   江苏   全国性   通达   计划   国家   城市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