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消除指南》:做,就对了


一下课,小美老师就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跟同事们抱怨:“太过分了,早上一查作业,竟然十几个同学没完成!昨天刚提醒过!”

“现在的学生,都要老师催着写作业。”

“家长也是的,难道他们不明白每天都应该抽出时间来关注孩子的学习吗?”

一时间,同事们纷纷吐槽。看来,不靠谱的家长跟不懂事的孩子一样多。

换成以前,我一定会加入这“吐槽大会”,然后一个早上的时间就在抱怨中一闪而过,再用接下来的时间来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

但读了《胡思乱想消除指南》这本书,我只在心里笑一笑,拿起“橡皮擦”把这些想法轻轻擦除。


《胡思乱想消除指南》的作者是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莎拉·埃德尔曼。

书中对认知行为疗法的介绍通俗易懂,覆盖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几类消极情绪。针对每一种情绪问题,作者提供了极具实操性的解决方案和练习,帮我们挖出情绪背后的错误观念,用思考和行动扭转感受,远离不健康的思维方式。著名心理师李松蔚极力推荐,他认为这是最适合大众阅读的一本。

确实,胡思乱想是我的常态,所以一看到这本书,题目就紧紧地把我拽住了:原来有人专门研究胡思乱想,原来胡思乱想是可以清除的!想一想,如果大脑中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思维垃圾都能用消除笔通通抹去,还自己一个干净、清爽的大脑,岂不美哉?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简直为书中列举的一个个事例惊到了。难道作者潜入我的大脑?我过去、现在、白天、黑夜产生的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想法都被捕捉到了?是的,太神奇了,书中的例子一定有你的影子,他们再熟悉不过了,他们就隐藏在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

罗谢尔的一位同事和她在办公室里遇见时很少会打招呼,让她感到很不爽。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位同事有严重的社交焦虑,他这么做是由于胆怯,而不是对罗谢尔不满。

“斯黛拉不久前在花园里种下的两株漂亮的兰花被人偷挖走了,她气疯了。

“莫迪常无法决定点什么菜,他不管点什么,到头来总会后悔。吃到一半的时候,他会想:‘我应该点鱼而不是牛排。’”

……

怎么样,你是不是也会跟他们一样,总会胡思乱想,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让自己的情绪低落,却无可奈何,那种感觉糟透了。

其实这些例子之所以如此常见,是因为我们大概率会在生活中碰到类似的问题,有的人会一笑了之,早早走出来。而有些人就会陷入无休止的思维反刍之中,从一开始的愤怒、焦虑,到后来的自我攻击、痛苦、郁闷……

怎么办?如何消除胡思乱想?书中从常见的情况入手,如挫折,愤怒,焦虑,抑郁,难沟通,自卑等,通过认知疗法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按图索骥自己解决问题。

我读了这本书,给自己总结了一个极简消除法——做,就对了。

“做”的第一步,书写。

写下你胡思乱想的原因、过程。再面对自己所写的内容进行梳理,并且一一加以反驳。

为什么“做”的第一步要强调把你所想的内容写下来?因为当一个又一个想法在脑中盘旋,他是杂乱无章的,同时又是无限循环的,他们还有可能碰撞出一个又一个级别更加厉害的想法。胡思乱想的模式由此开启。把它们写下来,除了把想法从脑中移出来,同时还可以进行梳理,你会发现你思维反刍的不过是这几个要点而已。

有了相对清晰的思维要点,再针对错误的想法进行反驳就显得轻松多了。你完全可以照着书中列出的几种错误思维对号入座,学着进行反驳就行了。比如“以偏概全”“妄下消极结论”“贴标签”“杞人忧天”等等。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本书当作心理健康工具书,需要时加以查阅。

书中有很多特别实用的关键句,读一读就能消除很多的错误的想法。

“烦恼是生活中无法避免的,生活中经历挫折很正常。

“从现在来看,那时候换一种做法可能更好,但我当时并不知道,我当时只能根据有限的信息做决定。

“期望每个人都以我的标准做事并不现实。

“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也是。

“我的愤怒对对方毫无影响,深受影响的只有我。”

……

你的很多错误认知,通过以上的“反驳”,很容易改变,从而有效地叫停自己的胡思乱想。

像小美老师,当意识到自己又要开始胡思乱想时,就可以拿出纸笔,写下来:学生不及时交作业,家长应该重视并起到监督的作用。但是,我好像没有能力让所有的学生和家长做到这一点,我很失败。

接下来,就是“反驳”环节。哦,这是属于书中提到的“应该的滥用”,虽然我希望每个家长,每个学生都要重视学习,但显然不可能。总是有那么几个家长,学生不靠谱,“我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按照我的标标准来做。”书中的这句关键句完全可以在这里运用。

“做”的第二步,行动。

明白了症结所在,接下去就是要罗列出切实可行的积极行动,然后努力去践行它。

就像小美老师,停止了抱怨,接下来就要开始罗列行动清单,再积极地付诸行动。她可以和学生交流,明白为什么不及时交作业;也可以和家长沟通,提醒这段时间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还可以让组长帮忙督促补上。如果是作业难度过大,可以考虑分层布置作业……

记得有一次,我打电话给在学校当中层领导的老同学,准备向她咨询一些升学的情况。可是,打了两次,电话都没接没回,微信留言也没回复。刚开始,我还能用最近刚开学,学校事儿多来安慰。慢慢地,脑子里的声音就变了频道:“她是不是删了我的联系方式?”“是不是什么时候得罪她了?”“当领导了,估计是不想理我了。”

结果两天后她打来电话说白天确实太忙,等晚上想起来了,发现太晚打电话会打扰我休息,因此就等到现在才回复。而我,这两天脑子里却充斥着种种无用的想法,挥之不去。

读了这本书,自己的反应完全可以改变,可以轻松地觉察到自己此刻正在胡思乱想,这在以前并不那么容易做到。接着就要按下暂停键,告诉自己去积极去“做”。要么安心等待,要么再联系一下她,问明情况。不管怎么做,结果怎样,都比胡思乱想更好。

《胡思乱想消除指南》用大量的生活事例告诉我们,不管是动笔写还是积极的行动,都能把我们从胡思乱想的泥潭里拯救出来。读完确实能感受到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让生活简单、轻松许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胡思乱想   作业   对了   情绪   想法   思维   家长   错误   老师   时间   指南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