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这份工作的意义

那天在网上看到一句自认为很精品的评论: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普通人如果改变不了什么,那就只能降低欲望,找寻自我,让心灵回归自然与平静。

对于物质生活,我似乎一直要求很低,吃饱穿暖即可,不买化妆品,不买名牌服饰鞋包,不戴金银首饰。一直觉得《红楼梦》里的那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是我对生命的真实认识,既然人生本就是一个磨难中带有酸甜苦辣的过程,为什么不能保持初心,享受这个生命的过程呢?

然而,生活在这样的物欲横流快节奏带来的都是泡沫效应的社会,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似乎不容许我过度佛系。虽然我的父母一生本分老实一直都能照顾好自己,我的一双儿女也乖巧懂事,对物质生活要求似乎如我一般淡然。这一切或许给我浮躁的内心一抹安定剂。

然而,不可能不工作,毕竟要保障基本的吃喝用度,却发现只要上班就有内卷不停地消耗着我。比如,以为当一名普通的教师,教书育人,和心灵纯净的孩子们打交道,不需要过多尔虞我诈,却不曾想,学校也是有利益圈的,有人想发挥巩固权力,有人想往上走得到更多,就算你不想参与,也一定会被带入各种内卷,最后在力图自保的时候,却发现别人质疑我才是发起内卷的其中一员,可笑至极吧!

进而现在是越来越怀疑自己的工作意义了,领导会天天给我们洗脑,要做学生的贵人,不要做他们的罪人,学生不懂事不去努力,我们不可以放任不管,要有责任心,要去鞭策去引导他们成才成大器。有时候我会在日常鼓励完学生之后,面对他们热情一两天之后又变得无动于衷时,内心深处的那种苍白无力感,随着年龄的递增而越发明显。我只记得当年自己求学考试时是自己适合读书而已,而非被各科老师洗脑鼓动转化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现在太卷了的缘故吧,那时候读书也很辛苦,但那是自愿的,而不是被拉着一起,或许是因为当时我很自觉,暂时是不需要被洗脑才去发奋图强的那一类吧。

我只知道,看到读高一的女儿早出晚归,那张努力上进、坚韧忍受却憔悴的脸让我很心疼,一周六个晚上到十点半才下晚自习,到家再加十分钟,据说高三每天规定到十一点才能下自习,试图和班主任表达不是很想遵守那么多时间规定的时候,又被被同化了的班主任洗脑:“有些规定还是要孩子去适应,毕竟以后到社会上去是集体,再有能力不合群不按规矩办事也不行。”

其实当时我内心真正想的是,就算进工厂打螺丝钉,也不一定如现在的求学的这些孩子们一般,天天七点干到晚上十点半吧!或许有人也会如办公室的另一名老师所说的那样,现实就是打螺丝钉有打到凌晨两三点呢,哦,看来,现在吃了学习上的一周六天七点到十点半的螺丝钉的苦,是为了可以逃脱未来的天天熬到凌晨两三点的夜班,真是可以啊!

这种吃不了学习的苦以后怎么吃生活的苦,我现在也是越来越反感了,当年我也如这般起早贪黑吃了学习的苦,现在做了一名老师,却在继续这样的生活的苦,还要继续给学生洗脑,让他们觉得一定要吃这种学习的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螺丝钉   物质生活   物欲横流   班主任   内心   当年   意义   晚上   老师   教师   社会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