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上调,2023年养老金调整,是按工龄上涨吗?


视频加载中...

根据公开报道,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发布,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其中加强社会保障服务部分包含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确保了各地区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二是,连续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三是,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保障城乡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是政策给予老年群体的一项享受社会养老的福利。

四是,稳步提升城乡低保、优待抚恤、失业和工伤保障等标准,旨在救济帮助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最困难成员。

另外根据新华网2023年3月6日发布的《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关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部分明确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深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二是,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完善生育支持措施和应对人口老龄化财政政策举措。

三是,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安排1567亿元,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四是,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系,做大做强战略储备基金。

按照上述情况来看,2023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继续上涨,并实现我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第十九年连涨,进而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扎实做好民生保障。

那么,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上调,2023年养老金调整,是按工龄上涨吗?

根据近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发布的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通知来看,一般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调整范围,二是调整水平,三是调整办法,四是资金来源,五是组织实施。

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发布的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关于调整办法部分均明确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并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统一,其中一般包含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定额调整体现养老金调整的公平原则。

二是,挂钩调整体现养老金调整的激励机制。

三是,适当倾斜体现养老金调整的照顾原则。

四是,特殊调整体现养老金调整的政策关怀。

另外2022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要进一步强化激励,适当加大挂钩调整所占比重,应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和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

这也就意味着,基本养老金水平高的退休人员,或者是缴费年限长的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时上涨的金额将会更多。

最近有不少退休人员提出疑问:2023年养老金调整,与退休人员工龄挂钩吗?

所谓工龄,指的是职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保险待遇中所指的工龄,尤其是养老保险中所指的工龄,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连续工龄和缴费工龄。

一般来说工龄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其中一般工龄不限定于在同一个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而本企业工龄一般为在同一个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养老金调整时所说的工龄,指的是国务院1978年6月发布的《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中规定的连续工龄,一般是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作年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缴费年限,包含视同缴费年限。

而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养老金调整时,主要依据的是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而非企业工作年限或者本企业工龄。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山东省2022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为例,关于与本人缴费年限挂钩部分规定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对15年(含)以下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1.3元;16年以上至25年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1.5元;26年以上至35年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1.7元;36年以上至45年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1.9元;46年以上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2.1元。

二是,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等折算增加的年限;缴费年限不足1年的,按1年计算。

以江苏省2022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为例,关于与本人缴费年限挂钩增加部分规定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缴费年限15年及15年以下的部分,每满1年每月增加1.4元;15年以上至25年以下(含25年)的部分,每满1年每月增加2.2元;25年以上部分,每满1年每月增加3.8元。

二是,按缴费年限月增加额不足21元的,按21元增加。

三是,本人缴费年限包含视同缴费年限,但是不含折算缴费年限。

因此,按照上述情况来看,2023年养老金调整,是否按照工龄上涨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如果企业职工曾为机关事业单位或国企员工,其在机关事业单位或国企工作的年限可以认定为具有法律意义的缴费工龄。

二是,机关事业单位或国企退休职工,其对应的工作年限可以认定为具有法律意义的缴费工龄。

三是,如果为企业职工,退休前没有机关事业单位或国企工作经历,对应的本企业工龄,将无法认定为具有法律意义的缴费工龄。

综合上述情况来看,养老金调整时的缴费年限的认定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

二是机关事业单位或国企职工参加工作年限。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江苏省某企业职工,1985年参加工作,2021年办理退休,对应工作年限为37年,本企业工龄为37年。

需要注意的是,江苏省自1992年起开始实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对应其职工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为31年。

其参加江苏省2022年养老金调整时,缴费年限挂钩部分将按照31年进行核定,对应缴费年限挂钩调整金额为:15 1.4+10 2.2+6 3.8=65.8元。

如果山东省某机关事业单位人员,1985年参加工作,2021年办理退休,对应其工作年限同样为37年,则对应工龄为37年,实际缴费年限为8年,视同缴费年限为29年。

其参加山东省2022年养老金调整时,缴费年限挂钩部分按照37年进行核定,其中就包含了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龄。

缴费年限挂钩调整金额为:15 1.3+10 1.5+10 1.7+2 1.9=55.3元。

综合上述情况来看,2023年养老金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是否按照工龄上涨,主要看其工龄是否为具有法律意义的缴费工龄或连续工龄,不同的退休人员,对应计算的缴费年限也是不同的,养老金调整的金额也是因人而异。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工龄或者缴费年限仅仅是养老金调整时的一个参考因素,影响养老金调整时上涨金额的高低,包括年龄、基本养老金水平、缴费年限等,一般来说缴费年限越长,缴费档次越高,对应养老金上涨金额相对越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评论,感谢您的点赞和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工龄   养老金   江苏省   养老保险   国企   年限   金额   机关事业单位   基本养老金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