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桃园的秋天

我有幸在今年的夏季别过了嘉兴勺园花的绚烂,又逢秋季走进了千桃园秋叶的静美。提起皋亭山千桃园,它坐落于杭州东北部的丁桥附近上塘河北侧。有诗日:“烟雨桃花夹岸栽,低低浑欲傍船来”,这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写下的诗句。当年桃花夹岸上塘河,是京杭大运河进入杭城的必经之地。江南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为我搞好文学创作寻觅到了一个新的安放灵魂之场所。

我到千桃园秋天的这个季节,虽没有了夏天的热烈灿烂。然而当置身于千桃园的花如锦工作室进行创作之时,犹感这里的秋天更多的是沉静和内敛。倘若讲起大自然,其实每个季节都有属于自己的美丽。秋天,千桃园它仿佛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比春天更富有绚丽的色彩。

我在嘉兴曾对勺园赋过一首小诗:“乱眼三分醉,南湖柳色新。白云天际远,紫燕绕勺趣。绿野邀闲客,提篮问暖春。红妆吹笛哨,乡女笑弯身。”我想,这首诗虽然描写的是勺园的春天,但秋天千桃园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妩媚,夏那么火热,冬那么含蓄。因此我更热爱千桃园的秋天。当我步入千桃园的秋天,这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十里桃园却如同一个历经红尘喧嚣的女子,它恰如一个人的成长,渐渐走向了成熟安静,不再喧闹,不再像小女子那样不谙世事,而是学会了从容淡定。

笔者在皋亭山千桃园经历了秋天的风,在花如锦聆听着秋天的,千桃园它构略成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让我对皋亭山千桃园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眼前的花如锦这座仿古建筑的轮廓,任一抹淡淡的怀想,在不经意间它的影子却散落在院中的一池秋水里。这时,我不难发现它的周围在优雅环境映衬下,那些五颜六色的银蒿、亚菊、一叶兰、佛甲草、浓香茉莉正拨弄满地的秋晕,让我在此轻叩一帘心事。尽管这几天千桃园秋雨缠绵,却听着是一种雨打芭蕉声声不息生机盎然的回响声。

着实讲,千桃园的秋雨与作家张爱玲的那篇《秋雨》散文所描写的境况有些截然不同。千桃园虽说是杭州2013年新开发的一座旅游景区,然而它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还可以诗为证:“皋亭山下多春风,千树万树桃花红。”、“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与浅红”、“杜宇青山三月暮,桃花流水一溪云”、“那知竹院重逢处,尚有桃花千树开”苏轼《游佛日寺》便出于此。这些诗篇都可见证历代诗人歌咏桃花、赞颂千桃园的美好。如今千桃园欣欣向荣的景象,让我心旷神怡,尤感在这里的人生况味是另外的一番景象。

千桃园几许秋雨、几缕秋风,就把花如锦院子里的几朵菊花催开了,白白黄黄的花朵在风中摇曳着,与粉红的月季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我站在花如锦这座具有仿古风格的二楼上,从那木制雕刻别致花棱的窗户外,抬头嘹望千桃园的上空,只见被秋雨洗过的天空瓦蓝瓦蓝,风,带点柔柔的风情轻拂而来。笔者这时一脉心绪,仿佛与那些芭蕉随风轻轻摇进秋的怀里。这时,我又静坐在这座娴静小院的长廊里,听着那些儿在枝头唱起了清歌。眼望着附近那座青色如黛的皋亭山,让人记起了辛弃疾的那句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在此观山赏景触目生情,让人油然而产生了对千桃园大自然景观的一种陶醉感。

进入十月末,笔者在千桃园仿佛是情感入秋,一切都显得静美,安逸,一切,又都是那么的诗情画意。叶儿在风中飘飘,云儿在天空悠悠,千桃园那是一种温馨的画面,一种久违的气息。生命中,一个季节,亦或一个心动的人,转瞬走远。可是,我那些许多情愫让它在这里慢慢的沉淀下来,回忆前半生尽管游览了许多名山大川,但千桃园的秋天仿佛与众不同,却留下了笔者是人生的一份永久温存的美好

有时,我静静的伫立在花如锦二楼的窗前,看云淡风轻,眼望着皋亭山的一片深绿,盈一怀风香满袖,吟一阙秋水长天,尤感人生如梦,让人在此感慨万千!笔者习惯用文字慰冀灵魂,习惯在一首清雅的音乐中,驱逐生活的喧嚣,让心灵轻盈。眼前花如锦院落中的红杉树枝头上的嫣红,和飘落在草地上树叶的秋黄,浅浅的触动着我的心绪,让我静下心来认真的从事写作。……

每逢傍晚夜幕降临之时,唐诗宋词让我有幸在花如锦柔色的灯光下阅读,欣赏历经千年的唐风宋雨的清新格调令我耳目一新。一 卷卷书页上,唐朝的诗人仿佛从字里行间向我走来, 一袭古装, 风姿万千。 既有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古朴雄浑的陈子昂,也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飘逸洒脱的李太白,还有壮志未酬的杜牧,沉郁顿挫的杜子美?这时,让我沉浸于花如锦的静思中,犹感置入千桃园那“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的这种唯美意境……

相比起来,宋朝的才子似乎更加幸福。在那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宋朝始终是文人的天下。 那些读书的才子,始终是在浅吟低唱,不但能唱尽儿女痴情缠绵,还能在无眠之夜 泣诉“十年生死两茫茫。” 更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挥刀直击胡虏,踏破贺兰山缺。” 的凌云壮志的情怀。

遥想当年岳飞的《满江红》,宋词中那充满硝烟的战场, 是多少热血男儿心之向往?哪怕一生功名化作尘与土埋葬, 也要望尽八千 里路云和月,壮怀激烈。

其实, 唐诗也能委婉, 委婉起来似深巷杏花。 宋词也能壮阔, 壮阔起来亦能淹没六朝往事。

唐诗宋词,传唱千年。诉不尽的人间苍凉,写不完的悲欢离合。万里征战沙场、大漠风烟 天涯、长河落日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唐诗宋词,穿梭于千年历史,笑看那些风花雪月。 一曲箫音,一把古筝,吹散了唐风,弹落了宋雨。唐诗宋词的世界,可以载酒江湖,行走天 下,更可以奔赴战场,杀尽胡虏。今晚在这个时辰,让人在杭州千桃园思绪万千,诉说着我的人生经历。人虽很平凡但思想并不平庸,因此在这里能体验特殊意境下撰写“皋亭山历史文化名山”的一种韵味。 秋吟唐诗宋词在千年的钟声中余音袅袅,在千年的沉淀中惹人沉醉,在字里行间中,渐行渐 远……

唐诗被后人誉为“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从李白、杜甫等诗人身上,人们不难看出“风”和“骚”以来优秀传统的回响。宋代文学特殊成就是词。宋代优秀的词家把这种长短句诗体运用到出神入画的地步,有着強烈的感染力。可以说,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神采的篇章。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花如锦优雅环境中,让我挑灯夜读唐诗宋词真乃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在千桃园不仅让我获得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对唐诗宋词文学学习的收获也让我受益匪浅。

往事越千年。试问?唐诗宋词中谁的泪花,浸润了谁的?在花如锦那一抹凝眸的温柔里,让人置身特殊环境中依旧在追求事业,让理想深藏着的那一颗真心。今天花如锦的木门里它述说着笔者曾在这里鲜为人知寂寞中从事写作的故事,述说着这段时间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因此笔者常以感恩之情感谢上苍赐给我一个文学创作的空间。看来这平淡的日子,它始终没有被泛黄的岁月尘封,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我的文化创意题材作品也将会有新的收获。

因此说2018年千桃园的秋季是笔者在这里难以忘怀的秋日。它情似飞花入梦中,一剪相思,一抹心事,一种夙愿。笔者把亲身经历写入散文里,在杭州还将续写三千余年皋亭这座历史名山的文化之魂,以此见证我对皋亭山千桃园及花如锦的一种深情。

光阴缱绻,终成老旧。我从东北的松嫩平原,到华东长三角的皋亭山,这八千里的路云和月,一路经历,一路感慨,让一颗素心渐渐淡定从容。今执笔一纸素笺,折叠着缘深缘浅。一如,那些用温情堆满的记忆,飘袅蔓延。最好的日子总是随着年龄的渐增毫不留情地逝去,只留下生命里的静好。花开有意,花谢无语。皋亭山与上塘河山水相依,我与千桃园天涯咫尺的妩情感积累了许多。人生,应以事业为重。我坚信与人相交须真诚相处,真挚相待,如与友人优势互补,实现创作成功的这一夙愿也足以暖透流年 。

千桃园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只有保持着独立的绽放,才能展现生命的美好。于生活中,只有保持着一颗素雅、芬芳的心,淡然行走,一路捡拾,一路珍藏,才能体会到生命所包含的意蕴,才能感悟到时光庸常的静好。

晨起,我在千桃园散步,听鸟儿在树梢叽叽,看皋亭山的翠绿,走在千桃园的林间小道,撷几缕天边云锦,采几滴花间清露,织就一篇暗香的情话,寄予心香一脉。秋天,在千桃园我坚守内心的清喜 ,就如灵魂深处的那份懂得,清寂的念在心潮涌动,就在那一朵花蕊里,在一片叶脉里,在朝暮掩映的苍翠里,在晨曦微启的阳光里,无论何时念起,都有着不可言喻的美丽。

写这篇文章,时隔十天之后我便离开了江南,返回东北黑龙江家乡的鹤城,千桃园,你依然在皋亭山,然而隔着时空,我们仍可在文字里相遇。今天,这晕开的墨迹熏香了四季,温情的话语旖旎在心底,拈花成曲,嫣然成画,感恩时光,让我在寂寥的日子里,还能用文字写出关于光阴赠予我的种种感悟与欢愉,千桃园明媚依然如你,花如锦静好依然如你,而皋亭山的青山岱丽依然在上塘河岸旁屹立……

千桃园的秋天,是一首静美而又婉转的诗,上塘河碧水映晴空,清画月明,盈一怀婉约,将一笺心语吟成满纸风情,让斑驳的印迹诉说着秋水长天的故事。人生念尘世里的好,看细水长流,读岁月的沧桑与况味,读眼眸深处眷眷的情意。时光将满池荷花,化成浅浅的欢喜,在静好的光阴里,沉淀出饱满清丽的色彩。我想,花如锦可做一个安静的女子,在风起水落的日子里,拥有一颗平淡安暖的心,让诗意的念想,和让我的文化创意在千桃园似玉,触手生温。

千桃园的午间艳阳高照,然而晚来风过眉梢的时刻,且略感有些凉意。当江南进入十一月的天气它像人的心情,总是飘忽不定。然而,时光是薄的,岁月是瘦的,只有上塘河池塘里的莲是清芬的。

有人称:“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当漫步在拥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千桃园,我须从文学经典《诗经》中去追忆那些美丽的诗篇。并借助《诗经》的琴:以弦底的松风诉千桃园的古今。她清清为你娉婷,拂去了俗世潋滟。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秋风漫卷。泅一笔寂寂时光,舞一阕水墨云烟。在千思百念间,让蒹葭苍苍的水湄,缠绕着穿越时空,希望有朝一日盼孔雀东南飞与之千桃园相聚。让《诗经》和《乐府》那些美仑美唤的诗篇在千桃园有荷风的静水岸边缱绻呓语。千桃园的池塘心莲朵朵,平仄的词句间泛起丝丝温柔。我回眸千桃园的秋天,赞美那一朵温馨的笑语,为千桃园书写一篇篇散文,以此表达对皋亭山千桃园创意文化一种执着的追求。…

时光是支精湛的笔,横撇竖捺写就了光阴的故事。我的前半生,一路走来,历经酸甜苦辣,有明媚,也有忧喜,我无需伤怀,也不必叹息,只需收藏那些感动的章节和萦绕在指尖的暖意。今置身于千桃园花如锦,写这篇散文以表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千桃园优雅的环境让我记起了唐代诗人杜甫的那首《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诗。杜甫这首名诗与众不同是无一句抒情、都是写景,但景中又无不寓情,诗即对仗工整,又绕有余韵。这首诗不仅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大“文化”价值,而且充分展示了“文学”创作的艺术魅力。

人生,你须有思想、有味可寻,须有创意、有文章可作、有清淡的欢愉、也要有文学知已、同时拥有眼中有慕,心中有善的思想品德。以毕生的精力,努力创作出好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使生活更加充实,才能让人生更富有生命的价值。

一个人虽无法把握生命的长度,无法左右尘世的风霜,但要常怀良好的心态,累了,歇一歇,烦了,走一走,让一颗被尘世浸染的心去接受大自然的洗涤,让浮躁的心在清风里归于恬适,让平淡的日子抹上一缕花香的清逸。秋天,我在千桃园欣赏白云出岫的美丽,在皋亭山感受山涧清泉的从容。

千桃园的秋天仿佛是生活一帘深远绵长的诗歌,我在用真情书写,有婉转,也有曲折。在千回百转的幽梦间,却禁不起一场花事的衰落。慢慢的,学会了平和,只需放慢前行的脚步,便能真切地欣赏到身边的美景。慢慢的,学会了珍惜,一份素淡的心境,更能品味到情意的珍贵。我知道,真正的感情是不会被时光淡化,会与时日共长。光影交错中,一份别样的情怀,历经红尘的漂染,仍依稀闪烁着最初的感动和美好。文章里那些温暖的章节,那些流泪的画面,生动着记忆,璀璨着华年。千桃园如同刘禹锡的那首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无限壮美的心情。

临别时我望着千桃园上空的明月挂在树梢上,夜风絮絮的吹着,寂静的花如锦的院子里,我似乎能听到落花的声音,榆梅在这个季节越发葱郁,生的繁枝叶茂,让半个院子郁郁葱葱。我只是安静的坐着,在窗台旁静静地聆听着秋天的声响 。那些,安放在时光里的素念,是岁月里,爱的温馨。翻一卷清词,拈花微笑,心中有流水的声息。在千桃园让丝丝缕缕的情愫融进生命,永远记在心底……


邱国柱

写于杭州江干区皋亭山景区花如锦工作室

二0一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桃园   秋天   青山   创意   秋雨   笔者   桃花   千年   时光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