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更多的黑颈鹤在尕海度“蜜月”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黑颈鹤,对于草原上的藏族群众来说,具有着特殊的意义:传说中,它是大英雄格萨尔王身边无所不能的牧马神;如今,这些藏族群众口中的“高原仙子”,成了当地生态变化的见证者。

(甘肃)黑颈鹤在尕海湿地翩翩起舞。张勇 贾赓 摄

阳光充足、草水丰美的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尕海湿地,如今已经是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

“黑颈鹤、雪豹,保护区现有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56种。”谈起野生动物,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副主任薛慧如数家珍,每年冬季,黑颈鹤从青藏高原出发,在这里进行歇息整备,便再次踏上前往云贵高原越冬之旅。

保护区地处甘南州碌曲县,保护区总面积24.7万公顷,其中湿地5.8万公顷,草地面积18.9万公顷,面积相当于碌曲县国土面积的一半。

“这里不仅是甘肃唯一涵盖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各种自然生态类型的保护区,也是甘肃唯一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自然保护区。”薛慧介绍,由于优秀的水源涵养能力,尕海湿地也是甘肃第一块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

这些年,保护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抓保护,森林面积、林分蓄积实现了“双增长”。尕海湖水域面积由原来的600公顷增加到2700公顷,湖区沼泽湿地面积恢复到12000多公顷。

(甘肃)温馨之家。张勇 贾赓 摄

“黑颈鹤作为我们保护区旗舰物种之一,加强对其栖息湿地的有效保护,对尕海国际重要湿地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薛慧说,近年来,随着森林火灾预警、辅助决策、数据查询、野生动植物管理、湿地资源管理、巡护监测管理等科技化技术的应用,让曾经“徒步走、肉眼看”的巡护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

随着生态环境不断向好,保护区首次监测到了国家I级保护动物雪豹、羚牛,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兔狲,再次刷新了保护区物种分布新纪录。

如今,在尕海湖边集群的黑颈鹤最多时观察到的黑颈鹤有120只左右。每年3月后,一般有20-30对黑颈鹤在尕海湿地度“蜜月”。完成繁殖后,将于10月底到11月初“携儿带女”从尕海湿地出发,飞行900多公里迁回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云贵高原   碌曲县   藏族   雪豹   青海   甘肃   自然保护区   湿地   保护区   蜜月   面积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