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直隶总督署有感

今天,继续待在保定,终于有空游览了在历史课上神交已久的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的直隶总督署,之所以说它地位重要,因为自雍正至宣统,它始终作为直隶总督衙署,历任总督坐镇于此,令由此出,演绎了近两个世纪的直隶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直隶总督署曾与不少重要事件直接相关,也因它特殊的地位,特殊的背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积淀了丰富的历史内涵,成为清王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缩影,可谓“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 首先说说直隶总督署的位置,它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裕华西路301号,东侧有天主教堂、钟楼、大慈阁,对面是总督署广场、古莲花池,不但周围景点多,也位于北国商城、钟楼大厦、裕华生活广场、保定商场、裕华金街等商圈,地理位置独特,交通极其便利。直隶总督署是我国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清代省级衙署,也曾叫直隶总督部院,现在是开辟为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直隶,因其直接隶属京师而得名。直隶总督因直隶省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名列全国八督之首。直隶总督权重位显,集军事、行政、盐务、河道及北洋大臣于一身,其权利已大大超过直隶省范围,故直隶总督一衔非重臣莫属。历史上,李卫、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近代历史风云人物曾任直隶总督,也都在中国近代史上各自留下浓重的笔墨。 先讲讲游览直隶总督署后的整体感受,因为今天参观游览时正处于维修时期,有点不方便,但不影响我参观时激动、崇敬的心情,作为省级衙署,直隶总督府是简朴威严的宅邸,古木参天,红漆黑瓦,雕花窗棂,庭院深深。进大门,首先看到几株有百年树龄的侧柏,古朴苍劲,过了仪门,有几株500年树龄的圆柏,更显雄壮厚重,也预示着直隶总督署厚重的历史。戒石坊,又称“公生明牌坊”,牌坊为四柱三顶木制结构,南向刻有北宋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公生明”三个大字,看着有熟悉的味道,后来了解到,和曾经参观的南阳市内乡县衙内的石制牌坊上的公生明字样相仿,都是官场箴规。大堂、二堂正常开放,印象最深的是门口的对联及牌匾,文化氛围浓厚,是了解当时历史内容很好的切入点。内宅门、官邸、后库等因维修暂未开放,很遗憾没能看到。 因为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讲到全国著名景点的楹联,对仗工整,寓意丰富,凸显各自特色,曾引起我的极大兴趣,所以今天总体来说,我最感兴趣的是直隶总督署的楹联,让我感慨万千,拿大门上的楹联来说。 上联:北吞大漠,南亘黄河,中更九水合流,五州称雄,西岳东瀛一屏障; 下联:内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三口通商,一代名臣,曾前李后两师生。 这副联联语工雅,雄浑厚重,大气磅礴,有惊人之势。在这里,上联就讲直隶省所管辖区域,是北吞大漠,南亘黄河,非常广阔,并且是西岳东瀛一屏障,拱卫首都,十分重要;下联则讲是其职能与曾经任职直隶总督的曾国藩和李鸿章两位名臣。不但突出直隶总督署不同于其它总督署的特殊地位,也反映出曾国藩和李鸿章这对师生,也同为名臣的两人的特殊关系。 以上为仓促之下所写,不足之处,希望头条的友友们批评指正。

总督署大门远景


西辕门


东辕门


正在维修大门


牌坊南向“公生明”字样


牌坊北向上面字样


大堂




总督府复原模型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总督   裕华   钟楼   牌坊   大漠   衙署   保定   辕门   楹联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