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充电难”?广州消委会发布调查报告

电动自行车在给车主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停放难、充电难等问题也日益突出。7日,广州市消委会发布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服务专项消费调查报告,报告显示,58.4%的受访电动自行车车主会在家里充电,广州集中充电场所缺口3万处,近七成受访车主呼吁增设。

消委会采用消费者线上问卷调查、线下消费体察、政策研究等形式进行调查,其中线上问卷样本2144个,覆盖11个区。截至2022年10月3日,广州市已经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为226万辆,广州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广州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或超400万辆。

对此,消委会建议,加大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停放整治力度,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换电设施建设。

58.4%的受访电动自行车车主会在家里充电

调查显示,电动自行车使用频率高,超五成车主一天使用多次,电动自行车车主一个月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平均值为10.06次。电动自行车使用超五年的月均充电次数为11.30次,比使用不足一年的电动自行车的月均充电次数高了2.35次。

就充电场所来看,58.4%的电动自行车车主会在家里充电,尤其是城中村住宅和老旧小区,比例分别为64.7%和61.9%。

其次是利用“充电桩”进行充电,比例为49.8%,新小区的电动自行车车主使用“充电桩”进行充电的比例最高,六成左右的车主有用过“充电桩”,远高于老旧小区(40.1%)和城中村住宅(36.1%)。

广州集中充电场所缺口3万处

近七成受访车主呼吁增设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火灾爆炸事故触目惊心,与违规充电有很大关联。调查显示,“室内充电”是受访车主见过频率最高的不安全充电行为,选中比例为76.8%。

就充电设施的使用情况,65.9%的受访车主表示目前的充电设施“数量太少、使用紧张”,尤其是在城中村住宅,比例达69.5%;29.6%表示充电设施能“基本满足需要”,2.9%表示“普遍闲置”,1.7%表示“说不清”。

为优化居住周边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服务,受访车主最希望可以“合理规划,设置足够数量的充电设备”,中选率为66.2%。

其次,60.7%的车主希望可以“定期维护修理充电设施和安全装置”;五成左右的车主呼吁“定期清理‘僵尸车’和非充电车辆”“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居民安全意识”“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指引提示”,以及“及时维修确保设备可用”;四成左右的车主期待“配备监控设备或人员管理”“明确并合理设置充电收费标准”。

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数据显示,当前广州市已建成的集中充电场所不足1万处,按照充电行业1个充电场所设置20个插座,1个充电插座服务5辆电动自行车的标准计算,全市集中充电场所缺口多达3万处。

建议:

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换电设施建设

对此,消委会建议,加大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停放整治力度。加大对居民住宅、城中村等场所的巡防力度,排查电动自行车违规乱停乱放、进楼入户、“人车同屋”和“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

同时,最大限度满足市民的电动自行车集中有序停放和安全充电的需求。按规划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换电设施建设,力争既有居住小区、城中村和村民自建房集中区域100%建设集中充电设施,各新建住宅小区、住宅建筑100%同步建设集中充电设施。

消委会建议,可明确既有住宅增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的相关流程、标准和部门职责分工,制定出台建设指引、明确技术标准;加强对充电设施的数量和布局的研究,通过住宅密度、居民数量、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等设计相应建设目标,落实到各区、各街道,强化监督考核。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以 “一小区一方案”形式,引导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改造建设,确保供需精准匹配,避免充电设施大量闲置的现象。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郭苏莹

【通讯员】穗消宣

【作者】 郭苏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消委会   广州   电动自行车   广州市   调查报告   车主   住宅   场所   居民   设施   数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