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报告丨报告再提城镇化,专家称中国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是农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我国仍处于城镇化进程中,每年有上千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入“十四五”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在农村农业领域做文章。

“中国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地方还是在农村,特别是在城乡接合部。这是一个基本国情。”徐洪才说,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只有63%多一点,若按户籍人口计算,还不到这个数字。

近年来,中国农村城镇化进展显著。但仍有近3亿农民进城之后,成为所谓的“新市民”,并未落地生根。他们面临“三座大山”或“三大难题”:一是没钱买房子,即“购房难”;二是老人看不起病,即“看病难”;三是孩子上不起学,即“上学难”。他认为,现在中国人均GDP超过了1.2万美元,但是未来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还有赖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或者说释放消费潜力,关键还在于提升3亿“新市民”的收入水平。

与此同时,中国仍有近6亿农民,其中2亿人直接干农活。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快来临,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将面临严峻挑战。从深挖内需增长潜力的角度看,特别是从提振消费和扩大投资的角度来看,中国都有必要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换言之,就是继续促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加快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按照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通过引入先进生产要素,盘活农村土地和自然资源,调整二元经济结构,弥合城乡之间的发展鸿沟。长期实行城乡土地分离制度,推高了中心城市房价;而城市人才过剩,农村人才被虹吸到城市,形成单向流动,造成中国农村的“空心化”。

要彻底解决中国的“二元经济”问题,就必须建立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机制,即引导资本下乡、知识下乡、人才下乡,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要扩大内需。显然,扩大内需离不开乡村振兴,离不开新型城镇化。”徐洪才说,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将收入分配的哑铃型结构,转换成为橄榄型结构。目前,中等收入群体只有4亿人,太少了。2022年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未来若干年内,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关键在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对此,他也提出一些建议。包括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提升农村土地价值;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生产力,另一个是生产关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金融创新,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加快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加大县域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尤其在提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时,徐洪才强调,必须打破小农经济组织形式,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发展多层次的技工贸、产供销一体化的市场主体。这些新型组织形式,从生产关系层面看,不能简单理解为恢复传统的供销合作社和人民公社,这是历史倒退。“现在仍有2亿农民干农活,显然不合适。50后、60后乃至70后,迟早会自然退出市场。不久的将来,中国农业劳动力市场将面临严峻的新老交替、青黄不接的问题。”他说,14亿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就必须加快先进农业技术应用和大型农机装备使用,前提就是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唐峥 校对 赵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潜力   扩大内需   生产关系   农活   中国   双向   城乡   乡村   收入   农村   方式   报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