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速目标又定为5%,而通胀目标却高达3%,这透露什么信号

中国经济增速目标又定为5%,而通胀目标却高达3%,这透露什么信号

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速目标出来了,这个目标出乎所有意料,仅仅定在了5%,而不是大家所预期那样5.5%或者6%,而在经济增速目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通胀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却定在3%这个较高的位置,而且中国的广义货币余额已经高达270万亿,增速已经超过了12%,这种经济增速目标与货币发行速度不相匹配的现象透露了什么信号呢?

经济增速目标

首先,从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来看,出口大概率是要下降的,也就是说出口对于经济的拉动可能不会像去年那么强,那就需要投资和消费来替代出口所造成的影响,而投资方面主要就是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虽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依然是拉动经济发展的短期核心方向,但基建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正在降低,并出现了边际递减的效应,说白了就是往基建里面投资1元钱,所产出的经济价值已经达不到1元以上了。

经济三驾马车

而且央行也刚刚表态了,继续坚持房住不炒的基本原则方针,不将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短期工具,这意味着房地产虽然会有复苏,但并不会出现大的上涨,房地产的核心还是一个“稳”字,那要想拉动经济就只能重点依靠消费了,那消费到底能不能拉动经济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一旦消费被刺激起来了,那必然伴随着高通胀的到来,所以这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才会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定为3%。

物价将大幅上涨?

其次,这么高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目标到底会带动哪些领域涨价呢,这里我们还是需要回到货币的基本蓄水池原理上面,众所周知,能够容纳上百亿资金的地方只有400多万亿的房地产市场和90多万亿的股市资本权益市场,如果房价不会出现大涨的话,那意味着流入到房地产的资金还是有限的,那如果股市不能有很好表现的话,那资金只能流向两个地方,这两个地方分别是大宗商品和金融系统空转。

大宗商品

而目前大家对于经济的感受并不像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那么乐观,根本原因就是从表面的信贷数据来看,央行超发的资金确实被贷出去了,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对经济确实业乐观,但问题在于这被贷出去的资金中的很大一部分可能再次流回了银行等金融系统去套利差,这也是目前物价依然没有大的明显上涨的重要原因,但这种银行体系空转必定不会被管理层所认可的,所以,如果房价和股市都没有出现非常明显的上涨,那我们的物价就一定会大涨。

基建相关

最后,如果物价真的出现了明显的上涨,那哪些商品的涨幅会比较明显呢,这里首当其冲的一定是猪肉这个大家都忽视的商品,中国的物价统计和国外有很大的不同,这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猪肉价格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第一大权重,而目前的猪肉价格恰恰处于历史底部的最便宜区间,而这次的物价指数相比于2022年的2%调高至3%,这几乎增长了近50%,而对于物价容忍程度的上升则意味着物价指数里面的核心权重都要上涨。

消费相关

除了猪肉这种食品相关的商品之外,钢筋,沙子,水泥等建筑材料可能也会迎来涨价,毕竟超发的货币中的大头依然是用来搞基建的,而且聪明的资金已经预判对了经济政策,很多建筑材料类的公司已经上涨了一大波,所以,主力资金很有可能借助政策上的利好消息进行高位出货,这里不是建仓的好时机,而其他诸如石油,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随着经济的复苏也必然会带来阶段性价格上涨,所以,2023年的重点投资方向大概率是在食品消费与传统中字头基建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通胀   目标   大宗   中国经济   基建   猪肉   物价   价格指数   信号   资金   商品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