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街景·怀想

文/曙光

站在窗前看街景,看多了,看久了,就看到一些有想法的东西,一些感怀就会袭上心头,五味杂陈。日出月隐,月出日隐,窗外景致因时间、天气、季节、视角不同而变换,所思所想也不同。有时候,处境没变,心境变了,有人享受了街景,有人却只看见玻璃脏了。漫漫人生旅途,路在脚下延伸,疲惫与忧伤在路上,希望和欢喜也在路上。此时,你在窗前看街景了吗?入眼萦怀的又是什么?

当眼睛倦了,心累了,从纷繁的手机屏幕上,从潜心构思的写作中抬起头来,我喜欢移步窗前,看看街景,望望天空,缓解一下眼睛疲倦,舒缓一下心灵劳累。有时只是望向窗外走神儿,不知道自己在遐想些什么?有时候却思绪缭乱,尽管都是一些琐碎而平凡的生活感想。

回望曾经的时光,最初的记忆里,我一家五口挤在济南长途汽车总站附近一栋简易楼的一间大屋里,没有阳台,只有一扇木质窗户,厕所与厨房为两家共用。我家在三层,也是楼的顶层,临窗眺望,视野无遮无拦,远山青翠连绵。那年月,工业欠发达,汽车尾气少,天空高远澄澈,空气清爽怡人。当年我年少,趴在窗台,用懵懂的目光望窗外,没有啥想法,只牵挂楼下有没有玩伴。后来的岁月里,我随父母搬迁几次,从房间狭小的筒子楼,到宽敞明亮的福利房,居所越搬越好。父母最后的家在一层,父亲喜欢侍弄花草,退休后把屋前一块闲地和屋后一丁点儿空地开垦成小花园。窗外,远景被楼群遮挡,眼前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生命的无常在于走着走着,脚步戛然而止。父亲撒手人寰后,处理完家事,我没有再回父母住过的地方,不是不想,而是不忍直视那个双亲故去室已空,怎奈回忆总心伤的家。

成家后我也搬过几次家,从住父母家,到单位分房,再到商品房,住房越来越称心。家庭生活条件的蝶变,是国家富强的一个缩影,我从中真切体会到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给百姓带来的实惠。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往昔窗外低矮简陋的楼房,凌乱陈旧的村庄,狭窄脏乱的街道及肆意疯长的杂草,被现代楼宇鳞次栉比,交通路网四通八达,社区环境鸟语花香所取代。美中不足的是,商贸繁荣,车流滚滚,也使窗外充斥着喧嚣与嘈杂。红绿灯繁忙地眨着眼的大街上,白昼各种机动车浩浩荡荡,人潮汹涌,人们以往的代步工具自行车,几乎不见踪影。夜晚路灯通明,霓虹艳丽,万家灯火绚烂了城市,也照亮了人们前行的路。我常想,有人总以为幸福在远方,岂不知,泱泱盛世中华,日子热气腾腾,幸福就在你身边,从未走远,无需仰望。“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在我看来,与亲友临窗品茗,说说闲话,聊聊生活,高质量的畅所欲言交流,远比没有任何谈资可言的低质量社交更有意义。

走亲访友,出差旅游,从疾驶的列车、汽车窗口观景,山川田野仿佛在缓慢移动,树木房屋向后飞掠而去。在发动机轰鸣的飞机上,透过舷窗,我惊叹飞机冲破云层,向蓝天贴近,云海在机翼下翻腾不息。异域他乡窗外陌生又新鲜的街景,牵引着我的思绪飞向遥远。世间之事,对错得失,纷纷扰扰。如果还行,多去远足,见识广了,心胸宽了,糟心事就放下了,经历是人生的一笔巨大财富。“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世间苦,惟有自渡!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山乡当“知青”带队老师一年,我对农民付出的汗水最多,感同身受。这一年,窗外的莽莽山野,繁星朗月,我都不留恋,只期盼早日回归省城,告别沐风雨、顶烈日,戴笠荷锄,躬耕陇亩,用扁担挑水挑柴,只剩下疲惫与艰辛的山乡生活。而今,城里俊男秀女满街皆是,乡村却难见青春逼人的面孔。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循着蜿蜒山路走入了城市,谋求梦想中的锦绣人生。只有少数“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的老人,还在固守着祖先的家园。

有苦有乐才是生活,有喜有悲才是人生。尽管有人贷款买房都不耽误消费,大城市高企的房价,还是让一些人奋斗一辈子都供不起一套房。“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蜗居陋室时,我常这样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但一直把“安居才能乐业”怀揣在心间。人生会遇到许多磨难,有数不清的沟坎要跨越,失意、衰老、疾病等,概莫能外。在医院望窗外,我感叹,那些躺卧病榻,在生死边缘游走的人,强颜欢笑的表情之下,一定隐藏着人生的无奈。心理是最脆弱的防区,他们心事太重,欲望却很寡淡,惟盼能尽快走出医院大门,回归从容自若的正常人生活。苍茫人生,所求太多,“活着”两个字充满力量,哪怕已经衰老到要回顾一生的时候了,也要让生命的尾声充满希望。

“世事无常才是日常”,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新冠疫情迅速蔓延并反复了三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有多少人的生命经历了严峻考验?有多少人站在隔离房窗前渴望自由?“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又有多少骨肉亲情团聚被疫情阻隔?最难忘,还有更多的构筑生命长城的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等,没有被险象环生吓退,披上战袍,逆行出征,义无反顾地全力抗击疫情。这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舍小家为大家,有人带病坚守岗位,有人献出宝贵生命。籍此,向每一束平凡微光致敬,为每一份绵薄力量鼓掌。

人这一辈子,聚散无常,起落不定,不要只闻鸡起舞,拼搏于日夜,还需要择站而息,及时调整状态,怡养身心。“我问青山何日老?青山问我几时闲?”时下,春去春又回,窗外的树木、草坪渐渐变绿了。我的心时而想要高飞,去践行属于自己的一次次精彩旅行,一直到老到哪儿也去不了;时而又想寻一隅诗情画意的田园,不招谁,不惹谁,平平淡淡的过日子。其实,居于海边时,远望着窗外夕阳化作一抹残阳,消失于青山后面,我就恋上了小城的宁静安逸,萌生在此安身安心孤老终生的念头。

近两年,我来高新区临街而居。窗外,从黎明至夜晚,车流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人流熙熙攘攘,步履匆匆。这一带高新技术企业居多,这一领域上班族中出类拔萃的青年人比比皆是,其中不乏高学历的行业顶尖人物。多彩的青春成就多彩的人生,后生可畏啊!由此,我感触良多,每个人都想为自己书写无悔的人生,可社会很现实,靠侥幸机遇成功越来越难,该奋斗的年龄,不要选择安逸,不要将生命浪费在一些无聊的琐事上。漠漠尘寰中,不管遭受多少坎坷,哭天抹泪也得扛过去,不论遇到多大挫折,也要面带微笑,迎难而上去承受。奋斗,决定着你衣食住行、医疗等方面的品质,决定着你人生的成败。

城市夜空光影摇曳,虽不像乡村夜空那样月明星灿,但璀璨的灯光秀,繁荣的夜经济,把城市夜色辉映得令人目眩神迷。即使午夜过后,我家窗外一些商厦、写字楼里还有人在做着黑白颠倒的工作。大街上出租车、私家车、货车及公交依旧在飞驰。洒满灯光的“麦当劳”门前,骑着摩托车、电动车,用奔跑换取薪水的快递小哥,让我心里涌出一份莫名的感慨:外卖方便了生活也寄养了懒惰,很多人的夜晚却是别人的白天。长夜漫漫,如果不为养家糊口,谁又愿在深夜奔波?是啊,为了谋生,为了筑梦,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用强大的内心,担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好在,年轻人日子还长,趁现在,一切都还不晚,青春本来就是马不停蹄的吗。

早春,迎春花已绽放 ,柳树也刚抽芽,大地又将一片生机盎然。四季可流转,人生无回程。一场疫情,拖累了经济,扰乱了生活,使人陷入人人自危的恐慌之中,彷徨失措。一场疫情,亦是一场大考,使人知道了珍惜,懂得了感恩,记牢了初心,也使人看清了人性的真善美。

子夜时分,用文字抒写完心意,移步窗前,揉揉眼窝,活动一下身子骨。一丝清凉的风拂窗而入,窗外,灯明车稀。仰望茫茫星空,灯火阑珊之中,疏星孤月虽不像在乡村那样看得越久,越显清晰明亮,也把清辉素波洒向人间,照亮无数人的心房。

2023年3月1日

段曙光,笔名曙光,济南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文章散见于“齐鲁晚报”“济南时报”“老朋友”杂志等。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

壹点号 曙光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街景   窗外   齐鲁   青山   曙光   疫情   父母   生命   人生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