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院士为RISC-V发声!中国芯迎来新爆发,能否超过ARM架构?

众所周知,自从被老美禁令限制后,华为海思的麒麟芯片就无法正常供应,之所以会这样,除了台积电不给代工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跟ARM架构有关。

什么是ARM架构?相信很多朋友都不太了解,说简单点就是一个主体架构,厂商们可以往里面添加自己的东西,然后再用芯片制造出来。

目前全球主流的芯片架构有两种,一种是英特尔的X86架构,主要用于PC电脑、服务器等领域,另一种则是软银的ARM架构,主要用于手机、电视、笔记本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芯片厂商都采用ARM架构,比如高通、华为、苹果、AMD等巨头,这足以说明ARM架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不过随着老美发布禁令后,ARM架构就成了阻碍中国芯片发展的拦路虎,给我国企业带来不小的麻烦。

不过庆幸的是,RISC-V架构的诞生让我国企业有了新出路,就连倪光南院士也认为中企应该重点关注RISC-V架构,这样才能避免被西方国家所控制。

而在3月2日,以RISC-V架构为主的生态大会在上海正式举行,标志着我国将以RISC-V架构为核心,打造成为全球第三大芯片架构。

倪光南院士之所以会看好RISC-V架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中企在RISC-V架构上优势,就拿阿里巴巴来说,已经参与29个有关RISC-V架构的技术标准。

除此之外,在RISC-V架构的19个高级会员中,共有华为、中兴等在内的12家中企巨头,并且根据数据显示,全球出货的100亿颗RISC-V架构芯片中,有一半产量来自于中企。

正因如此,倪光南院士才会发言,让我国芯片企业将注意力都放到RISC-V架构上,这样不仅能避免遭到限制,还能提升RISC-V架构的市场份额。

那么问题来了!RISC-V芯片架构是否会取代ARM架构呢?从目前情况来看,难度挺大的,要知道ARM架构之前可是一家独大的存在,根本没有像样的竞争对手。

不过也不能说RISC-V架构没有机会,根据计算,到了2025年,RISC-V架构将会拥有28%的市场,如果我国企业都依靠这个架构生产芯片,那么市场份额会更高一些。

而这些对ARM架构来说都是不小的损失,如果不是跟随老美的限制中企,ARM架构有可能还是一家独大的局面,可惜现在局面变了,随着中国入场,一切将有所不同。对此,大家觉得怎么样?RISC-V架构能否超过ARM架构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院士   架构   华为   禁令   中国   巨头   芯片   我国   全球   企业   倪光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