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医说丨爱笑的天使-天使综合征

记者 焦守广 通讯员 律玉强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给父母的天使;

开心健康,活泼可爱,

是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期盼。

但是下图中的孩子,却被上天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灿烂的笑容竟成为了他终身的缺陷。

天使综合征?乍一听起来,天使怎么可能和疾病沾边儿?但在这个美丽的名字后面,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神经障碍性疾病。它又称为“Angelman 综合征”或者“快乐木偶综合征”。患有天使综合征的孩子常常伴有语言和智力障碍,而所有的情绪都用“笑容”来表达,所以,这些孩子又被称为“折翼”的天使。

那天使综合征是一种什么病呢?

天使综合征是一类由于母源15q11-q13染色体区域UBE3A基因表达或功能缺陷而导致的儿童神经发育性疾病。主要表现为:

严重发育迟缓;

平衡障碍:常表现为共济失调以及四肢震颤;

运动障碍:步态不稳;

行为特征:频繁大笑、明显的兴奋动作、易激惹、常伴拍手或舞动动作、多动;

语言障碍:无或极少量词汇,非语言交往能力强于语言能力;

癫痫发作:常3岁前起病,病情可随年龄增长缓解但持续存在于整个童年时期;

其他症状:喜吐舌、吸吮或吞咽障碍、频繁流涎、脊柱侧凸、便秘等。

其实,天使综合征的发病率并不高,约为1/1000-1/20000,但是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育有天使综合征孩子的家庭往往背负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天使综合征是如何发生的呢?

根据致病基因UBE3A基因片段变异类型,致病机制有下面4种:

母源染色体15q11-q13区域缺失,约占70-75%;

UBE3A基因突变约占5-10%;

印迹中心(IC)缺陷约占5-10%;

父源性单亲二倍体(UPD)2-3%;

还有大约10%表现出天使综合征临床特征的孩子的遗传学病因仍然是未知的。

天使综合征如何诊断呢?

绝大多数的天使综合征可以通过遗传学检测手段确诊,检测方法包括:MS-MLPA、SNP-array芯片分析、FISH以及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其中MS-MLPA技术是一种检测目的DNA序列是否甲基化的一种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通过此技术不但可以检测DNA片段的缺失、重复,并且可一并检测DNA甲基化程度的不同。非常适用于天使综合征这种印迹性疾病的检测,可一次性检测其中三种类型的天使综合症。

天使综合征 MS-MLPA 检测结果图

天使综合征可以治疗吗?

天使综合征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积极地对症治疗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信随着科研人员的积极探索,科技的不断进步,天使综合征最终可以被治疗,让爱笑的天使真正快乐起来!

温馨提示

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儿研所一直关注罕见病诊断与研究,拥有集生化遗传学、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遗传学在内的遗传病检测平台,可以满足天使综合征在内的各种类型罕见病的遗传学诊断。如果孩子有以上临床症状请及时来儿童医院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9

标签:综合征   儿童医院   天使   遗传学   性疾病   罕见   基因   症状   障碍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