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奖励近4000万!这里的企业上市竞赛“内卷”到县一级

2022年,全国共有527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包含A股、港股和美股),其中A股共有423只新股上市,融资额超过5700亿元。

这其中,长三角上市企业数量占据40%,苏浙沪皖分别有79、67、48和15家企业在2022年成功上市。

长三角上市企业地图

以城市来看,长三角41城中,共有30个城市在2022年跑出了IPO企业。

上海拥有48家上市企业,占据龙头地位。苏州、杭州、南京、嘉兴、无锡处于第二梯队,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0家。宁波、温州、合肥、常州、台州,则位列第三梯队。

上市公司数量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如江苏省企业上市数量则呈现出从苏南至苏北依次递减的趋势,浙江各市的上市企业数量也与当地的GDP水平大致符合。安徽除了万亿城市合肥,经济水平更强的皖南也有更多城市在2022年实现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在募资金额方面,上海新上市企业以569.28亿元的总额在长三角三省一市呈现较大优势。

其他各省内部则呈现“一超”(一个超级城市)局面,江苏苏州IPO企业募资总额358.47亿元,超过位列第二的常州193.38亿元;浙江杭州IPO企业募资总额229.28亿元,约是位列第二的嘉兴的2倍;安徽合肥IPO企业募资总额60.47亿元,约是位列第二的池州的2倍。

高技术制造业IPO集聚

从上市公司分布的领域来看,制造业诞生的上市企业最多,但各地显示出不同的产业集聚偏好。

江苏省新上市企业半数以上集中在材料、技术硬件与设备、汽车与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浙江省则有8家通用设备制造业企业、8家材料相关企业和6家技术硬件企业、5家专用设备制造企业。

苏州则聚集了8家技术硬件与设备生产企业和5家半导体企业。其中,苏州纳芯微电子技术公司、东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IPO企业均入选“中国半导体企业100强”榜单。

嘉兴市超六成的新上市企业集中在电气机械、化学制品等制造业领域。这些企业大多分布在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充分体现出新型园区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作用。

在上海、杭州、南京等一二线城市,前沿和先导产业继续起到引领作用。

上海市在生物医药领域的IPO企业数量独占鳌头,共拥有12家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相关的新上市企业,占长三角去年新上市医药企业总量的57.1%。生物医药产业被列为上海“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上海全年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已达到1849.76 亿元,规模以上生物医药工业企业数超过500家。

互联网产业发达的杭州软件服务类企业IPO数量较多,共计5家企业。而南京去年也产生了相同数量的软件服务类上市企业,这与南京近年来推进建设国际软件名城相关。

县域经济不容忽视

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IPO竞赛已“内卷”到县城层面,19个县级市去年总计34家(包括31家A股上市企业、2家港股上市企业和1家美股上市企业)完成上市。

从募资金额来看,张家港、海宁、昆山三市新上市企业的募资总额最高,张家港企业募资额达62.7亿元,超越了合肥、温州等地级市。

在长三角,县里有企业上市其实并不是新鲜事。

1993年9月8日,来自昆山的江苏三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这家企业由三山纺织集团与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江苏分行在1990年发起设立,是当时江苏省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也是江苏省第二家上市公司。

整个90年代的股改热潮中,长三角共有东阳、丹阳、余姚、全椒、宁国、巢湖、桐庐、江阴、海宁、诸暨、桐乡等11个县和县级市出现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大多是借助国企股份制改革进行,政府和国有企业在其中起到重要的推动、引导作用。

不过,在之后的发展历程中,较早获得上市“启蒙”的县不少被不断赶超。

江阴算是常胜将军,自1997年第一家上市公司兴澄股份出现之后,江阴越战越勇,截至目前仅A股就有35家上市公司,位居长三角第一。

近几年来,张家港、昆山、海宁、乐清等县级市也逐渐追赶上江阴的步伐,甚至有赶超之势。

从这些崛起的新王者身上,我们也能看到长三角县域经济的一些新趋势:从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在县(县级市)IPO企业中,电气机械、研究试验和科技推广四大领域成为近年来的融资上市热点。

一些县级市也形成了相关产业的集聚。

浙江乐清以电气产业为重要抓手,培育了多家县级IPO企业。2022年上市的万控智造就是电气机柜行业的龙头,市场占有率在国内排名第一,占国内电气机柜产量的近10%。

据统计,温州市现有电气企业超1.4万家,规上电气企业1060多家,绝大多数位于乐清。2021年,乐清电气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公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县域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同时,乐清市雄厚的电气产业还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使得余姚、海宁、嘉兴、绍兴等邻近县级市也成功孵化了一批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相关的IPO企业,在浙江东北部形成了显著的产业聚集优势。

江苏昆山将产业转型和创新相结合,上市企业重点聚焦于研究和试验发展业、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业等高新技术产业。26家上市企业中,8家属于研究和试验发展业,集中在技术硬件与设备、生物制药、汽车制造等领域,还有6家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浙江海宁则瞄准了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此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跳板。近五年来,海宁新增的7家上市企业中,4家属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大多集中在新材料领域。

相比之下,虽然江苏张家港江阴的IPO企业数量不少,但产业转型却不如上述几个县。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张家港依托批发业、金属冶炼和制造业等传统工业和服务业,形成了企业上市热潮。近年来,张家港每年新增和累计IPO企业数量仍在长三角名列前茅,但呈现较大的发展惯性,新增IPO企业集中在金属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传统工业,仅出现1家计算机通信类企业和2家科学研究类企业。

传统低附加值产业集聚、产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的挑战,可能同样存在于上市企业数在长三角县级市排第一的江阴。2010年以来,江阴新增IPO企业集中在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仅有1家企业属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各地政府也很拼

为了培育更多的上市企业,长三角的政府也很“卷”。

江阴政府是较早有对上市企业进行专门服务意识的地方政府。1996年,江阴首创成立了由十几个政府部门组成的“资本经营指导小组”,集中全县精通投资银行业务的人员,为企业在资产评估、审计、股权等多个环节提供高效服务,被称为江阴的“ 摩根司坦利 ”,由此建立的运作机制延续至今。

时至今日,各地政府推出的服务已经不满足提供一些咨询与服务支持,而是涵盖了辅导、审批、融资等各个环节。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奖金激励。长三角各县市对企业上市成功的奖励,额度不断提升。乐清、张家港等县级市对上市企业的最高奖励额度达到3950万元和2700万元,甚至远高于一些地级市的激励额度。

当然,这个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绝大多数城市规定,按照企业上市时间进度给予相应扶持。通过了申报证监局辅导、进入辅导备案、申请材料被交易所正式受理等阶段,企业才能得到相应的补贴,这既有利于更充分地调动企业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补贴资金的使用质量。

直接的上市奖励外,越来越多的长三角县市设立了政府引导基金,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投资培育高新产业,推进地方产业升级。

从投资领域来看,政府引导基金主要聚焦于高端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新兴领域。

除了真金白银,不少地方还出台多种政策、提供多种多样的“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以2022年11月上市的浙江余姚甬矽电子为例,作为集成电路封测领域的“黑马”,甬矽电子创造了不到半年正式投产、18个月内实现盈利的奇迹,目前市值115亿元。而这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有意培育。早在2017年,宁波和余姚政府就为甬矽电子提供园区两座现成厂房,帮助企业快速投入量产,另外还配套了1亿元资金支持,对公司招聘的人才给予住房等优惠补贴,提供购置设备的资金等帮助。

结语:全面注册制改革后,上市企业的包容性将进一步增强,上市资源不再稀缺,可能上市企业数量将不再是评价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但对长三角的企业而言,市值仍然是衡量增长潜力的重要风向标。

而这背后有一点永恒不变,那就是产业的竞争、地区的竞争将继续。

栏目主编:张陌、尤莼洁

来源:作者:何书瑶 张思睿 连俊翔 曹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县级市   海宁   乐清   张家港   江阴   企业   制造业   数量   电气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