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行6个月,大脑这一变化不可逆

编译 王方


比利时科学家最近发现了在太空生活6个月后,人类大脑是如何变化和适应失重状态的。其中有些变化被证明是持久的,即便是返回地球8个月后依然如此。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通讯-生物学》。


即将成为第三个进入太空的比利时人Raphael Liégeois认为,这项研究很重要,“为新一代宇航员的长期任务做好了准备”。


一个孩子学会不把杯子掉在地板上,或者一名网球运动员预测来球路线并准确击中它,这些都是大脑结合重力定律在地球上优化功能的例子。而前往太空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环境中,因此大脑关于重力的规则不再适用。


在欧空局的协助下,安特卫普大学领导了名为“BRAIN-DTI”的科学项目。研究中使用的核磁共振成像(MRI)数据,采集自14名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了6个月太空任务的宇航员大脑。


研究人员使用一种特殊的MRI技术,在宇航员休息状态下收集了他们的大脑数据,而不需要其从事特定的任务。这种静息状态功能性MRI技术使研究人员能够研究大脑的“默认”状态,并发现在长时间太空飞行后,这种状态是否会发生变化。


在与列日大学的合作中,研究人员对大脑休息状态下的活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功能连通性是如何在特定区域发生变化的。功能连通性是大脑中某些区域的活动与其他区域活动相关联的标志。


论文通讯作者、安特卫普大学的Steven Jillings表示:“我们发现,太空飞行后,支持整合不同类型信息的大脑区域功能的连通性发生了变化——每次不止处理一种类型的信息,如视觉、听觉或运动信息。”


“在返回地球的8个月里,其中一些发生变化的连通模式被保留下来。与此同时,大脑的一些变化恢复到太空任务之前的功能水平。”论文作者之一、安特卫普大学的Floris Wuyts说。


这两种变化都是合理的。大脑连通的持续变化可能表明了一种学习效应,而短暂变化可能表明对重力变化更急速的适应。


“了解失重引发的生理和行为变化是规划人类太空探索的关键。使用神经成像技术绘制大脑功能变化,为新一代宇航员做好长期任务准备迈出了重要一步。”Liégeois表示。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2003-022-04382-w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太空   大脑   宇航员   重力   研究人员   状态   区域   功能   旅行   论文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