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硬件,顶级性能!游戏本微星Titan GT77 HX评测

前言和备注

本文由notebookcheck(下文简称为“NBC”)授权编译

原文作者:Andreas Osthoff
原文发表日期:2023/2/7
图文部分有所删节,部分笔者有所加强、讲解和补充;
部分表格和图片笔者作了重新处理。
原文标题是:MSI Titan GT77 HX 13V Review - Ultimate Gaming Laptop with RTX 4090 & Core i9-13950HX


史上首款144Hz 4K Mini LED屏幕

全新上市的微星 Titan GT77 HX 13 VI,是2023年上市的游戏本中一款令人无法忘却的机型,它采用了当下最新的、性能最高的硬件,如GeForce RTX 4090lp显卡,为帧速高达144Hz的全新4K Mini LED屏幕提供了十足的底气。



微星Titan GT77系列为其游戏本旗舰,目标就是:一切为了性能。
2023年上市的GT77 HX 13VI当然将这一理念发扬光大,采用了当下笔电可用的、最新的、最好的硬件,除了Intel最新的Raptor Lake HX CPU,还有NVIDIA 最新的笔电版GPU----GeForce RTX 4080lp或GeForce RTX4090lp,除此之外,微星还为其配备了帧速高达144Hz的4K Mini LED屏幕。

NBC本次评测的GT77HX 13V是量产样机,配置为Core i9-13950HX、GeForce RTX 4090lp、64GB内存、4TB SSD和4K Mini LED屏幕。
在正式发售版中与其配置基本相似的型号是GT77 HX 13VI,不同之处是采用的CPU为 i9-13980HX,其频率略高但不支持vPro技术,其在德国的免税价格为6599欧元(约5299美元=人民币36800元);
配置为RTX 4080和2 TB SSD的GT77 HX 13VH,零售价为5499欧元(约4299美元=人民币29900元)。

本次评测的GT77HX主要配置如下:


此次评测的GT77HX和相关对比机型的评分、上市时间、机体尺寸、机体重量、屏幕尺寸、屏幕分辨率以及销售价格的对比如下:


机身设计:配色低调光效保守

因为刚刚在去年,微星推出采用了全新设计机身的泰坦GT77系列,所以本次评测的GT77HX在外观上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译者注:这主要是因为一套全新模具费用高昂的缘故)
对于高端奢华游戏玩家来说,GT77HX机身全黑是属于非常低调的用色,其RGB灯效也比较保守,仅仅在上盖中央徽标和机身后方风扇排气口这两个地方有使用。


是否喜欢RGB灯效,这纯属个人喜好,不过在关闭RGB之后可以更加专注工作,这是毫无疑问的。
GT77HX机体表面光滑很容易留下指痕指,需要定期清洁。
当下已是2023年,作为微星最新产品的GT77HX还在继续使用16:9比例屏幕。(译者注:实测GT77的尺寸,换装18吋16:10屏幕并不艰难,再加其使用了史上第一款144Hz 4K Mini LED屏幕,所以继续采用16:9屏幕,应该是微星预谋已久的计划)


GT77HX的机身品质还算不错,尽管其外壳基本都是塑料材质,尤其是其底部粗糙的表面,看起来像常见的价格为500欧元的低端笔电脑、完全和其售价高昂无法匹配,但整体而言其做工和品质还算不错。
机身基座非常坚固,大力施压之下只发出轻微的吱吱异响声。


另一方面,其屏幕上盖刚性表现偏软,但实测很难引起屏幕显示的图像扭曲失真。
NBC习惯喜欢较为紧致的屏幕铰链(译者注:即屏轴),当展开GT77HX的屏幕上盖调整打开角度之时(最大展开角度为135度),屏幕上盖会稍有摇晃,这说明GT77HX的屏幕铰链还不太紧致。

考虑到GT77HX的强悍硬件,哪怕其机身厚度达到2.3厘米,它依然可以算是一款相对较薄的笔电。

不过,由于其采用了超大型散热设计并置于机体后部,造成整个机体的纵向尺寸非常大,最终其平面投影面积远大于其竞争对手,同时也非常重接近3.5公斤,外加其体积庞大的330W电源也重达1.4公斤,最终整体重量逼近4.9公斤!


端口连接:和上代一样齐全

在端口方面和上代相比没有任何变化,常用端口基本齐全。
所有端口都位于机身两侧,因为机身后方已被散热系统全部占用。
可以使用(译者注:在机身右侧)后部的USB-C端口为电池充电,但需要100W的电源,因为使用65W的电源不工作。
左侧端口:外部电源接口、2个USB-A 3.2 Gen.2(10 Gbps)、 SD 卡读卡器插槽, 3.5mm立体声耳机麦克风复合插孔。


机身右侧:一个USB-A 3.2 Gen.2(10 Gbps),2个USB-C 4.0 (支持雷电4、40Gbps数据传输,DisplayPort ALT模式、其中一个支持PD充电),一个mini DP显示端口,一个HDMI 2.1,一个2.5 Gbps以太网RJ45端口。



SD卡读取器

GT77HX的SD卡读取器为全收纳设计,NBC使用测试参考卡(AV Pro V60)进行测试,取得80 MB/s的平均传输速率。
(译者注:GT77HX的上代GT77已经采用支持最新SD 7.0规范的SD读卡器,但不兼容USH-II规范,所以NBC使用的测试参考SD卡----AV Pro V60无法准确测试到其的高速性能。)




网络通讯

GT77HX配备的无线网卡是Killer AX1690i,支持Wi-Fi 6E标准以及蓝牙5.3。
测试时没有连接支持WiFi 6E标准的华硕6 GHz无线路由器,但连接5GHz的Wi-Fi 6无线路由器实测,无线信号质量非常好。
除此之外,GT77HX还带有2.5 Gbps以太网端口,支持有线网络。


摄像头

GT77HX的摄像头带有物理防窥开关,这是当下主流设计。
其摄像头像素依然是过时的720p,在光线良好之下也无法拍摄出好照片。
考虑到GT77HX的高昂价格,在2023年这实在令人不快。



拆装维护

整个底盖由标准十字螺钉固定,拆卸轻松;
但底盖和机身的连接非常紧密,拆下并不容易。
可以看到其底部内部,有四个SO-DIMM内存插槽:

还有三个M.2 SSD插槽,无线网卡也是可以自由拆装的。
和上代相比,GT77HX散热系统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热管数量,带来的不好结果是:原本上代支持4个M.2 SSD的设计,GT77HX被迫去掉了一个(译者注:红色方框位置是上代第4个M.2 SSD插槽所在,但现在由于被显卡部位散热系统占据,不得不舍弃)

译者注:下图为上代GT77的同型异素体MSI CreatorPro X17,绿色方框即为其第4个M.2 SSD安装位置。


输入设备:机械键盘优秀

NBC对上代GT77的机械键盘给予优秀评价,此代保持不变。

GT77HX的机械键盘和传统的橡胶圆顶键盘相比,键噪稍高,但GT77HX使用的樱桃键盘,明显比XMG Neo 17使用的机械键盘安静。

方向键和数字小键盘的按键面接稍小,使用传统的触发开关。

键盘支持逐键RGB光效,可以单独为常用按键选自定颜色。


指纹识别仪安装在方向键下方的掌托上。

其触摸板面积较大,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操作运行良好,只是点击之时发出声音偏大。


屏幕:144Hz 4K Mini LED

微星为GT77HX疯狂堆料,除了最新最好CPU和GPU之外,还加持了全新的mini LED面板,分辨率为4K(16:9,3840 x 2160像素)不足为奇,但其刷新率高达144 Hz---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款。
GT77HX还可选240 Hz的QHD IPS屏幕。
微距拍摄的屏幕:


此台GT77HX的屏幕使用的是AU Optronics(译者注:即友达光电),型号为B173ZAN06.C,是一款雾面Mini-LED面板;
在主观上而言:其画质令人难忘,显示锐利,色彩丰富,该黑的地方完全是黑的,mini LED屏幕的原理决定了其不存在漏光现象。
微星宣称其采用了超过1000个的调光区域,但还是可以发现有局部边缘光晕现象。
比如说显示图像是黑暗背景上的明亮物体,其边缘会产生光晕,因为此时处于此处的调光区域是作为一个整体区域点亮的,它无法知道正在显示的图像具体边缘在何处。
当然,只有这种标志性的特例出现之时才会使人注意到存在这种不良现象,在实际的日常使用或游戏中难以出现或难以使人觉察。
其屏幕黑值较低,实测平均亮度为600尼特,对比度非常高。


最大HDR亮度:1014尼特


此台GT77HX的mini LED屏幕支持HDR 1000,在最大亮度之时的全白图像上实测超过1000尼特。不过,这并不是当今笔电屏幕的最高亮度,比如说苹果的MacBook Pro 16使用的Mini LED屏幕,在局部地方可以测得有高达1600尼特的亮度。
GT77HX屏幕与其他机型的对比:


既然说到了HDR,就不得不提:与macOS相比,Windows中的HDR的实际使用,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场槽。
在Windows之下,HDR必须用户手动启动,而且在启用之后不能使用任何颜色配置文件,而且在仅使用电池运行之时,也不能启用HDR。
Windows存在以上糟糕的问题,结果造成许多用户根本想使用HDR,这完全可以理解,这完全是Windows的耻辱。
GT77HX的屏幕虽然是雾面的,但在启用HDR之后播放视频的画质,与同时播放的MacBook Pro 16并肩相比,难分高下。(译者注:这是因为MacBook Pro 16的屏幕是镜面屏幕,显示的画面会使大多数人感觉更为干净通透)

GT77HX 预装了True Color软件,该软件预设了多种色域和使用场景(如游戏、办公、视频播放等)的色彩配置文件,还可以使用该软件来校准屏幕。
测试使用了专业版 CalMAN 软件、X-Rite i1 Pro 2 分光光度计,色彩配置文件设置为 Display P3,因为此屏幕面板宣称有着100% P3的色域。

CalMAN 灰度检测


CalMAN 饱和扫描


CalMAN 色彩检测


CalMAN 灰度校准


CalMAN 饱和扫描校准


CalMAN 色彩检查校准


依据在P3标准色域之下的实测,此台GT77HX开箱首次检测屏幕,无论是灰度还是色彩偏差值非常高。
通过校准之后色彩有了明显改善,但最大亮度降低了约50尼特。
即使这样校准之后,实测其色域还是只有95% P3。
在所有亮度之下(包含启用HDR之后的最高亮度)以2.38kHz的频率检测其是否屏闪现象,造成屏幕响应时间的确定非常困难,依据手动确值,其响应时间显得相当慢,由此要问:其144 Hz高刷新率,在实际使用中有带来那些提升?

户外使用实拍


本来,GT77HX的屏幕是雾面,还有着亮度高,在户外使用应该是非常舒适的----但GT77 HX在使用电池供电之时HDR无法启用;
更令人感到奇葩的是:在没有外接电源供电之时,屏幕在不启用HDR即SDR状态之下,其亮度峰值也会从600尼特下降到400尼特……

幸好其在广视角方面,倒没有这样的奇葩限制。

性能:最新CPU和GPU双重加持

本次评测的GT77HX配备的CPU为Core i9-13950HX,这是intel当下最快的移动 CPU 之一。
正式零售版配备的是Core i9-13980HX,相比之下其P核频率要高100MHz,但放弃了支持博锐技术---没有这个技术对玩游戏基本毫无痛痒,除非要将GT77HX当用作移动工作站使用,这个技术才会带来不少有趣而有用的功能;




除此之外,显卡可选RTX 4080lp或4090lp;
不过,在内存方面,GT77HX还是只能使用DDR5-4800内存,不支持DDR5-5600。(译者注:实际上,NBC此处用词存在错误----GT77HX和上代GT77一样是有4个内存插槽,在安装2条内存之时会运行在DDR5-4000,安装4条内存之时还会进一步下降到DDR5-3600……所以,严格说,GT77HX并不是不能使用DDR5-5600内存,而是在安装DDR5-5600内存之后,会运行在4000或3600。)

检查设置

预装的 MSI Center软件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性能设置,包括 AI 模式和四个预设模式(极限性能、平衡、静音、超长电池续航)。
GT77HX支持MUX(译者注:MUX为多路复用器英文缩写,此处用于屏幕复用多路切换),由此可以选择三种显卡模式(混合显卡模式、独显模式 dGPU、集显模式 iGPU),但其不支持 NVIDIA Advanced Optimus技术,显卡切换需要重新启动。
MSI Center性能设置


进行基准测试之时,设置为Extreme Performance 预设性能方案,此方案使用dGPU 模式(即集显iGPU 禁用);
不过在进行电池续航基准测试之时,使用的集显 iGPU模式。
在测试中,MSI预装设置软件没有严重问题,不过在设置为独立显卡模式之时,有遇到一个问题:屏幕亮度无法调低----估计此问题在正式零售版上应该得到了解决。

CPU:酷睿i9-13950HX

Intel Raptor Lake HX CPU官方标准照


Raptor Lake HX CPU和非旗舰级的Raptor Lake CPU不同,和上代Alder Lake HX CPU 相比,intel改变了HX 系列的核心配置:
首先是频率更高,
然后是效率E核心数量增加一倍(从 8个增加到16个),
这样一来,其最多可以有32线程(16个E核心+ 8个支持超线程的P核心)。

此台GT77HX中的i9-13950HX 性能非常出色,主因是CPU功耗设置大方。

在测试中性能略有波动,测试开始时CPU功耗超过200W,之后稳定在150W左右。

在所有基准测试中,i9-13950HX的性能比上代GT77配备的i9-12900HX高22%----作为对比,Razer Blade 16(雷蛇灵刃16)上的i9-13950HX,也取得了高14%的好成绩。


不出意料,i9-13950HX的多核性能提升最为明显,Cinebench R23多核性能比上代GT77使用的i9-12900HX 高了45%,单核性能也高了6~10%。


在仅使用电池运行之时,就算是设置为性能最高模式,CPU功耗也被锁定在25W,这样一来多核性能会下跌超过70%,具体情形可以参看如下NBC的CPU综合性能排行榜。

综合性能

GT77HX 的综合性能第一感觉就是非常出色,使用综合性能基准测试软件的结果也确认无误,这来自于其配备的强悍硬件,完全在意料之中。
参与对比的机型的综合性能也表现不错,仔细查看对比就会发现各自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AIDA64内存测试成绩与对比如下:



DPC延迟

在NBC标准延迟测试(网页浏览、4K YouTube 播放、CPU 负载)之下,此台BIOS版本为1.04的GT77HX,其驱动延时不能满足实时音频编辑工作的需求。


DPC延时测试成绩对比如下,GT77HX的表现最差:


存储设备

GT77HX 有三个 M.2-2280 插槽,其中一个支持PCIe 5.0,GT77HX是首批支持PCIe 5.0 SSD的笔电之一,但当下市面几乎找不到合适PCI 5.0 SSD;(译者注:实际上,在2022年上市的上代GT77,就有4个M.2-2280 SSD插槽,其中一个就已经支持PCIe 5.0 SSD)

另外两个M.2-2280插槽支持PCIe 4.0,此台GT77HX安装了两个了Samsung 2TB SSD(PM9A1----即980Pro的OEM版),并组建为一个RAID 0阵列,形成4TB的存储空间(其中3.97TB空闲)。


在基准测试中取得超过11GB/s的传输速率,不过这速率不能保持很久,几分钟后就会大幅下降,所以使用SSD散热器效果会更好。

GPU性能:最强RTX 4090笔电版

GeForce RTX 4090lp是Nvidia当下最新顶级移动版 GPU,GT77HX使用的性能最高的版本,其设定最大功耗为175W(150W TGP+25W来自CPU的动态增强),拥有16GB显存和2340 MHz的最高核心频率。


实测其图形性能非常优秀,在综合基准测试中,其成绩位于桌面版RTX 3090/RTX 3090 Ti和桌面版RTX 4070 Ti/RTX 4080之间。
虽然和上代GT77中的RTX 3080 Ti相比,两者TGP都是150W,但两者测试成绩差距高达40-60%(基准测试不同有所差异)。
和Razer Blade 16(雷蛇灵刃16)上的RTX 4080lp相比,成绩也要高约17-19%。


GT77HX显卡性能也很稳定,在3DMark Time Spy压力测试中轻轻松松,取得了99%的好成绩。
只是在只使用电池运行之时,显卡功耗被限制为27W,性能会由此下降近80%。

RTX 4090是消费级显卡,不能如工作站使用的专业显卡工作站那样有特殊驱动程序,但实测其专业图形性能的成绩,还是使人难以忘坏,甚至其SPECviewperf基准测试的部分子项(如Maya、SiemensNX)成绩,可以击败专业显卡RTX A5500。

当然,作为一款消费级显卡,其专业图形性能成绩大部分是不如同级专业显卡的。



游戏性能

游戏性能令人惊叹,i9-13950HX和RTX 4090lo双重加持之下,即使是4K分辨率加图形质量最佳的设置,基本上所有实测游戏都能流畅运行----唯一的例外是极端变态的4K分辨率加RT Ultra 设置之下的《赛博朋克2077》。
NBC对笔电测试使用游戏的默认图形设置,此台GT77HX之上的RTX 4090lp与上代RTX 3080 Ti 相比,成绩平均高出约26%,在新上市的游戏和在分辨率越高之时,优势更大。


其光追成绩也非常好,和桌面版RTX 4070 Ti差不多。

NBC的游戏性能基准测试,通常不使用NVIDIA DLSS 或 AMD FSR 等最新技术的情况下执行游戏基准测试。

但是,当RTX 4090lp这样的新显卡的卖点就是支持DLSS3之时,NBC特意对其进行了DLSS 3测试,测试成绩获得了明显提升,而且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因此,NBC在之后在对配备RTX 4060和RTX 4070的笔电进行测试时,4K分辨率加开启DLSS 3的测试成绩,应该也值得期待。


运行游戏之时显卡性能完全稳定,运行游戏《巫师 3》进行循环测试也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在仅使用电池运行之时,性能依然大幅下降。


NBC还通过运行游戏《巫师3》测试了显卡的效能比(性能/功耗的比值)。

CPU对显卡的影响不是很大,在测试时使用外接显示器,所以也可以排除笔电本机屏幕不同带来的影响。


GT77HX之上的RTX 4090 lp取得的效能比非常不错----比Alienware x15的RTX 3080 Ti Mobile (140W) 和桌面版RTX 4080 的高出近40%,比上代GT77之上的RTX 3080 Ti高出53%。

散热排放:热管更多

系统噪音

GT77 HX的散热系统使用了四个风扇和多根热管,在MSI Control显示的一个风扇,会自始至终以1500rpm的速度旋转,和性能设置、运行状态无关,这个会发出29.2dB(A)的噪音。
所以,GT77HX绝对不能说是一台安静的笔电。


由于有这样一个风扇自始至终旋转,所以在上网浏览等轻负载之时其他风扇一般不会旋转。 但是,如果CPU或GPU的负载提升,其他风扇就会开始旋转,整机噪音会很快提高。
比较有意思的是,最大的风扇噪音高达61dB(A),是在对CPU进行压力测试时产生的,但双压力测试之时的风扇噪音反而是稍低“只有”53.3dB(A)---其原因是GT77HX的风扇策略造成,在下面的图片中可以看到此点。


依据标准测试,测得噪音在53~56dB(A)之间,这个噪音是属于比较吵闹的。
要避免这样噪音带来的干扰,要么佩戴耳机(最好带降噪功能),那么使用静音模式----静音模式会将风扇噪音压制在39.6 dB(A)----但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不过由于GT77HX固有强悍性能,在静音模式之下,大多数游戏仍然可以流畅运行。
还有一个手动启动的Cooler Boost(增强散热)功能,会将风扇转速强制运行在最高转速,发出的噪音会高达62.8dB(A),但NBC测试过程中一直没有测试到。
GT77HX不同状态和设置之下的风扇噪音/GT77HX和其他机型的风扇噪音比较:

工作温度

高转速高噪音多风扇会带来一好处:机体表面温度非常低,在长时间游戏过程使用键盘没有任何不适。
NBC多次测试结果都一样----GT77HX在高负载之下,其机体表面温度都难以超过40 C----考虑到GT77HX强悍的性能,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成绩。


CPU和GPU在压力测试时,功耗分别稳定在75W和150W,性能十分稳定,整机功率为225W。
微星官方宣称配备i9-13980HX的GT77HX双拷功耗高达250W,估计这样的话,其机体外表温度可能会要高一些,但希望风扇噪音也不要由此变得更高。

音频效果

GT77HX和上代GT77一样,有两个不错的立体声扬声器和两个低音扬声器,音频播放效果不错。
在游戏之时,由于风扇噪音太大会使人无法安静享受游戏本身发出的音频,
在播放音乐和视频之时,GT77HX的扬声器系统绝对没有问题。


功耗管理:电池容量顶格

整机功耗

GT77HX在低负载状态使用集成显卡之时功耗并不算太高,与上代GT77相比没有太大差异,考虑到两代之间的性能差距较大,这点做得确实不错。
在进行压力测试之时,整机功耗峰值会高达420W,在整体稳定之后整机功耗会迅速下降到 290W左右,这样一来其标配330W电源就可以应付自如。

电池续航

微星已经为GT77HX的电池容量做了最大努力,使用了航空法规许可顶格容量的99.9Wh电池,但由于GT77HX的整机高功耗,其电池续航时间还是很低。
在上文已经提到屏幕亮度会因为只使用电池运行时被强制降低,也无法使用HDR。
实测在150尼特的亮度下可以使用约 5~6小时;
最短续航时间为1.5小时,而且上文已经提到在只是用电池运行时整机性能是大大降低的。
开机充电1.5小时多一点,电池容量到达80%,完全充满需要158 分钟。

GT77HX和其他机型的电池续航对比


最终评价:性能顶级屏幕出色

本次评测的MSI Titan GT77HX测试机,由intel德国公司提供。

优点:


缺点:


由于售价高昂,新一代的MSI Titan GT77HX 很可能只有少数用户青睐,但它的种种优秀表现令人难忘。

GT77HX有着强悍硬件、低调机身、优秀屏幕和出色键盘,其在各方面都采用了当下顶级配置,对于高端游戏玩家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现成设备,无需再去操心如何挑选、哪里购买、怎样组装一台台式机。

其延用上代的机体本来表现就不错,只是RGB灯效较少、光滑表面容易留下指痕。

其机械键盘依然很优秀的,端口也够用。

采用的intel全新Raptor Lake HX CPU,比上代性能提高了约22%;

而NVIDIA最新的GeForce RTX 4090 性能更是提升巨大令人振奋----虽然一样是175W的 TGP,但比上代RTX 3080 Ti性能高了约40-60%,已经可以和桌面版RTX 3090/RTX 3090 Ti 对拼----性能达到桌面版RTX 4070Ti和RTX 4080之间。

全新的4K-mini LDE屏幕可以使用预装的True Color 软件进行校准,用于图片编辑没有问题,亮度超过1000尼特支持HDR。
需要注意的是Windows 中HDR的使用依然很不完美,远不如macOS 可以无缝切换。
实际上GT77HX也非常适合作为移动工作站,RTX 4090在专业图形性能测试中某些成绩,甚至高于RTX A5500。

散热系统有着四风扇和多根热管,散热效果非常好,满负荷运行机身表面温度都不高于40 C,只是风扇噪音非常大。
可以使用静音模式可以将风扇噪音降到40dB(A)之下,此时虽然性能会降低,但大多数游戏中还是可以流畅运行。

不可否认,GT77HX 也有不少缺点,特别是其价格如此高昂,这些缺点更容易使人感到不满。

当下没有任何游戏本的性能能超过MSI GT77HX,因为其配备的i9-13950HX和RTX 4090已是当下最强硬件,其采用的史上首款144Hz 4K-Mini-LED屏幕在玩游戏之时的效果,也令人耳目一新。

NBC给予此台GT77HX的综合评分为89%,但同时给予其“Top rated award”(最高评价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微星   性能   上代   功耗   亮度   风扇   噪音   显卡   最强   屏幕   硬件   测试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