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 昆明人与红嘴鸥的不解之缘

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

红嘴鸥开始悄悄"换装"

它们头上的羽毛开始变色

或变灰,或变黑

仿佛戴上了一顶头纱

红嘴鸥头上的羽毛为什么变色呢?

据专家介绍,是红嘴鸥换羽后,将飞回栖息地繁殖后代,这也意味着它们准备回家了。预计3月10日后,红嘴鸥将逐渐离开昆明,4月底全部飞离昆明。

昆明观鸥季进入倒计时,想要看红嘴鸥的市民朋友们,得抓紧啦!

每年准时到访的红嘴鸥

如今

已有38个年头

1985年11月

红嘴鸥第一次飞抵昆明城区越冬

自那以后

每年初冬到来之际

成千上万只红嘴鸥

都会从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

飞越数千公里来到昆明

在滇池边、翠湖公园、海埂大坝等地盘旋

在此期间

它们与昆明市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发生了无数的感人故事

“海鸥老人”吴庆恒 海鸥是他最惦念的“家人”

在翠湖公园里,一座“海鸥老人”雕像端坐水边,安详静穆。老人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身上蹁跹环绕。

图据“昆明文旅”微信公众号

雕像是为一位名叫吴庆恒的老人而塑,红嘴鸥曾是这位退休老人最大的牵挂。

吴庆恒老人生前是昆明的一位普通退休工人。每年冬天红嘴鸥来昆之后,每天清晨,吴庆恒都会从城郊步行20余里地来到翠湖喂鸥。老人年事已高,身材有些佝偻,身上挎着一个蓝布袋,里面装的都是鸥粮。他会从微薄的退休工资里拿出一半的钱去购买粮食、做成鸥粮去喂海鸥,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这些可爱的小精灵。

图据“昆明文旅”微信公众号

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早已熟悉了吴庆恒老人的身影和声音,看到他来,成群的红嘴鸥就会盘旋在老人身边。老人则从身上挎着的布袋里掏出饼干,用手掰成小块儿放在湖边的围栏上,呼唤红嘴鸥来吃。老人救助过一只瘸脚的海鸥,老人叫它“单脚”,只要老人一喊,“单脚”就会从水面一跃而出,还有他取名叫“灰顶”、“老沙”的一些红嘴鸥,都会像老朋友似的围绕在他身边。

红嘴鸥也成了老人晚年最惦念的“家人”,他们彼此陪伴。后来,吴庆恒老人去世了,人们制作了一尊雕像放在翠湖边,以此纪念他。

“海鸥观察员”刘震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初冬早晨,刘震会拄着拐杖,站在九曲桥上开始数红嘴鸥。

数完红嘴鸥的数量,就在本子上一笔一划记录下它们的数量以及泊水、飞翔、觅食、时间、地点等。

图据“昆明文旅”微信公众号

“红嘴鸥是昆明人的老朋友了,我们都很喜欢它们,要是哪天它们不来了,真不知道昆明人会失落成什么样。”刘震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写海鸥日记,目前已经写了10多本,把各个点红嘴鸥的数量、泊水、飞翔、觅食的情况记录在小本子上。

如果有海鸥死掉或受伤,他会悲痛万分,为海鸥垒坟,写诗、写悼词;看到有人伤害红嘴鸥,瘦弱的刘震都会及时上前制止。

“海鸥奶奶”杨水兰 十几年来喂食、照料红嘴鸥

喂红嘴鸥是杨水兰奶奶最开心的事。多年来,杨水兰奶奶一直守护照顾着红嘴鸥,喂红嘴鸥时,它们像一群可爱的小宝宝,鸣叫着在她身边飞来飞去。

图据云视网

为何多年来坚持喂红嘴鸥,杨水兰奶奶说自从那次不慎落水被海鸥“救起”,便决定这一辈子都要照顾红嘴鸥。

有一年在滇池边,杨水兰奶奶不慎落水,红嘴鸥飞到她身边一直鸣叫着……杨水兰奶奶说:“要是这些红嘴鸥有手,一定会伸手来救我。”当她想要放弃时,是红嘴鸥“鼓励”了她,当她从水中挣扎着爬上岸边时,红嘴鸥成群停了下来,一直围着她。杨水兰奶奶觉得,是红嘴鸥救了她。十几年来,她在滇池畔喂食、照料每年来昆明过冬的红嘴鸥,特别是那些伤残的、不能随其他海鸥飞回去的红嘴鸥。

王紫江教授 为红嘴鸥调研曾落入滇池

除了民间自发的爱鸥、护鸥人之外,以鸟类专家、昆明鸟类协会名誉理事长王紫江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工作者,也为摸清海鸥的生态习性、普及海鸥的科学知识、为保护海鸥而尽心尽力,做了大量工作。

王紫江是云南大学生物系退休教授,多年来,他致力于保护红嘴鸥和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颈鹤等鸟类。

图据云视网

1985年11月,当红嘴鸥首次大规模飞临昆明的滇池和盘龙江边时,引起了很多市民的关注。王教授开始系统地研究红嘴鸥。1986年,他们在昆明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了一次红嘴鸥图片展。1987年,当红嘴鸥再次飞临春城时,王教授牵头成立了“昆明市红嘴鸥协会”,后来更名为“昆明鸟类协会”,还率先组织研究并生产出红嘴鸥专用饲料。

为了进行红嘴鸥的科学调研,王紫江曾不慎落入滇池中,当时情形十分危险……那是1991年的冬天,王紫江一行人在滇池水域进行调研,想要掌握海鸥的数量。他们乘坐的快艇在湖面上转一个急弯,没想到侧翻了,所有人都掉进了水里。

冬天的滇池水冰冷刺骨,当一个个落水者被救起以后,大家发现年过半百的王紫江不见了……后来才发现他竟被压在了快艇下面!危急时刻,幸好一位渔民的木船从旁边经过,众人合力把王紫江拉上了木船,直说:“太危险了,太危险了!”

即便是有过如此危险的经历,说起大半辈子为研究和保护红嘴鸥所付出的心血,王紫江教授依然没有后悔过。

2006年,王教授带队的科考队,曾深入到我国黑龙江地区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红嘴鸥栖息地进行考察。在他和昆明鸟类协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红嘴鸥在昆明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崔凤仙 亲手做窝窝头来喂红嘴鸥

前几年,昆明大观公园里总有一位老奶奶,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会准时带着自己亲手做的窝窝头来喂红嘴鸥,这位老人就是崔凤仙。

图据“昆明文旅”微信公众号

老人每天凌晨5点起床,6点开始给海鸥做早点:一公斤面粉、一公斤苞谷面,做出16个热心窝窝头后,立即坐着公交车来到大观楼给红嘴鸥喂食。

图据“昆明文旅”微信公众号

红嘴鸥们像撒娇的孩子在她身边飞舞着争食,人鸥和谐的场景让人称羡。

随着时间变迁

红嘴鸥与昆明人相守相依的故事

仍在继续进行着

昆明观鸥季进入倒计时

这个周末

去送一下我们的老朋友

书写自己与红嘴鸥的故事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昆明   西伯利亚   都会   不解之缘   鸟类   海鸥   奶奶   公众   教授   老人   身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