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山寨”比赛能成为家长眼里的“香饽饽”

胡越(黑龙江大学)

知名的“叶圣陶杯”系列比赛,在举办了6年之后竟被认定为“山寨”比赛。据央视新闻报道,“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及“叶圣陶杯”语文素养大赛、数理大赛、英语大赛、编程创意大赛等系列赛事均为违规竞赛。而此类比赛曾是家长眼中润色孩子简历,择校升学的法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山寨”比赛一度成为家长眼里的“香饽饽”?

大部分“山寨”比赛都有一个看似极其正规的举办方和一个高大上的名称,不经过细心查阅,家长很难分辨其真实性。借

家长们争先恐后地让孩子参与各类比赛,其根源是当今社会下的教育焦虑在作祟。“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所以即使在教育部已多次重申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活动不得作为招生入学依据的前提下,家长哪怕明知比赛可能是“山寨”,本着“有总比没有强”的原则也要咬牙让孩子多拿一张证书。

几年前,海淀妈妈们曾以“鸡娃”出名,十岁达到剑桥英语考试初级水平,奥数比赛拿到一等奖……这些让人瞠目结舌的成绩是她们给还在上小学的孩子定下的目标,2021年爆火的电视剧《小舍得》就生动展现了家长越“鸡娃”越焦虑的现实社会图景。电视剧中蒋欣饰演的田雨岚就是一个典型的“唯成绩论”家长,为了提高成绩不顾孩子的感受,原本支持“快乐教育”的

想要消除家长的焦虑心理,将招生和竞赛证书彻底脱钩是最实际有效的解决办法。用事实证明,用一届一届家长手持证书无用论说话,才能让更多的父母从教育焦虑中解脱出来。

打击“山寨”比赛不能只靠家长擦亮双眼,还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山寨   剑桥   家长   饽饽   焦虑   眼里   证书   父母   大赛   成绩   孩子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