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足马力“拼经济” 企业产销“热”起来

编者按

在2月3日举行的潜江市“人勤春来早 节后开工忙”新闻发布会透露,全市今年谋划制造业重点项目159个,计划总投资400.12亿元。

新年以来,潜江市一家家工业企业争分夺秒抢进度、赶订单,开足马力应对市场需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潜江的企业、工厂、车间,近距离感受经济复苏的力量。

江汉钻具加紧赶制海外订单

各式各样的钻具远销南非、北欧等地。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琼瑶 通讯员 李前

2月9日,走进江汉钻具展示厅,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钻具令人眼花缭乱。

江汉钻具负责人戴凯峰介绍,正是这不起眼的钻具,能够像子弹一样穿透山体,被广泛应用于铁路隧道、公路隧道、水利涵洞、矿山巷道等领域。“目前正在赶制一批海外订单。”

位于潜江积玉口镇的江汉钻具,是一家老牌企业,有着10多年凿岩钎具的设计和30年的机械制造历史。

90年代,市场上以手柄式钻头居多,而与大型挖掘机械配套的钻具产品十分少见。江汉钻具与中国地质大学合作,研发出系列钻具产品。

勤勤恳恳做了多年,而真正让江汉钻具一炮而红的,是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建设,需要借助机械设备开门凿洞,而在当时,先进的机械设备需要进口,价格昂贵。特别是钻具,属于易耗品。

施工方想在国内寻找平替产品,得知这一消息,江汉钻具毛遂自荐。经过试验,发现效果很好。至此,江汉钻具进入众多同行的视野。

小小钻具,学问不小。“耐磨是目标。”戴凯峰介绍,根据不同的作业场景,需要选择不同原材料的钻具,因为山体的组成成分不同。

针对客户使用的机器型号,需为其量身定制钻具。戴凯峰说,哪怕是齿孔的间隙也要恰到好处,大了容易松动,小了容易崩裂。

公司每年加大科技投入,汇集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攻克了冷压固齿技术难关,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与武汉大学动力学院合作,获得20多项实用新型发明,3项专利发明。

记者听说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陕西一个矿区引进了国外技术,一批技术专家来中国交流,发现江汉钻具的品质不逊于国外先进产品,但价格却低出很多。一位技术专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回到澳大利亚后,改行从事起了江汉钻头的代理。

凭借自身独创的领先工艺,江汉钻具的产品远销南非、北欧。戴凯峰说,企业要对标瑞典百年企业阿特拉斯,将产品做到极致。

当前,国内外大型台车设备更新迭代,对企业的要求也在提升。去年底,公司扩建了5000平方米的新厂区,目前已完成厂区建设,即将启动搬迁工作。

江汉油田增储上产首月“开门红”

湖北日报讯 (记者胡琼瑶、通讯员黄慧、徐兵)1月4日,江汉油田部署在湖北兴隆气田的开发井兴隆1-2井,获得测试80.13万立方米/天高产工业气流,再次刷新该区块测试产量纪录,实现2023年增储上产首战开门红。

今年初,江汉油田超前谋划、提早部署,推进勘探规模增储、天然气上产增效、原油效益稳产,油气产销超计划运行。1月份,生产油气当量59.95万吨,同比增长0.21%,天然气日产2028万方,收入、利润均同比提升,实现首月生产经营开门红。

油气勘探上,江汉油田实施四川盆地增储工程、涪陵气田稳产工程、红星常压页岩气攻关上产工程,围绕红星二叠系、复兴侏罗系和老区页岩油等重点增储领域,加快勘探部署与评价实施,开展“开门红”劳动竞赛。

天然气开发上,江汉油田重点推进焦石、白马、凤来、复兴等区块立体开发,加快低效井治理和排水采气,实现新井快投产,老井硬稳产。1月份,生产天然气6.29亿立方米,产销量保持箭头向上。

原油开发上,江汉油田围绕总口、蚌湖向斜周缘开展滚动勘探增储,推进效益建产、努力实现少井高产。1月份,油田老区自然递减率保持稳定,原油生产超计划运行。

潜江4000万元专项资金 支持企业技改

湖北日报讯 (记者胡琼瑶、通讯员罗进)2月10日从潜江市经信局获悉,今年市财政设立4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潜江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石油化工、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效应初显,去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60.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45.89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达271家。金澳科技、金华润、长飞光纤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在潜江落户并发展。

为挖掘发展潜力,潜江设立专项资金,分类引导推动实施技术改造项目90个以上,力争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60%以上。开展数字赋能,推动“5G+工业互联网”,力争全年培育省级上云标杆企业5家以上,培育省级5G全链接工厂2家,实现零的突破。

在此之前,潜江先后发布工业技改“十三条”等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和调动存量重点企业、骨干龙头企业产业升级。政府当好金牌“店小二”,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分企施策帮助企业扩需求、促循环、强动能。

今年初,潜江市瞄准石油化工、光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谋划建设了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性强的延链补链项目。当前,全市已谋划制造业重点项目159个,计划总投资400.12亿元。

神奇玻璃丝 传输“一束光”

工人在生产线上有序作业。(通讯员 杨靖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琼瑶 通讯员 杜少华 郑小旭

看似普通玻璃材料,却能制成光纤预制棒,其纯度达到目前世界领先水平“11个9”。

生产这种特殊材料的,是坐落于潜江经济开发区的新硅科技。

这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光纤预制棒提供原材料四氯化硅。十几年间,新硅科技凭借过硬的品质,打破国际垄断,连续3年成为国内高纯四氯化硅企业中产销量最大的生产商。去年,公司实现利润和税收双翻番。

一骑绝尘,抢占市场先机

今年春节,新硅科技生产线没有停工。和往年一样,公司董事长罗全安带领十几名工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生产线一旦开启,不能轻易停下来,哪怕疫情期间也不例外。”2月9日,罗全安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整洁的车间里,多台设备高效运转,呈现争分夺秒的火热景象。

罗全安介绍,企业订单充足、稳定,生产人员全部返岗。他预判,按照目前态势,今年利润和税收较去年有望再增50%。

定下这样的目标,新硅科技是有底气的。

光纤光缆行业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光纤预制棒被誉为光通信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四氯化硅是其重要的原材料。

2000年初期,国内光纤预制棒产业才刚刚起步,高纯度的四氯化硅大量依赖进口。

从商多年的罗全安洞察到了先机,在鄂州葛店开发区创办新硅科技。

随着光纤行业迅速发展,新硅科技也迎来了春天。作为涉足该行业最早的企业之一,新硅科技可谓一骑绝尘,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

然而,一年5000吨的产能,已远远不能满足订单需要。新硅科技也急需扩大产能,寻求新的突破。

一个偶然的机会,新硅科技获知潜江有优质的氯气资源,它是合成四氯化硅的上游原料。

2013年,新硅科技顺利落户,上马了年产3万吨光纤级四氯化硅和20吨光纤级四氯化锗项目。

2021年,公司跻身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质量过硬, pk掉德国对手

提纯四氯化硅不难,难在纯度达标。

新硅科技总裁助理李楷东打了一个比方,用四氯化硅生产玻璃,如果原料杂质越少,那么玻璃的光泽度和透光度就越好。

“同理,四氯化硅纯度越高,光纤预制棒的传导能力就越强。”李楷东说。

10多年来,新硅科技只专注“提纯”这一件事。

李楷东回忆,2008年,公司生产出第一批高纯度产品,市场持怀疑态度,认为国内不可能生产出这么好的产品。

经过艰难的努力,一家日本光纤企业愿意来公司看一看。李楷东记得,当时,对方来了几名专家,随机取了200公斤产品,贴上封条,运往日本进行测试。

光纤预制棒是控制光纤性能的原始棒体材料,分为芯层和包层,光在芯层内传输。相对于包层,芯层具有更高的折射率,这意味着对原材料的纯度要求更高。

这家日本公司本意是采购包层原材料,拿到新硅科技的产品后,惊喜地发现,产品竟然达到芯层的标准。

一个月后,这家公司派来技术团队,与新硅科技洽谈进一步的合作。

新硅科技的产品正式进入日本市场。当时,日本大多采用德国产品,新硅产品进驻后,由于质量过硬,且综合性价比高,一步步挤占市场,成为这家日本巨头最大的供应商。

多年来,双方合作顺利,去年订单量达到2400万元。

从日本到欧美,新硅科技的市场版图不断扩大,产品出口占比接近40%。国内市场也逐步成熟,长飞、烽火、中天科技等光纤知名企业也纷纷向新硅科技抛来橄榄枝。

超前谋划,瞄准下一个风口

在业内,提纯硅的纯度最高达99.999999999%,简称纯度“11个9”。新硅科技是全球第二家、国内唯一一家能生产最高纯度四氯化硅的企业。

尽管走在市场的前沿,但新硅科技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

罗全安称,新硅科技能够生产出来“11个9”,但规模化量产有一定的挑战。

新硅科技的目标,就是要规模量产顶级纯度的四氯化硅。目前,公司正在与省化工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合作,进行四氯化硅提纯的深度研究。

“看似最简单的化学反应,学问诸多。工艺上的每一次改良,都是比产质的再提升。”罗全安说。

在新硅科技,有一个现象:全公司100人当中,4成以上是研发人员。立足自主创新,新硅科技形成了对高纯产品生产、提纯、分析检验、灌装等全过程工序的有效工艺方法,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

在罗全安看来,不创新,路就越走越窄。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新硅科技还瞄准了一个新的目标:研发第3代半导体材料。

据介绍,以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被称为绿色半导体,具有耐高压、高频、大功率等优良特性,能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高压输变电、轨道交通、电动汽车、通信基站等领域。

罗全安认为,在“双碳”背景下,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将驶入发展“快车道”。

只有超前谋划,才能抢抓风口。目前,新硅科技与武汉工程大学展开了碳化硅晶体的技术合作研发。

佳兴服饰用尽“浑身解数”招人留人

工人们正在熟练地作业。 (通讯员 曾俊伟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琼瑶 通讯员 袁梦莹

2月8日上午,佳兴服饰迎来“开业日”,来自周边的工人们如约而至。

“按照计划,人员基本到齐。”生产总监易定龙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为了招人留人,从去年底起,易定龙可没少费心思。

佳兴服饰是潜江龙湾镇一家服装龙头企业,产品供应巴拉巴拉、以纯、马卡乐、波司登等国内外知名品牌。

企业常年务工人员达1300人左右,招聘并留住这么多人,对于一个位于偏远乡镇的企业来说,并非易事。

“今年比往年更难。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许多年轻人选择走出去,到广东、江浙等地务工。”易定龙说。

为防止员工流失,从去年腊月二十五起,企业中层干部分为4个小组,开着私家车,到员工家拜年,送红包,听取他们对生产、生活方面的想法和意见。

易定龙介绍,范围覆盖了潜江所有乡镇,还包括天门、仙桃的一些乡镇。

在拜年过程中,收集到的意见,能改则改,不能改的给予解释说明。有的员工反映,宿舍里用水不方便,热水器的温度起不来,处理也不及时。今年,分管后勤工作的主管把家搬到了厂区,与员工同吃同住,现场解决问题。

温情之余,还有温“薪”。企业给出了丰厚的待遇,年假、全勤奖、节假日福利、生日party应有尽有,综合薪酬在5500至10000元。

“通过口口相传,吸引更多务工人员。”易定龙说。

企业还直接下沉到乡镇和村委会一级,与各个村委会建群联动,努力形成“老乡带老乡”的稳岗机制,每带动10人进厂务工,给予5000元奖励。

政府也在努力。正月初八,龙湾镇进行了专场招聘会,由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一对一解答宣传政策,动员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到企业务工。

潜江新材料产业 再添“强兵猛将”

阿科力项目开工现场。(潜江市提供)

湖北日报讯 (记者胡琼瑶、通讯员成妍)1月31日,潜江举行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全市拟开工项目33个、总投资155亿元,参加集中开工项目11个、总投资58.16亿元。

阿科力项目在潜江主会场开工。无锡阿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功能性化工新材料创新企业,2022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聚醚胺、光学材料两大类产品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董事长朱学军介绍,阿科力在潜江市投资建设风电用聚醚胺、光学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未来有复合增长的巨大空间,对企业加大产业布局、加深研发强度、加快发展步伐有重要意义。

阿科力科技(潜江)有限公司年产20000吨聚醚胺、30000吨光学材料项目落地,标志着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的国产化。项目建成达产以后,阿科力科技(潜江)有限公司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17亿元。

近年来,晶瑞、鼎龙、中巨芯等一批微电子材料领域领军企业纷纷落户潜江,与江汉盐化工形成了绿色循环的微电子材料产业链条。阿科力的落户,也是看中了园区蒸汽、氮气、氢气等原料供应。

潜江市王场镇党委副书记李凯介绍,从去年10月份阿科力正式签约,他们采用专人包保的方式,进行了全面的签约搬迁以及场地平整,确保了阿科力项目顺利开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潜江市   潜江   企业   纯度   日本   通讯员   产销   光纤   经济   产品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