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全局的经济走向,新年开门红经济复苏不是难题,春天就在2023

#2月财经新势力#

视频请点击下方链接:

关乎全局的经济走向,新年开门红经济复苏不是难题,春天就在2023

大国实力!2023年刚刚开始,中国给世界扇了一个响亮的耳光。从去年开始,全球各个国家的高层也好,经济机构的专家也罢,都在唱衰未来,称全球经济进入下行期,个别国外专家还大言不惭,说我们国家经济放缓已经侵蚀到了心脏地带。如果站在去年的角度来看,这些专家的话还真有几分道理,毕竟三年停摆期,我们的日子突然从高速增长中降了下来,难免有些不适。

然而,自去年12月以后,我国陆续恢复正常正常,高层频频碰面,振兴经济的口号自上而下传至大江南北,各地争相呼吁,先后出台多种政策完成经济复苏。果不其然,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我们用实力证明了外国专家们的“误判”。

大城车水马龙,小城人声鼎沸,三年的安静在这一刻彻底爆发了,各行各业都在按部就班的复工,心有鸿鹄之志的企业家们更是身先士卒,飞向世界各处,弥补过去三年丢来的业绩。当今我们的生活,不说飞黄腾达,也大有欣欣向荣之际吧。可即便这样,依然还有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网友,他们依然泡在家中,敲着键盘,带着怀疑的目光批判着可期的未来。

我国经济走向到底如何,两个月的繁荣昌盛是不是空穴来风?今天这条视频,我们拿出强有力的证据,看看我们身处的国家到底有多强大。注意,接下来的内容关乎着您的钱袋子,也可以让你看清未来,记得点赞收藏。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从去年12月重新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正在朝着可期的方向发展。以旅游为例,12月旅游领域整体MAU达19372万,环比11月上涨10.35%。到了1月,伴随元旦和小长假的到来,国内旅游业进入到了鼎盛阶段,一扫三年以来的阴霾。根据相关部门测算,国内旅游出游高达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在这一数据背后就是经济高速的复苏,春节期间国内旅游旅游收入高达3758.43亿元,与巅峰时期的2019年相差无几。此外,在春节长假期间,我国跨境出境游近290万人次,同比增长120.5%,面对人山人海的中国游客,泰国等国家也拿出了最高礼遇,招待阔别已久的友人。这不单单表明国民消费意愿已经得到恢复,更是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经济的可期性。

在电影方面,春节档的表现也极为抢眼。全国票房超67亿,观影人数高达 1.29亿创造了影史第二的好成绩。事实上,今年的票房的含金量可能要高于任何一年。众所周知今年春节档最抗打电影只有两部《满江红》与《流浪地球2》,虽然《无名》和《深海》也得到了市场好评,但其票房表现力欠佳。这也就说明了,今年的春节档能有如此豪华成绩,靠的不是以量取胜,相比今年春节档的阵容来讲,过去十几年的中任何一年的阵容都要更为豪华,特别是2019年,喜剧之王周星驰,票房担当吴京,当红作者韩寒,搞笑担当沈腾以及一众港台影帝齐聚,才拼出来一个68亿的票房。

旅游、票房业绩双双飙升,很多人觉得这是因为假期与春节的结果,还不足以证明经济的复苏。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1月采购经理人指数,想来就没有人质疑了吧?采购经理人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的“体检标”。国际经济学家公认,采购经理人指数是判断国家经济强弱最有力的证明,通常以50%为临界点。低于50%接近40%的时候,就会有经济萧条的可能性,高于50%的则被解读为经济扩张的讯号。在我国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1,足以说明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我国经济亮眼的表现下,经济学家和机构们的口风也发生了偏移,再也不是2022年时候的唱衰,而是看涨。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等知名投资银行也收回了曾经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判断,从投资银行的唱衰到看涨,2023年的中国经济走向,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经济高速腾飞不单单是奇迹,而是我们上下一心,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成果。对此,IMF也将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预测上调了0.8个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尚且如此,国际经济学家们也更加看好中国经济复苏了。他们认为我国经济复苏万事俱备,一切复苏要素应有尽有,比如我们拥有一流的基础设施、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成熟且高素质的劳动力等。此外,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以往都处于高速且平稳阶段,不同于其他国家,高速的同时会引来通货膨胀,我们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一直处于很低的阶段,这是当前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

凭借超过 120 万亿元人民币的国内生产总值、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优质的基础设施网络和富有弹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国经济拥有保持健康和可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此时的世界形式正如2008年金融危机那般,中国凭借着稳固的增长成为了全球经济的引擎。今年,世界形式依然不明朗,俄乌冲突升级,美国我行我素,印度经济也面临崩盘,其他国家也都正处于恢复期。这种情况下,2023年的中国很有可能再次成为世界经济的领航员。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对此也表示,中国经济增长将贡献全球增长的四分之一。

投资银行公司瑞银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近几十年来,中国在消费、贸易和投资方面已发展成为全球经济领导者。中国作为全球增长引擎发挥了有意义的作用,造福于中国公司及其人民以及许多其他发展中和发达市场。

今年年初中国的经济复苏,主要由消费带动。2022年,消费对GDP 增长的贡献仅为1%,而在三年之前平均水平为4%。如今消费能够强势反弹,得益于两点:一是新冠防疫政策的放开,二是高层对国民经济的高度重视。

重新开放是当下经济复苏的前提,但是要说经济复苏最大的功臣,一定是高层的引导。这里我们可以从12月开放可以看出,国民消费意愿并不强烈,大多数人还处在“花”与“不花”的徘徊之间,甚至年轻人都开始提倡“存钱行动”。为了拉动消费这辆马车,各地频出花招,最为普遍的就是大发消费券,提振消费信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春节长假的到来,政策已见成效。除去之前提到的旅游业与电影票房,我国其他行业也得到了猛烈的增长。与2022年相比,农历新年消费比2022年增长6.8%。食品、服装、珠宝和汽车的销售额分别增长9%、6%、4.4%和3.6%。

此外,农历新年期间没有出现新的感染潮,这为未来几个月国内生产和消费的正常化铺平了道路,也使得中国经济的复苏比预计要更为提前。经济复苏将从一季度开始,预计SAAR 环比增长率为 7%,第二季度为 7.4%,第三季度为 5.5%,第四季度为 6.1%。

在世界其他地区,增长放缓主要归因于高通胀。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主要是由于新冠疫情的拖累。与全球其他经济体相比,中国一直是一个异类,尽管生产稳步复苏,但仍面临广泛的通货紧缩和需求复苏滞后。2022 年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平均增长2%——低于 3% 的目标——而生产者价格指数通胀在整个2022年第四季度为负。

今年影响通胀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的快速重启,预计消费者价格将从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回升。虽然存在风险因素,但摩根大通研究预计通胀将保持在可控范围内。“我们预计今年大部分时间CPI通胀将保持在2%以下,然后在年底和2024年回升并接近3%,” 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经济研究部负责人朱海滨说道,“总体而言,我们预计 2023 年总体 CPI 通胀率平均同比增长2%。”

“旅游和娱乐价格可能面临上行压力,而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住房和租金压力应该会保持温和,”朱海滨说道,“总而言之,我们期待逐步复苏。”

三年停摆,我们暗中调节,一面养伤一面保全,为的就是今日的爆发。即便外界言论四起,也未能挡得住大国前行。在过去的三年中,不少外资企业看跌大陆,转向东南亚,如今这一课,让他们的印象深刻,也让我们看清了谁是朋友。

2022年前十个月,对中国大陆的外国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7.4%,达到1683亿美元。在华南美国商会于 2022 年 9 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76% 的美国公司表示,他们将在 2022 年底之前在中国进行再投资,以扩大现有业务。

“归根结底,合作才是未来之道,”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说,并补充说中国将继续和平繁荣,为世界做出贡献。与此同时,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22年前8个月,德国对中国大陆的直接投资同比增长30.3%,累计双向投资超过550亿美元。

在 2022 年 11 月奥拉夫·舒尔茨高层访华之际,约 100 名德国商人申请随行,12 名高管获准入境,其中包括来自西门子、默克、德意志银行和 BioNTech 的代表。

作为德国过去六年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在2022年吸引了更多德国企业投资。

9月,德国化工集团巴斯夫在广东省西海岸的湛江开设了一家工厂,作为其到 2030 年高达 100 亿欧元投资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第一家工厂每年将为汽车和电子行业生产 60,000 吨工程塑料化合物。

10 月,大众汽车宣布将在中国投资约 24 亿欧元成立合资企业,以提高自动驾驶的效率,而宝马则于 11 月宣布投资 100 亿元人民币以扩大电动汽车的生产中国的电池。

而在中国放开防疫措施后,2023年国外投资将持续增加。此外,由于俄乌冲突,也加剧了欧洲一些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进程。

“我认为复苏的所有条件都已具备。我们对中国的复苏非常乐观,”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经济分析与政策司全球经济监测办公室负责人拉希德在评价中国经济前景时表示。他说,中国没有收紧货币政策,这非常令人放心,因为这可能会抑制经济增长。拉希德强调,中国经济具有良好的增长条件,因为在其他国家通货膨胀率高的情况下,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很低。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仍然拥有“非常低的通胀率”,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

放眼全球局势,我国可谓是一枝独秀,站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透过2023年的这场“开门红”,着眼未来,相信我国经济不只是恢复,还会走向更高的一层楼。您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看法吗?我们评论区交流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经济   通胀   德国   开门红   中国经济   美国   全局   中国   我国经济   票房   难题   走向   春天   新年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